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8日 星期四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青记观察丨社交媒体上的“社交焦虑”

2020-06-12 09:22:38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林升栋 简浩然

摘要:今天,线下的“社交焦虑”改头换面在社交媒体上呈现。社交媒体的成败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经营者能否巧妙地控制好线上的“社交焦虑”。

  社交焦虑

  在社会心理学中,社交焦虑是一种人在与他人交往时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害怕的情绪体验。社交焦虑严重时,超过正常的临界值,就会发展成社交恐惧症,这是一种精神疾病,患者会产生社交障碍。心理学通常将社交焦虑作为一种“性格特质”来研究。然而,社交焦虑也可以作为一种临时的“状态”表现出来。现代社会中社交技能越来越重要,甚至已经成为必备的生存技能,社交焦虑逐渐成为大多数现代人都会遇到的问题。

  社交媒体的出现和流行,以一种既微妙又震撼的方式改变了我们的社会交往和沟通方式。我们的社会交往有很大一部分转化为线上即时通信。有些人认为,社交媒体是社交焦虑者的“福音”。面对面交流时会看到对方的手势、面部表情、眼神等,这些社交线索常常是焦虑的来源。网络环境中这些线索通常是缺失的,因此会让人感觉更舒服。也有另一部分人认为,这只是“假象”。虽然存在假面舞会式的纯粹的虚拟线上社交,但很多线上交往其实是线下社交的延伸,线下社交的焦虑总会在线上找到新的表达方式。而且技术本身是一把“双刃剑”,一个人的眼神、手势、表情、癖好等无法通过手机屏幕完整再现。只有身体上的亲近,才能给人带来对某人的真实感受,并决定人们之间联系的程度。本文倾向于后一种观点,旨在探索线下的“社交焦虑”如何改头换面在社交媒体上呈现出来,以及使身体不在场的技术带来的新焦虑。

  旧酒新瓶和新酒新瓶

  笔者采用访谈的方法,分两次了解人们在社交媒体(以微信为例)上亲历或听说过的与社会交往相关的、临时性的焦虑、困难与问题。第一次访谈9位;第二次我们在两个学生微信群里询问,群里有14位同学提供了翔实的案例或描述。下面择要写出一些较新鲜有趣的发现。

  从访谈内容来看,大多数的案例都是旧酒装新瓶,从线下社会迁徙到线上社会。比如:别人请求加微信好友,虽然不情愿,碍于面子只好通过;屏蔽或分组了一些好友,不希望某些发布内容被对方看到,但是事与愿违;发布的一些内容对朋友圈的人际关系产生不良影响,有些好友会自动对号入座,以为在含沙射影指责他们;发布朋友圈内容之前,文字和图片要检查很久,怕什么地方没说到,或者说法不妥,引起别人误解;碍于情面或权力,不情愿地转发内容到微信朋友圈;为了维护与好友的关系,他们的每一条评论都给予回复,觉得很麻烦;在朋友圈发布好友送的礼物图片,结果不仅给圈内没有送礼的好友带来压力,也给送礼的好友带来压力;对一些长辈或领导发布的内容不太感兴趣,但碍于关系不能屏蔽他们;有些好友之间的关系微妙,与他们任何一方互动时都会感到很为难,点赞或评论了某一方,如果没有点赞或评论另一方,都会造成误解;有时好友发布好事,觉得自己不点赞会让人觉得嫉妒或者不够关心对方;有好友发朋友圈,很多共同好友都点赞了,自己不点会觉得比较尴尬;在微信上跟人聊天,常常不知道该怎样结束对话;群主或群里老大发话,一大堆的“收到”接龙,会感到压力;在群里发话,如果没有人回应,会觉得自己被忽视;自己和A、B都是微信好友,自己以为A、B不认识,自己在A的朋友圈评论,其实B也能看到;等等。这些焦虑在线下也存在。很像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所提到的,虽然我们已经从乡下人变成了城里人,在敲门的时候门里问“谁啊”,还是习惯性地回答“我啊”,不似西方人说出自己的尊姓大名。这是乡土熟人社会的习惯,辨音识人。

  当然,也有技术新瓶带来的新酒,比如对话中一方给文字,另一方甩语音,就让文字的一方不舒服;有好友动态的更新提醒,会控制不住,一定要点开看,否则担心错过好友的重要信息;点开群对话时发现来晚了,只有自己错过了重要的群消息,想接又不知道接什么话好;暂时不想回复的消息,假装还没看到,对方又一直催(幸亏微信没有已读功能);很害怕早点赞,因为这样每次朋友圈有共同好友点赞,都要提示自己一次;害怕迟点赞,因为这样自己点一次赞,前面几十个点赞的人都要被自己打扰一次;有好友超高频率更新内容,有点烦,但屏蔽又感觉不太好;很少屏蔽别人,但觉得被很多人屏蔽了,因为看不到他们发布的内容,觉得不知所措;等等。这些可能是新的社交礼仪问题。

  社交焦虑对社交媒体经营的意义

  中西方的人际交往有显著的差异。中国的人际关系是费孝通所说的“差序格局”: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而西方则是“团体格局”:处在社会组织当中的所有个体关系都是相同的,同样遵循社会组织的制度规定,履行同样的义务,享受同样的权利。

  人际交往中的差序性使得中国人的社会交往比西方人复杂、敏感。差序既有水平层面的区分,如血缘上的亲疏远近;还有垂直层面上刚性的固定的“序”,如长幼尊卑。这种立体的差序性一方面包含在水平上以“己”为中心扩散出去的柔性的可伸缩的“差”,也包括垂直上以“五伦”为原则的“序”。正是这种复杂性使得中国人的社会交往很精微,比如酒桌上敬酒,“序”比较低的人杯沿一定要低于地位比较尊贵的。

  中国社交媒体用户与好友之间的人际关系呈现出多维度的特征。人际关系结构上的复杂性导致人们无法采用一个普遍的准则去处理不同好友的关系,每个好友都需要“区别对待”。社交用户综合考虑利益、情感、伦理道德、人情、面子、责任、良心等因素进行社会交往。为了获取更多资源,用户希望能够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在正式关系中加入更多人情味,努力促使正式关系向非正式关系发展。这种经营管理使其在维持与好友的关系上需要耗费很大的心智,并采取更加多元化的人际关系互动策略。

  “人情”和“面子”依然是社交媒体上社会交往的出发点,社交焦虑大多也因此而起。虽然以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为基础的传统社会在一定程度上被瓦解了,有些年轻人开始追求自主和独立,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但是差序格局依然适合诠释当代社交媒体上的人际交往行为。为了在社交媒体上经营好各种关系,做到面面俱到,就难免会产生社交焦虑。

  中国社交媒体的经营者一定要考虑到这种复杂性和敏感性,推出不同的新功能,以提升用户体验和忠诚度。微信前几年推出的分组功能,后来也被微博效仿;微信最近还对点赞提醒的功能进行改善,这样用户就不需要点赞后“打扰”到前面点赞的共同好友,也不需要自己再被“打扰”。在社交平台上,用户经常会“身不由己”,比如不情愿地加一些只有一面之缘的人为好友,随着好友数的增多,不发言、减少使用甚至停止使用就会成为他/她的选项。这时,如果有新的更有吸引力的社交平台出现,逃离和迁移就不可避免。从博客到人人网,到微博,再到微信,用户的哗变经常发生,答案或在经营者能否巧妙地解决或控制好社交媒体上的“社交焦虑”。具体地讲,就是能否减少用户经营人际关系的工作量;能否自动识别不同的差序圈层,帮助用户做好一个现代社会意义上的“人”,并且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

  (林升栋: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简浩然: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

  【文章摘自《青年记者》5月上】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