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青记观察丨以“共情”的低姿态,看护舆论场的文明底线

2020-05-11 08:40:32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沈彬

摘要:媒体应努力成为权威信源的“增信者”,而不是简单的传播者,协助职能机关做好舆论引导工作的同时,也不忘信息服务的本职工作。

  大疫是一场考验,是面对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性、物资短暂供不应求、人心浮动的极端环境下的特殊考试。

  在极端的情况之下,人们更容易失去理性,突破文明的底线,也容易被个别极端的言论“带节奏”,让普通人蜕变成为民粹情绪的吹鼓手、谣言的信奉者。此时,机构媒体要更好地承担起库尔特·卢因(Kurt Lewin)所说的“把关人”(gatekeeper)的角色,对信息传播做出果断把关和引导,及时阻断谣言、恐慌等不利于抗疫大业的信息的传播。

  首先,媒体引导公众情绪,要从“共情”出发,学会用“小道理”说服人

  人总是有自保的本能,希望将危险隔绝在“外边”。于是,我们看到疫情初期还是“一边倒”叫好的“硬核防疫”措施,逐渐变成针对武汉人、湖北人的排斥,“恐鄂”情绪泛滥。有的地方公然动辄祭出“不要某某地方人”“哪里来回哪里去”的表达,而这种民粹主义却在一些地方自媒体那里得到了附和声和掌声。

  江序礼在《“封堵武汉人”:从防疫话语到地方主义》中明确提出:“武汉人”与其字面意义上的地理指称完全分离了开来,它首先喻指“病患”,随后又被重新定义为抽象外部威胁的化身,将防疫话语本身偷换成了狭隘的地方主义叙事。

  “谈鄂变色”、以邻为壑,不服从国家抗疫的统一部署,势必后果严重。如果站在道德高地,指责其“不文明”,效果未必佳。在“信息茧房”机制之下,“茧房”内部的人在舆论场里形成单线思维,用盲目感动盲目,用无知激励无知,形成巴赫金所讲的“广场狂欢”,将现代人类社会的文明底线弃如敝履。任何“茧房”之外的倡导现代文明的表述,都可能被污名为“道德圣母”。

  引导狭隘的地方情绪、排外情绪,当以“共情”为出发点,首先要承认人性的弱点,承认“坏消息”对人有着天然无法抗拒的吸引力,这也是一种“自私的基因”。

  学者休梅克(Pamela. J. Shoemaker)认为,在人类的生物进化过程中,“坏消息”被认为与人的生存安全最密切相关,而搜集和传播“坏消息”有利于人类生存,于是形成人们对“坏事”保持关注的“负面偏好”,这成为进化史赋予人类生存的一件利器。

  要承认,在民粹主义的张狂表达之外,还有着人们对于自身健康、安全权利的正当诉求。说服这些极端观点,要从承认人性的弱点开始,以回归“自利”为突破。

  有一位在东南亚工作的人讲了这么一则小故事:他在外国酒店登记时,服务生发现他的国籍是中国,下意识地提了一提口罩,“所以只要你是中国人,就可能被当成‘武汉人’,这就是善待‘武汉人’的理由。”

  这则文案的说理“水到渠成”,不做作,不肉麻,也充满着“共情感”,不啻向“恐鄂者”泼去的一瓢凉水。相信这种小故事更帮助人们换位思考,学会不“恐鄂”、不“排外”。

  要讲“大道理”,也要从“小道理”开始讲,让人意识到接纳疫源地的人们,是对于自己有利的,同时也在词语上“清污”,避免“武汉人”被污名化。

  1月28日我执笔的《人民网评:病毒必须隔离,人心不能疏离》中,既讲了“大道理”:“科学防疫不是冷漠、歧视和以邻为壑的借口”;也讲了“小道理”:“从最功利的角度来说,也应该给来自疫源地的民众安排适当的住宿、饮食,方便集中管理、集中隔离,否则,只会把他们逼到躲避防疫措施的路上去,造成更大的社会风险。”

  其次,在抗疫的舆论引导实践中,媒体要努力“把实底交给公众”,用平视交换信任

  媒体应努力成为权威信源的“增信者”,而不是简单的传播者,协助职能机关做好舆论引导工作的同时,也不忘信息服务的本职工作。

  口罩在大疫之下成为了“紧俏商品”,也成为了矛盾爆发的低燃点事件。在口罩供需矛盾一时无法解决的情况下,极容易引发疫情之外的次生灾害。职能部门当然希望积极引导舆论,消除恐慌和误解,一般机构媒体也会通过刊载、播发新闻告知当地积极备货口罩、工厂恢复生产,产量已经达到了多少多少,“希望市民不要紧张,不要抢购”,以期达到稳定市场预期的作用。

  此时,新闻的安抚功能不能走到口罩生产能力的前头,在现实“紧平衡”在短期之内难以扭转的前提下,不宜将话说得过满,轻易许诺口罩会“充分供应”,还得“留下余地”,特别是要学会“把实底交给公众”,学会用平视的道理说服人。

  上海某超市内的一段引导市民不要囤积蔬菜的广告,堪称满分文案:“蔬菜不缺,但是你一抢就缺了,我们只好成倍调货……过几天,菜囤多了吃不完坏了,进货太多卖不掉烂了。我们不要相互折磨好不好?”这个文案首先讲清了基本事实——“蔬菜不缺”;其次,也设身处地地做了换位思考,点破了负面情绪发酵的恶性循环问题。

  每一次媒体发挥安抚功能,都是以媒体长期积累下来的公信力作为担保的。大的社会危机应该是媒体积累公信力的过程,而不是消耗媒体公信力的过程。在安抚民心、稳定社会和传播真实信息之间,机构媒体要学会精准发声、良心发声,要唱响正能量,也要用自己的优质的新闻产品来承载正能量。

  在大疫中,机构媒体要通过“信息增量”和“讲好故事”等专业功夫,回应公众的关切,打磨好自身的新闻产品;否则,在目前政府自媒体崛起、自有发布渠道成熟的情况下,机构媒体可能会边缘化,沦为政府权威发布的“分销渠道”。

  澎湃新闻挖掘了这么一个“口罩工厂志愿者”的故事,传播效果和社会效果都非常好。上海市一家医用器材公司的口罩生产线,面临春节缺工的问题,结果来自各行业的约20名志愿者,承担起当晚7时到次日7时的“大夜班”,确保口罩生产线24小时不间断运行和生产,其中有外企财务总监、全国三八红旗手、创业者、大学生、听障人士……这是一个“好故事”:温馨而又真实,直面目前的特殊情况下的口罩生产的短板——员工不到位,机器吃不饱,又点出各行各业志愿者“加班”的故事性。

  大疫面前,机构媒体要承担很大的社会责任,也面临各方面的压力:需要安抚公众,又怕过犹不及;需要有权威披露,但又要避免成为简单的“复制+粘贴”。还是得回归打磨新闻产品的老本行,用信息增量、好故事构建自身的专业护城河,从“共情”的低姿态出发,讲硬核的道理、看护舆论场的文明底线。

  (作者为澎湃新闻首席评论员)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