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4日 星期三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青记观察丨在抗疫中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是当务之急

2020-05-11 08:51:33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逄春阶

摘要:就媒体人来说,还是老话题,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而不是根据愿望来描述事实,让事实来说话。

  关于疫情的信息,大致来自四个方面——政府、媒体、专家、民众。这四种声音,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导致不同程度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现象。就抗击疫情来说,信息不对称,是指抗击疫情战役中的指挥者、参与者(在场者)与受众(同时也是在场者)拥有的信息存在差异,比如多寡、轻重、真假等等。不对称的四种信息,造成了碎片化的繁杂舆论场。

  抗击疫情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危害不言自明。首要的是会造成谣言满天飞,互相矛盾、真假难辨的信息和情绪,很容易引起大众恐慌。在这种情况下,受众为保护自身利益,会拒绝某些信息,特别是来自政府的信息,甚至会进行妖魔化,导致政府的公信力下降,严重干扰抗击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总体部署和各个环节。

  以前民间有个普遍心态,总觉得政府没有披露真实信息或者是披露不全面、不完整,甚至习惯性质疑政府隐瞒关键信息。从这个角度看,政府信息披露不应泛泛而谈,而务必做到全过程公开透明、及时准确。《财新》社论《疫情防控务必全过程透明》说道:“倘若做到全过程透明,武汉市民断不会始恬嬉、继猜测、终恐慌。”

  比如,社会舆论质疑政府公布的数字,新增确诊病例、新增重症病例、新增治愈出院病例、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追踪到的密切接触者等等,这些数字之间有没有交叉统计,有没有重复统计,有没有漏报瞒报等等。另外,能否公开死亡病例信息。如果考虑到个人隐私,可以公布死者的姓氏和年龄。这些是公众非常关注的问题。我注意到,截至2月3日24时,国家卫生健康委收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死亡病例425例,公开这个数字背后较为详细的内容,应该不是难事。如果公布的信息充分了,政府发布的信息自然会被更多民众接受和信赖。

  公众对于来自专家的信息也不是那么信赖。权威、信誉度高,在人们心目中形象好的专家如钟南山、李兰娟、上海医疗专家组组长张文宏等,深受公众欢迎,但是也有些专家却遭到质疑。在遭到质疑的时候,有些专家选择了沉默,或者王顾左右而言他;有的出来回应,却不冷静,甚至爆粗口。比如有个科学家面对质疑,让人“闭上你的臭嘴”,这样的过激粗口,有损科学家形象,也挑起了公众的不满。而有的专家,满口高深术语,态度不诚恳,居高临下,也引起公众舆论的哗然。

  但是,在关键节点上,不能没有专家的声音。据《中国科学报》数据显示,2019年12月8日—12月18日之间的7个病例只有2个与华南海鲜市场相关,其他5个无关;2020年1月1日关闭海鲜市场时,47个病例中只有26个与之相关;2020年1月1日—11日,191个病例中只有19个相关。而当时宣传的是大部分感染者去过海鲜市场,这个说法显然是误导,由此做出“没有人传人”“有限人传人”的判断,自然是错误的。这也是导致公众没有重视疫情的重要原因。可见,在个关键时刻,负责任的专家及时发声,就显得极其必要。

  应该说,公众尊重媒体声音,但对媒体的信息供给不满足。机构类专业媒体从事件公开起就扮演了重要角色。无论是新型冠状病毒发现和扩散的过程,还是疫情爆发后从中央到地方的排兵布阵,对普通人生活的关注,以及对防控疫情工作的批评监督,媒体人的表现让人敬佩。但是机构类专业媒体,也会过分依赖政府信息,从而无法触及一些关键信息,无法形成自己的判断和对事件的整体把握,因而报道缺乏深度和广度。而反应敏锐的杂志类媒体却推出了一批好的新闻产品,如《财经》杂志《统计数字之外的人:他们死于“普通肺炎”》、《财新》杂志《37位记者4万字全景调查:新冠状病毒何以至此?》等等,引起了网民的高度关注。他们付出了我们想象不到的努力。对于这些媒体同行,我表示深深敬意。

  在抗疫中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政府是关键。新中国成立70年来,已经初步建立起了突发事件应对中信息公开的法律和政策框架。以《宪法》为最高准则,以《突发事件应对法》为基础框架,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为具体规制,通过《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和《国家公共卫生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形成了涵盖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的法律、法规与政策框架。信息公开与舆情疏导,是其中的重要内容。由于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认识需要时间、事件影响需要预判等原因,抗击疫情存在信息通报延迟等问题,我们期待在今后的防控工作中,相关部门能正视存在的问题,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群众的关切,增强及时性、针对性和专业性,引导群众增强信心、坚定信心。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对疾病的防控,政府应该发动全体民众。尤其应该重视专家的声音和一线人员的声音,比如,最早发出警报的8名最前线医生的话应该被尊重而不是被限制。

  就媒体人来说,还是老话题,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而不是根据愿望来描述事实,让事实来说话。“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要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既准确报道个别事实,又从宏观上把握和反映事件或事物的全貌。”这是习总书记告诫的话。具体到这次抗击疫情,就是要深入宣传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充分报道各地区各部门联防联控的措施成效,生动讲述防疫抗疫一线的感人事迹,讲好中国抗击疫情故事,展现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精神风貌,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强大力量。同时,加强对健康理念和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提高文明素质和自我保护能力。

  作为记者,要做到“勿意、勿必、勿固、勿我”。第一,讲事实,不凭空猜测,不固守自己的成见,要有扎实的调查之功。切记,愿望再好,再有魅力,也只是愿望,不能根据愿望来描述事实,别把自己的眼界当成整个世界。第二,尊重科学,回归常识。第三,发现普通人身上的光泽,无论是病人还是一线白衣战士,多描述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感,而这才是抗击疫情温暖的不熄的灯火。

  (作者为大众报业集团培训委总监、高级记者)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