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青记观察丨民生为要与民生新闻

2020-07-16 08:32:32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时统宇

摘要:电视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核心要义是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是对准真正的人间烟火,是与人民同甘苦,共患难,心连心。

  疫情过后民生为要,这大概是今年全国两会最为关键的核心内容。其完整的表述是李克强总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所言: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均年收入是3万元人民币,但是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1000元在一个中等城市可能租房都困难,现在又碰到疫情,疫情过后民生为要。

  几天以后,李总理在烟台又留下这样的金句: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

  正像人们已经看到的那样,忽如一夜烟火来,地摊的烟火气味迅速出现在中国广阔的城乡,特别是已被城管“赶尽杀绝”的大中城市的街道上。当然,以地摊为标配的这种人间烟火气,也迅速占领了电视屏幕。

  不知为什么,在看到“民生为要”“人间烟火”这些关键词时,我立刻想到了已经偃旗息鼓多年的电视民生新闻。既然疫情过后民生为要,那么曾经热播多年的民生新闻能不能卷土重来呢?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视有过两次世俗化的过程:第一次出现于改革开放的初期,即20世纪80年代;第二次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初,即中国开始全面走向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如果说第一次是以冲破“文革”十年达到顶峰的文化专制主义的桎梏为标志,那么第二次则是以赋予电视大众传媒的本来意义为表征,实现了人文精神与世俗精神的完美结合。如果说,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从人文的意义上说是中国电视现代化的根本标志的话,那么,中国电视的人文精神的确立和弘扬,恰恰是通过世俗精神的渗透和光大得以体现的。

  世俗化的电视传播理念和方式如果仅仅存在于谈话、娱乐等电视节目中,这种世俗化是很不彻底的。而当以传播主流意识形态为己任的新闻节目充满了世俗精神时,则表明中国电视向大众传媒的本质回归。这里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它的平民化——以普通百姓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作为新闻的来源和视角,特别注重考虑大众的接受心理,尊重大众的审美情趣,最大限度地挖掘新闻的可看性、可乐性,“让你快乐地知道,让你快乐地收看”。我们认为,电视新闻的世俗化倾向彻底抹平了新闻的特权和垄断,大大推动了新闻的多元化和民主化进程。而“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世俗化传播方式和方法,无疑为改变以往意识形态那种逼使大众接受的强迫方式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路径。这是一次从理念到行动都十分成功的、影响广泛而深刻的电视传播的历史性跨越,人们从中可以看到世俗化在中国的历史意义。因此,充分肯定和尽力表现人的日常诉求的世俗化社会走势,成为中国电视改革的出场语境之一。

  遗憾的是,民生新闻并没有担负起中国电视第三次世俗化过程的重任,这是因为民生新闻的发展脱离了世俗化的轨道而越来越变得庸俗化甚至低俗化。以“新、奇、特”作为衡量新闻的重要标准,把“星、腥、性”作为筛选事实的准绳,让民生新闻逐渐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当网络的海量八卦信息铺天盖地时,民生新闻的优势很快就灰飞烟灭,留下一地鸡毛、一声叹息。

  突如其来的这次疫情,让保就业、保民生的任务更加艰巨,好在我们的头脑也更加清醒——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实际,最大国情。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这是基本国情的真实写照。电视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核心要义是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是对准真正的人间烟火,是与人民同甘苦,共患难,心连心。

  这段时间最热闹的是直播带货,而我总感觉这种热闹怪怪的——除了电视购物的升级版,更感觉电视成了大卖场。如果说传统媒体在广告断崖式下跌时带货以自救尚可理解,那么在蝇头小利面前逐渐放弃了对内容为王的敬畏和践行,细思极恐。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