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观察丨 建设性新闻视域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话语空间转向

2020-05-22 09:08:42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刘静静 漆亚林

摘要: 建设性新闻报道理念要求媒体和记者不仅报道问题、揭露问题,更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激发公众积极乐观的阅读体验,整合社会力量,弥合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向真、向上、向善发展。

  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如吉登斯所言的“后传统社会”,现代性与传统社会的“断裂”关系导致了风险的增长。①社会环境中生态因子的不确定性加大了这种风险的强度,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新冠肺炎给协同社会治理的新闻舆论宣传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新的要求。这次抗疫战争既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次大考,也是新闻媒体迎来的一场直面问题、回应关切、寻求方法、增强引导、坚定信心、把握方向的战役,充分发挥新闻舆论工作在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中的重要作用和协同社会治理的建设性功能。

  何谓建设性新闻

  建设性新闻兴起于欧美,引发全球新闻变革,尽管目前学界和业界对其尚未形成统一的概念,但其回归新闻公共性和社会责任的价值取向,呼吁媒体发挥建设性功能的正向价值诉求,成为当前新闻业急需珍视的发展理念。“人们已经不再相信媒体?”——在2019年的奖项公布之前,普利策奖的官网将这篇文章刊登在最显眼的位置,向所有读者发问。调查显示,美国民众对媒体的信任度从20世纪70年代的72%到如今只有45%,在回答“你对媒体有多信任”这个问题时,超过半数以上的民众表示,他们根本不会信任媒体与记者。③政治、市场、专业、技术的结构性变化催生了一位“不速之客”——后真相时代。不同动机和意识形态的假新闻、谣言、谎言在空气中弥漫,新闻业遭遇着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建设性新闻成为继和平新闻、公共新闻、解困新闻、公民新闻之后的又一场新闻实验与改革运动。

  建设性新闻理论提倡新闻媒体完成从强调新闻的“冲突性”和“负面性”向追求新闻的“理性”和“建设性”的蜕变,不仅报道问题、揭露问题,更重要的是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激发公众积极乐观的阅读体验,整合社会力量,弥合社会矛盾,从而促进社会向真、向上、向善发展。促进新闻报道尤其是网络空间中的公民新闻少些怨气、怒气和戾气,激发公民参与媒体和社群的公共性活动,从而解决社会问题,让世界充满阳光和希望,大抵是建设性新闻的核心要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中建设性新闻的话语生成机制

  在新媒体环境下,存在着两个明显从竞争到竞合的双重话语空间:一个是传统媒介话语空间,一个是新媒介话语空间。由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全球性、破坏性和公共性的特征,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新闻传播将会突破官方、民间话语空间的边界,成为世界各国关注和传播的对象,因此,我们不能忽视境外舆论对于突发公共事件的价值取向对发生地国家形象的建构性作用。基于此,我们将从传统媒介话语、新媒介话语和境外话语三维空间来考察新冠肺炎疫情中建设性新闻的话语生成机制。

  从传统媒介话语空间而言,如何建构重大公共卫生信息发布机制和应急机制,及时公布真相、政府和社群的积极应对策略等,是建设性新闻的话语核心。这既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党性原则,又满足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同时有利于激发公众在抗疫中积极参与、协同高效解决公共卫生危机。由于公共卫生事件的特殊性,如果在公共卫生危机潜伏期信息不透明,就比较容易错过解决公共卫生危机的最佳时机。正如白岩松针对新冠肺炎所言,“信息公开就是最好的疫苗”。无论是主观上的瞒报、谎报还是认知不足或条件所限没有及时地向社会公布真相,都会带来“塔西佗陷阱”,公众会对政府部门产生不信任。同时,权威信息的缺席还会给谣言和虚假信息留下传播空间,使公众产生恐慌和极化情绪。新冠肺炎疫情发展过程中,中央果断举全国之力展开抗疫行动,及时公布病患数据、各地防疫举措、预防病毒方式等,全方位的信息、全流程的内容、全平台的传播,大大增强了公众尤其是一线医护人员和患者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

  从新媒介话语空间来看,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突发性、不确定性、破坏性以及权威真相的缺场为产谣、传谣、信谣提供了“土壤”。邻避心理、不同意识形态和自媒体的流量主义相互纠缠,极易催生群体极化和群氓行动,给公共卫生危机事件的处置和社会稳定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新媒介空间的新闻报道和话语生产要承担社会责任和建设性功能,不仅不能生产和传播虚假信息,还要避免采取冲突式、臆想式或者戏剧性的报道方式。这类报道强化阶层或者群体矛盾,撕裂社会伤口,放大社会风险,易于引起公众的恐慌。③新媒介话语空间可以通过协商式报道框架,不仅描述问题,同时提出可行的建设性方案,缓释社会矛盾,彰显建设性新闻的问题导向和行动导向。

  但是公民记者尤其是专业人士通过自媒体发布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信息、服务新闻和解决方案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价值,应该引起权力部门和公众的高度重视和审慎求证。

  从境外话语空间来看,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具有全球性和裂变性,会吸引全球媒介的关注和报道。但是受意识形态的影响,境外媒体在报道他国或地区公共卫生事件时常常会依据本国或地区的政治立场和传媒制度进行议程设置,对他国或地区尤其是价值观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产生传播偏向,甚至一些国家或地区的媒体会借助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歪曲或“妖魔化”报道,破坏他国或地区的形象。

  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的建设性话语表达特征

  建设性新闻报道并不是对社会问题视而不见,也不是对社会治理只唱赞歌,而是在摒弃碎片化文本中缺少语境、背景、连贯性的新闻样式以及强调新闻叙事的冲突性、反常性、戏剧性、情绪性而产生的消极社会影响。④当前处在社交媒体迅猛发展的阶段,技术赋权下UGC大量涌入,关乎疫情的谣言充斥舆论场,加之碎片化、情绪化的语料泛滥,造成信息传播秩序的混乱。基于此,需要专业的媒体生产和提供高品质、正能量内容,重构话语结构,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积极的话语表达呼吁公众参与到抗疫的行动之中。

  (一)及时主动发声建言,推动疫情问题解决方案的制定与落实

  面对突发灾难性事件,媒体应该客观如实地把事实真相公之于众,但要想消除受众因不了解周围环境的变动所引发的心理恐慌,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仅靠及时公布准确信息是不够的。⑤因此,需要媒体融入建设性新闻报道理念,从关注问题本身转向寻求解决方案,而且新冠肺炎疫情作为公共卫生事件涉及复杂的医学知识以及需依靠全社会各领域的共同发力,就需要媒体在报道中要深入调查、全面分析、科学解读专业知识,从而找到问题的成因、解决办法,最重要的是激发公众参与科学抗疫,建立命运共同体理念。

  第一,要满足公众的知情权。重大公共事件发生后出现信息的不对称易导致公众恐慌,缺乏安全感,因而迫切需要更多的权威信息和解决方案。主流媒体利用其专业性、权威性、公信力以及在新闻报道的高度、广度、深度方面所拥有的优势,实时报道疫情信息、解读疫情进展,传递防疫信息,如央视新闻第一时间派出采访团队深入一线探访武汉重症病房,为公众带来第一手报道;白岩松对话钟南山、李兰娟等国家卫健委专家进行权威解读,均体现了主流媒体的核心价值与社会责任担当。同时,这些报道通过自媒体裂变式的传播,甚至境外民众的扩散,体现了媒体在重大卫生公共事件报道中的建设性功能。

  第二,要进行建设性的舆论监督。麦金泰尔认为,建设性新闻的目的是维护新闻业的核心功能,比如充当监督者向政府问责,提供公众潜在的危险或者提供有用的信息。⑥但是舆论监督要符合国家制度、传媒政策,要以解决事件核心问题为出发点,不能干扰抗疫中心工作,实事求是,公正理性。媒体一方面及时曝光相关部门的不作为以及瞒报、谎报疫情情况,曝光与疫情防治相关的口罩、药品、消毒杀菌用品、粮食蔬菜等乱涨价现象和问题,有利于倒逼其快速整改;另一方面对解决公共卫生事件的主流行动以及正面效果进行及时地报道,以利于增强公众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动态性理性认知。

  第三,满足公众的表达权。媒体具有“社会减压阀”的功能,要为公众提供表达意见的公共空间,为公众参与讨论、采取行动赋权和赋能。如新京报“我们视频”向全社会征集抗击新冠肺炎的相关视频,让普通受众记录所见、表达所想、展现所思。

  第四,激发和督促公众参与抗疫行动,提高公众的行动力。媒体通过提供对解决当前所面临的问题有参考性和指导性的新闻信息,让公众参与到共同防疫的工作中来。《一图看懂|不同人群选用口罩指引》《速看!小区有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怎么办?》《年后复工必备!收好这份个人防护指南》等,告诉普通民众疫情当前应该怎么做,为何这样做。人民日报全媒体行动“征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助者信息”,通过媒体的力量为公众开辟了一条抗病新途径。

  (二)恢复性叙事,避免社会染上“心理瘟疫”和“情绪瘟疫”

  武汉“封城”,当地人是否会产生“孤岛式”的绝望心理?流落在各地的武汉人是否会因遭受歧视、拒绝甚至是驱赶而产生心理创伤?隔离在家的居民每天看到与日俱增的确诊病例是否会恐慌与焦虑?病毒纵然可怕,但全社会感染的“心理瘟疫”和“情绪瘟疫”同样严峻,媒体报道成为公众感知风险的最主要渠道。

  凯伦·麦金泰尔和梅根·索贝尔在研究卢旺达新闻业时发现,建设性新闻工作者通过解决方案新闻和恢复性叙事,报道能够激发希望和韧性的故事,利于缝合社会裂口,助力于国家重建与复兴。Klaus Meier采用实验法对比分析建设性框架与非建设性框架主导下的新闻报道对受众产生的不同影响,建设性新闻报道在微观、中观、宏观层面均会对受众产生影响,让受众产生希望,减少消极看法,从而推动社会进步。⑦因此,媒体在报道疫情时,要融入积极心理学,改变以往强调冲突和破坏性的叙事风格,发挥媒体的建设性作用,为公众带来希望与慰藉。

  第一,及时通报抗击疫情取得的进展,给人以信心。第二,挖掘感人、暖心的抗疫故事,充分发挥融媒体优势,全平台联动,使新闻产品多渠道触达受众,在全社会形成“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的舆论氛围。如作为疫情暴发地的湖北广电融媒体平台“长江云”联动40家全国媒体推出系列微视频《战“疫”日记Vlog》⑧,记录“逆行”英雄的身影,传递英雄的力量;在移动端推出各地面食为武汉热干面“加油”的海报,用热干面作为武汉这座城市的符号,用美食唤起人心中的美好记忆,极易产生社会共情和共振。第三,发挥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和引导力,通过权威发声引领社会舆论,如人民日报发布《转发呼吁!“抗疫”不能成为“恐鄂”!》、光明日报发布时评《别让“恐鄂”情绪成为次生灾害!》、新京报发布《不要“恐鄂”,要妥善安置在外的湖北人》等,媒体密切监测社会情绪变化,及时发表鲜明观点,引导全国人民团结抗疫。

  (三)立足未来,理性发声,为公众谋长久福祉

  建设性新闻理念的特征之一“面向未来”,则是强调记者不能只关注当天发生的事情,要具有前瞻性。新冠肺炎疫情来势凶猛,有诸多的不确定性需要媒体明察秋毫,把握尺度和方向,媒体的报道要站在时间轴上洞悉未来的发展趋势。

  未来导向的建设性报道要求新闻工作者在前期策划、采写环节具备长远眼光,尤其是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期间社会情绪处于不稳定状态,媒体发声要理性、慎重。两家主流媒体曾发微博称“上海药物所、武汉病毒所联合发现:双黄连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由于该报道信源权威,瞬间造成刷屏现象。线上全渠道双黄连秒空,线下民众深夜排长队购买,药店也迅速告罄。事发后,中新社等媒体及时采访了上海药物所,对此事进行了辟谣。从建设性新闻重视对未来的理性预判来看,媒体对这类报道可能出现的结果尚未做好充分的评估和预案。同时,从事建设性新闻的记者要具有主流价值观、文化自觉、客观报道与建设性表达能力⑨,提出解决方案的前提是记者深入调查、挖掘真相、掌握扎实证据。新冠肺炎疫情的报道涉及医学健康知识,媒体对于科学类新闻的报道要进行多信源求证,增强辨识能力,避免为利益集团背书。

  结语与反思

  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涉及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各类媒体应当以人为本,坚持客观真实、及时准确地报道新闻,敢于成为守护公共利益的瞭望者、见证者和行动者。在对新冠肺炎的报道中,主流媒体包括政务新闻媒体坚持党性原则,及时公布疫情数据、防控举措、医患状况等重要信息,增强公众对于武汉“封城”、人员隔离等重大举措的理解,起到了稳定公众情绪和缓解社会矛盾的作用。新媒体对政府的新闻发布、主流媒体权威信息的转发与解读、舆论监督以及自创的暖新闻等,对疫情防控具有重要的建设性。其中,不少医护人员通过微信、微博以及抖音、快手等短视频自媒体公号发布的服务性和实用信息,对普通公众预防和抗疫具有很强的专业指导性,比如,丁香医生的《疫情满天飞,去哪里确认真假?》等。

  但是,其中暴露出的问题亦亟待新闻界和相关部门梳理与正视。事发地媒体似乎还没有建立起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专业信源分享与甄别机制,八位“吹哨人”的警示为何没有引起媒体和有关部门足够的重视和审慎求证?地方媒体是否存在短暂性“失语”?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暴露出公民素养的诸多“盲点”是否给具有建构功能的媒体提出了新的要求?“防疫要下沉,莫让农村成为薄弱环节”曾一度引爆网络,市县级融媒体对疫情防控知识的宣传是否到位?如何通过建立统一战线打破境外媒体的传播偏见和话语霸权?等等。上述问题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反思空间和努力方向。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一体化战略视阈下媒体融合的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项目号:19BXW030)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李清聚:《困境与张力——吉登斯后传统社会中的道德之维》[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年第4期

  ②《2019年普利策奖:坚信真相力量,重建媒体公信力》,《新京报》,https://m.bjnews.com.cn/detail/155536911815204.html?from=timeline,2019年4月16日

  ③陈力丹 赵一争:《风险放大与媒体责任》,中国社会科学网,http://www.cssn.cn/xwcbx/xwcbx_xzzl/cld/201401/t20140128_955865.shtml,2012年7月5日

  ④漆亚林 谯金苗:《后真相时代西方媒体的“信任重构”——兼谈2018年西方媒体的发展路向》[J],《新闻与写作》,2019年第1期

  ⑤马瑞洁:《从SARS报道反思灾难新闻的社会责任》[J],《中国记者》,2003年第6期

  ⑥Karen Mclntyre. Constructive Journalism: The Effect of Positive Emotions and Solution Information in News Stories. 2015, Ph. 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North Carolina

  ⑦Klaus Meier. How Does the Audience Respond to Constructive Journalism?[J]. Journalism Practice, 2018,12(6):764-780

  ⑧《40家媒体平台联动战“疫”》,中国记协网,http://www.zgjx.cn/2020-02/05/c_138757834.htm,2020年2月5日

  ⑨漆亚林 刘静静:《建设性新闻的生成逻辑与现实困境》[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9年增刊

  (刘静静: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媒体学院硕士研究生;漆亚林: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媒体学院执行院长,教授,创意传播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

  【文章摘自《青年记者》3月下】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