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8日 星期四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青记观察丨法治评论何以提升“溶解度”

2020-07-17 08:33:15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王心禾

摘要:法治评论坚持用法治的视角观察社会,通过关注个案公平,给弱者传递法治温度,推动社会问题的解决和法治理念深入人心,这些新闻价值是建设法治社会不可缺少的力量。

  新技术和新应用促生了新的舆论生态格局,如何顺应这一潮流,提升“溶”于信息“洪流”的程度,发挥应有的功能,是法治评论必须啃下的硬骨头。

  法治评论不是“免检品”

  复旦大学教授周睿鸣称目前新闻业正在经历的变革和转型为新闻业变迁,称新闻业变迁后的形态为“液态”新闻业,即在全新的传播场景中,国家、市场、职业、公众构筑的权力关系调适溢出了尚未坚实的新闻场域,跨越了新闻业仍待固化的职业边界。①

  也就是说,新闻业在迈向专业化、职业化、现代化的进程中,制作和发布“新闻”的主体由此前相对单一、特定的主体,变为可以是“任何一个栖身于网络节点上”的主体,既有专业新闻机构,也有非专业个体,像液态水一样,没有明显的区分感,统统融合在一起流淌在数字网络空间。

  “液态”新闻业的形成,激发了个人或者个人联合体作为内容表达主体的存在感②,分割着此前由传统媒体一统天下的话语空间,逐步形成了党媒、民媒、个媒三足鼎立的态势③。随着5G技术普及和新App的推广,“液态”的趋势会更加明显,且“流速”会更快,在平等的信息市场中,没有谁可以不接受读者的检阅,这对提高新闻品质是有益的,但对扎根于传统媒体的法治评论来说,处境是不利的。

  1.法治评论本身多被动发声

  法治评论也主动去发布未曾曝光的社会问题,但更多时候在利用自身优势提供第二眼新闻视角,从法治角度再次进行深度内容的挖掘,为读者提供表象之下的法治内容。也可以说,法治评论瞄准的“靶心”并非是新“病灶”,但努力提供的核心内容是最新时效的“靶向药”。

  2.当前法治评论多以文本或“文本+图片”形式呈现

  视频尚未普遍应用于基于报纸母体发展起来的主流媒体;加之法治评论多为长篇严肃报道,专家学者的解读和记者的深度调查往往严谨有条理,需要一定篇幅来抽丝剥茧,用少则三千字、多则四到五千字来展现,其中的逻辑关联和论证关系,需要读者静下心来阅读、体会和理解。但对不少日渐醉心于碎片化信息、视频等快节奏阅读的新生代读者来说,以纯文字或文字加几张图片形式来解读一个社会问题的新闻产品,越来越难获得好的传播效果。任何新闻产品都不可能逆行于时代潮流和读者需求而生存得好,社会读者大幅减少,法治评论会面临退化为小众新闻的风险。

  3.与读者互动不是法治评论的KPI

  不注重用户体验,是传统媒体的普遍缺陷。在传统媒体时代,媒体很少付出专门精力去关注用户体验,读者反馈能呈现在媒体上的概率更是极低。两微一端开通后,读者有了自由留言平台,但因为媒体通常不把“留言数、点赞数、转发数”作为对记者编辑的硬性要求,仅是评价参考,因此难以形成良性互动。在“液态”新闻业下,这样的忽视让媒体日渐失去中心地位。

  法治评论的品质不能丢

  以上的短板如不抓紧补齐,就会失去与其使命相匹配的舆论引导力,进而在“社会共识形成上乏力”④。需要明确的是,法治评论的话语权并非不可分享,正如它的转型立场并不是要把被分解的话语权抢回,自由、高品质、有特色的法治评论空间原本就值得追求,在各有分工和特色的新闻业态下,主流媒体的法治评论应尽力调整,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因此,有必要重提法治评论追求的新闻价值。

  1.以法治的眼光观照社会,弘扬法治价值

  法治社会,认识和解决问题要从法治角度着手。法治评论通过涵摄方式将公平、正义、秩序、规则等法治理念、原则落到如何具象地影响和左右每一个真实事件和个体命运上,来向公众传播法治价值与思维,让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即“社会新闻法治化”。

  2.以专业的视角解读新闻,预警并提供帮助

  对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问题,以法律专业知识和思维进行分析,辨析是非,厘清法与非法边界,梳理权利护与损之毫厘;将抽象法理转化为大白话说给读者,即“法治新闻社会化”;同时,作为社会大船上的瞭望者,法治评论通过个案去审视具体执法的边界与尺度,警示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为公民权利点滴推进鼓与呼。法治评论应该是国家治理之重器的重要组成。

  3.以理性的思考评论时事,培养法治思维

  评论是主观的,但对事实清楚的话题,法治评论可以也应当做出客观评价。网络上经常会有情绪化表达,“带节奏”地生产舆论热点,法治评论尊重表达自由,并及时用冷静、客观、审慎的表达来引导网友情绪向理性转变,不跟风,不唯从,不迎合,不偏袒。

  4.以犀利的笔调鞭挞丑恶,传递法治温度

  媒体是公众的代言人,法治评论对社会丑恶现象以笔为刀有理有据给予揭露和谴责;对弱势群体的困境给予关注,对个体遭遇的不公给予舆论支持,传递法治温度,凝聚力量。

  提升法治评论的“溶解度”

  法治评论须臾不可缺。但有价值,并不等于就能发挥出来,法治评论不该被小众化。在“液态”新闻业下,法治评论要生命之树常青,必须提升在“信息流”中下沉、溶解的程度,才能释放出影响力。

  1.做强内容

  第一,再挖资源优势。背靠法治媒体,评论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比如相对稳、信、独的信息源,法律专业从业者较多,“两微一端”已有一定粉丝基础。这些条件有助于储备好选题,做出有分量的深度调查。

  第二,选题上不唯“流量”但须融入“洪流”。“液态”新闻业下,“信息流”自主、自发生成,法治评论的焦点瞄准哪儿虽然不以“流量”为唯一标准,但对“大流量”话题,其中有没有可讨论、可推敲的点,需要关注,不能视而不见,绕而不察。

  第三,多角度挖点。首先需站在读者位置上找点,把“我希望读者了解什么,请看”变成“读者可能想知道什么,我已准备好”“读者需要知道些什么,这样说,读者会更乐意了解”;其次,要多角度呈现观点。很多问题的法律解读并非只有一个答案,这时需要适时过滤第一视角,呈现第二、第N个视角,让读者多角度看问题,保持媒体中立、客观的立场,避免利用话语权强硬灌输同一个观点的嫌疑,也避免成为争议的焦点。多角度呈现观点,能吸引持不同立场的读者顺带关注其他观点,如此有助于无痕纾解读者此前片面的认识和观点,提供一个打破认识壁垒的平台,“形成社会标准议题,平衡传播环境”⑤,由此在“流量”里凝聚共识,引领“洪流”,释放法治正能量。

  2.提高“颜值”

  第一,在“外包装”上下功夫。拒绝恶俗低俗和庸俗,但没有一个看起来很有趣的“入口”,将越来越难以吸引品位日益提高的读者,更何况,法治评论要完成时代赋予的使命,不能高高在上,令人畏惧,要贴近民心,比如新华社微信公众号文章增加卡通、Q体、表情包等元素,幽默生动,收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第二,继续在接地气、生动有趣的文风上下功夫。解构晦涩的法言法语,断长句,用流行语、家常话把问题说清楚,提高讲故事的水平。

  第三,调整长篇严肃报道的呈现方式,放弃“大木箱又笨又重”一次性投放,改为分条块、分层次“集装箱式轻装快卸”,多角度、有设计感地完成对一个话题的观点投放,及时根据进展选择传播形式,比如3000字内图文报道+评论+视频+直播+网友答疑互动等,出组合拳,“一鱼多吃”,比较彻底地消化同一选题及衍生话题。这要求提前做好策划,把握舆情规律,盯住进展,灵活调整,出手快。

  3.挖掘新平台

  “群众在哪里,新闻舆论阵地就应该在哪里”,短视频平台近来备受关注。法治评论要通过短视频来呈现一个或多个观点,就要避免被断章取义误导读者,这需要在语言的高度精练上下功夫,抑或截取金句来传播,怎样的方式更适合法治评论,需在尝试中总结规律。激发长尾效应,投射到法治评论上,是指既要关注到成长起来的年轻网友,也要关注那些不排斥传统阅读方式的读者,后者在阅历加持下对时政话题常常可以提出深度评论。算法推荐类App所采用的推荐算法,就让“长尾”内容获得被推荐的机会,为作者“赋权”⑥。由此实现为用户“画像”、精准传播的目的。

  4.重视读者留言

  读者留言就像“售后评价”,能影响其他读者的看法。2013年复旦大学教授李良荣曾与学生于帆对用户评论进行量化研究,提出了网络舆论的“前10效应”,认为前10条评论的关注点、分歧度将影响之后至少100条评论。⑦同时,用户评论的研究成果也显示,我国网络新闻的评论区是一个有多种声音的空间,网民在观点表达上并没有受“沉默的螺旋”效应影响,反而呈现出“替代性功能”,对公共议题的形成具有独特价值。⑧密切关注用户评论,还可以给媒体把握舆情提供风向标,其中争议性的观点会帮助评论把握舆论监督的方向,提高评论附加值,给话题的横纵向拓展提供参考。

  注释:

  ①④周睿鸣:《“转型”:观念的形成、元话语重构与新闻业变迁》[J],《国际新闻界》,2019年第3期

  ②喻国明:《网络舆情治理的基本逻辑与规制构建》[J],《探索与争鸣》,2016年第10期

  ③李良荣 郭雅静:《三足鼎立下的网络媒体的态势及其治理之策》[J],《国际新闻界》,2019年第10期

  ⑤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喻国明分析,未来主流媒体的重心不在提供新热点,而在对热闹的网络话题给予跟进和报道,形成社会的标准议题,做整个传播环境的平衡者。喻国明:《“5G革命”下的传媒发展机遇与要点》[J],《新闻与写作》,2019年第12期

  ⑥周葆华:《算法推荐类APP的使用及其影响》[J],《新闻记者》,2019年第12期

  ⑦李良荣 于帆:《网络舆论中的“前10效应”:对网络舆论成因的一种解读》[J],《新闻记者》,2013年第2期

  ⑧张小强 张萍 刘志杰:《用户评论与替代性公共领域》[J],《新闻记者》,2019年第12期

  (作者单位:检察日报社)

  【文章摘自《青年记者》2020年6月下】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