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中国老师骂哭英国学生”的标题是从哪冒出来的?

2015-08-11 13:56:29

来源:青年记者   作者:广弘

摘要:为什么一定要脱离现实,使自己成为众矢之的才过瘾呢

  只隔了一天,批评“中国老师骂哭英国学生”不客观、不属实的评论在纸媒和网络上汹涌而来。批归批议归议,大家很快就从批评这一说法入手,转而关心中英教育的宏大话题,我却忍不住要关心下“中国老师骂哭英国学生”这标题是从哪冒出来的?咋就给大家提供了这么好的批评切入点呢?简直就像是故意的。

  不过再一想好像也没什么,故意找批评,换句话说不就是要吸引眼球吗?但是让标题吸引眼球的方法有很多,为什么一定要脱离现实,使自己成为众矢之的才过瘾呢?用这标题的人,难道是深谙传播规律?知道舆论的矛头随风而转,自始至终也没有多少人会细细追究,只要醒目就够了!如果真是这样,那小编在这里岂不是要“当仁不让了”?

  不关注不知道,这事还真让人“有点晕”。

  网上满地的“中国老师骂哭英国学生”相关新闻,比如《中国教师赴英国进行中国式教学将学生训哭》、《英国BBC邀中国教师赴英讲学 老师崩溃学生大哭》、《水土不服!中国教师赴英“支教”抓狂 学生被骂哭》、《中国教师赴英国 骂哭英国学生:“毫无上进心”》、《中国教师英国上课骂哭学生》,其实只有两个源头——新闻晨报8月4日的《中国老师赴英“支教”一个月快被逼疯》和国际在线8月5日的《中国教师赴英国进行“中国式教学”遭遇水土不服》。

  这两篇文章原标题还没那么冤枉中国老师们,内容也还比较丰富,甚至有一文在文中还提到了“哭”的真实原因(不是因为骂),但是为什么被各大网站改造成了以上标题呢?

  说来也不是很冤,因为里面都有一段意思类似的话。

  新闻晨报的稿子中前面有段话:英国广播公司(BBC)今年费大力气拍了一部纪录片,邀请5名中国中学老师到英国汉普郡一所顶级中学,对该校的学生进行一个月的“中国式教学”,结果,中国老师明显“水土不服”,英国学生的不少举动让他们十分“抓狂”;而英国学生也无法适应高强度教学,被中国老师训哭。中国老师表示,这些英国学生缺乏进取心,懒散无纪律,而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英国的高福利制度。

  国际在线的稿子也有一段意思类似的:英国广播公司(BBC)今年拍摄了一部纪录片。这部纪录片从5日开始在电视台正式播出。纪录片邀请了5名中国中学老师到英国汉普郡一所顶级中学,对该校的学生进行一个月的“中国式教学”。结果,英国学生难以适应高强度的“中国式教学”,甚至有学生在课上被中国老师“训哭”;而中国老师也对英国学生“十分抓狂”,认为他们缺乏进取心,懒散无纪律。

  两段话如此相近,忍不住猜想,是否有共同的出处呢?最初来源是否在视频面世前,翻译自英国媒体的报道?(这猜想还有待证实)而各大网站的编辑们就敏锐地抓住了这句话,并提炼为标题。这么想的话,单同标题的角度,而不是版权什么的来看,网站编辑们的做法也没那么过分了,毕竟是你的文章原话,虽然就是断章取义了下。

  都说历史上的事件从来不是孤立的,更为有意思的还在后面,光明日报8月6日发表了一篇专访当事人的报道来澄清这种舆论误解——《对中外教育差异要少一点误读》,没想到瞬间也受到了网站的同样“礼遇”,当然这次没有引起什么歧义,除了让人以为不是同一篇报导。题目变种为:《“中国老师骂哭英国学生”引发思考》、《当事老师还原“中国老师骂哭英国学生”:流泪是因为各种原因》、《中国老师骂哭英国学生 专家:应理性看待潜在问题》、《中国老师骂哭英国学生 媒体:有人妖魔化中国教育》、《当事人还原“中国老师骂哭英国学生”:不是骂的》,当然除了这篇还有不少其他相关好文,比如新京报《中国老师“骂哭”英国学生,别瞎起哄》,文汇报的《5名中国老师赴英调教“熊孩子”》,只是版本没有光明日报的那篇多罢了。

  舆情梳理完,不知道大家有何感想?这种一篇文章换个题目转来转去的现象大家早已经不陌生了吧,影响力倒是不小,但是很少有人在意原作如何,而标题偶尔有意无意偏离原文太远甚至语义相反的也并不少见。原作者是哭是笑?该哭该笑?这种现象自网络媒体兴起以来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到底是该鼓励?杜绝?还是漠然对之呢?请等一下,让刚入贵圈的菜鸟先醉一会儿……

来源:青年记者

编辑:广弘 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