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青记观察丨新闻本科教育,是无用之用还是真的没用

2020-06-17 08:41:25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张灿灿

摘要:越是强调这种行业的理想标准,越是增加入行的道德压力,就越凸显与骨感现实判若霄壤的落差。

  中国TOP2高校之一取消了新闻学专业本科招生。这虽然只是清华大学学科大类改革的一个小动作,但是于新闻业来说是非同寻常的趋势性事件,甚至更增添了一些悲观想象。

  当下的新闻业处境愈发艰难,谁都可以来进行一番指责。如果说早些年的“新闻无学”还只是学术讨论的议题,那么现在可以很轻易地就被扣上祸害社会风气的帽子。这次引起各方热烈讨论,无非是互联网剧烈改变社会生活后矛盾的反映,而且这在新闻领域的表现最为激烈鲜明,因为它已经深深刻入每个人的日常。

  支持派的说辞很清晰:新闻本科教学没法提供给社会最好的新闻人才,那些行业顶尖高手往往是外专业转行;新闻专业本科学不到专业知识,毕业后往往无法胜任专业新闻报道工作。

  “杰出人才非科班”,确实存在这个现象,但也要看采样的范围。新闻业门槛不高,非新闻科班的人长期在一个专业领域深耕细作,或其他专业领域出身的人掌握了新闻业技巧,专业能力都可能远胜新闻科班毕业生。但不可否认,新闻业的中流砥柱依然是新闻专业科班人才,他们也决定着新闻行业最终的发展水平。极端的取样方法谈不上科学,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演艺界。很多人认为演技不在于科班出身,然后举例几个老戏骨、演技派演员都是自学成才,也能演绎出经典角色甚至演技超出一些科班演员。而实际呢,几大影视院校依然是演艺界人才的主要输出口,很多演技过硬、平稳发展的演员也是科班出身。同样,“表演有学”吗?演员不仅需要学表演,还需要美学、心理学、历史学、文学、音乐等知识,全才才能演绎好不同的角色。还有作家、画家、艺术家,都可按这个逻辑进行评判。总之,没有可量化标准的文科专业都面临这种评价困境。

  其实,取消新闻专业本科招生并非问题的本质,本科教育或研究生教育只是一种人才培养手段,最终落脚点在于这种改革真的能促进新闻人才量与质双提升吗?众矢之的新闻本科教育,姑且算不成功,但又该为当下新闻业衰败承担多大责任?

  “新闻教育水平的提高,能提高市面上新闻的质量,重振新闻业。”这个逻辑的前提是:人们非常渴望高质量新闻,并且好新闻的竞争力天然高于差新闻,更高于其他传播产品。但非常明显,这在互联网传播现实中不堪一击。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无需赘述,优质内容有知识门槛,并不能轻易击败流行的浅薄低俗内容。更何况,新闻人流失的问题已经愈演愈烈。从优质新闻的生产者变成劣质传播品的制造者,这在传统新闻业转行人员中并不鲜见。他们明知新闻质量一代不如一代,但已经无法纯粹靠职业理想去支撑优质内容的可持续创作。很多人拿咪蒙当新闻专业精神对立面的典型,全然忘了咪蒙也曾称得上时政新闻领域的优秀记者,只不过熟知并精于互联网新浪潮冲浪技术,并下手早、稳、准而拿下了一块“地盘”。现在新闻市场上也常有质量高的作品,“销量”又如何?倘若好新闻、好新闻人都没了生存空间,培养再多的新人入行,又如何延续?

  所以,将新闻业的悲剧归结为新闻本科教育的弊端,真的不是对当下互联网对各个行业冲击甚至危害的变相逃避吗?就算是上世纪90年代的新闻本科教育水平,培养出的记者也未必创作不出优质新闻,可是传播的土壤、市场的需求早已千变万化,而除非极个别的新闻媒体,想要迎合时代都不得不牺牲一些新闻品质。这是无法否认的事实。

  况且,大力培养出“专业+新闻”的人才,最终能有多少人入真正进入新闻行业?不乐观估计,恐怕比新闻本科出来的人更少,因为他们面临的选择更多。靠兴趣调动就业、靠理想支撑行业,这本身就是对新闻业的最大误解。越是强调这种行业的理想标准,越是增加入行的道德压力,就越凸显与骨感现实判若霄壤的落差。

  几乎所有专业讨论到最后都回归原点:新闻人穷其一生去参透什么是真实、客观,就像法律人穷尽手段追求公平、正义,但往往这些最原始、最基础的原则最难量化和执行。教育手段不重要,但愿清华大学校改革的终极目标,是真正为了守住新闻业的核心价值。

  (作者为检察日报记者)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0年6月上】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