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青记观察丨互联网时代新闻媒体的公信力问题

2020-06-03 14:18:05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常 江

摘要:主流媒体须回归新闻的基本常识,通过对新闻源的公信力进行严格把关,抵御网络新闻传播的“时效”诱惑。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信息传播现象,折射出传统新闻媒体在使用这种便捷的传播工具进行内容生产和传播的行为中存在的种种专业性欠佳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以前并非未曾引发过讨论,但重大公共卫生危机的爆发令其产生的社会影响以更加醒目的方式进入大众视野,也更易激发矛盾。

  在此,我们仅举一例来说明这种影响的尖锐性。3月13日,国内某主流新闻机构推送一条“巴西总统新冠病毒检测阳性”的新闻。这则新闻并非该媒体原创,而是转载自英国报纸《镜报》(Daily Mirror)。看到新闻后,我心生疑惑:为何这么重大的消息,其他外国权威媒体没有报道?于是就核查了《镜报》的原始网页,并查看了巴西总统的推特账号。很快证实,这是一则假新闻。始作俑者《镜报》已迅速地修改了标题。但在中国国内,消息业已扩散,包括若干主流新闻媒体在内的大量媒体账号转发了该消息,将其推上微博热搜。不到两小时后,巴西总统连发两条推文,一条澄清自己并未感染,一条批评刊登假新闻的媒体。国内网站纷纷删除此前的不实报道。

  这起“误操作”引发了相当不好的舆论影响,因其关涉一国元首的健康状况。当事实证明新闻为假,无论原发媒体还是转载媒体的公信力均大为受损。但问题是,原发媒体英国《镜报》自1903年诞生之日起就是一张小报(tabloid),素来以报道耸动、新闻操守不佳著称,在历史上曾多次因造谣、诽谤、歧视等原因被告上法庭,实在是“虱子多了不痒”。而转载方则为理应具有高公信力的国家媒体。原本稍做查验,或稍懂外国媒体现状,即可避免这样的错误,可它还是实实在在地发生了。

  这一案例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个是表面的问题,那就是在语言不通、信息不畅、从业者专业能力不强的情况下,国际新闻场域内是很容易由于认知误差和知识鸿沟而出现虚假报道的。大致看一下,会发现我国新闻机构经常转载的外国新闻机构中就有《镜报》《每日邮报》这种煽情主义新闻的代表。在本次疫情期间,多个国际政治领域的重要人物的健康情况都由这些小报最先“捅出”,但若仔细阅读其全文,则多有不实之处。例如前些天《每日邮报》率先报道“奥地利大公感染”,并在内文中称“这是第一起皇室成员感染病毒的案例”,这则新闻照例被国内媒体转载,但实际上奥地利早已是共和国,所谓“奥地利大公”不过是哈布斯堡家族的一个旧称,“大公”也只是民间对该家族现任族长Karl von Habsburg的“俗称”而已。对于小报来说,这样报道还可以算是“打擦边球”,但对于以公信力为根基的主流新闻媒体而言,跟风转发无论如何都不是庄重之举。

  第二个问题相对复杂,却也不难理解,那就是:在信息需求巨大、传播时限紧迫的公共危机期间,因焦虑、紧张而产生认知偏差和专业误判现象,是比较正常的。主流新闻媒体尚且如此,何况是普通网民。在互联网环境下,信息传播的效率和信息生产的质量之间存在着持续的矛盾,这是由于数字技术环境在理论上完全消解了传统新闻生产的“频率”“周期”等维度。时效之争已经完全没有了下限,故新闻的品质只能不可挽回地受损。

  当然,我们可以寄希望于互联网用户群体媒介素养的提升。但显然,更务实的做法是要求主流新闻媒体珍视自身的公信力、注重从业者的专业水平建设。在媒介融合时代,即使是传统形式的日报,也已拥有社交媒体账户、新闻客户端等多张面孔,这些面孔共同表达着该媒体对于真实性的态度,不该偏废,否则就会出现报格的分裂。

  至于主流媒体究竟应该做什么,我认为其实很简单:只需要坚持新闻的基本常识。如资深媒体人Linda Glaser曾指出的:杜绝假新闻很简单,只要确保新闻源的公信力就行了。但正是这样简单易行的操作,在网络新闻时效的“诱惑”面前,也往往被抛弃,这实在是一件很可惜的事。

  (作者为深圳大学传播学院特聘教授)

  【文章摘自《青年记者》4月上】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