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青记观察丨一个错误的“青岛故事”为什么不胫而走

2020-07-21 08:40:22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王天定

摘要:那个有关下水道的错误“青岛故事”恒久流传,能不能给我们一点点的启发?

  我到青岛工作以后,时不时会有朋友给我推送一个有关青岛的帖子,每次看到的文字图片不完全相同,但讲的事情是一样的:青岛是中国唯一一座下雨不淹水的城市,原因是当年德国人为青岛留下了一流的排水设施,具体情节还绘声绘色,一副有图有真相的样子。

  现在我们都知道,这是一个错误的故事,许多机构和专家都做过澄清。青岛并不是没有内涝,只不过相对于其他城市,内涝并不特别严重,专家分析,这可能主要还是跟青岛三面环海的地形有关;当年德国殖民者修建的排水设施的优劣,学者们似乎存在争议,但是,一个大家都认可的说法是,较之开埠之初,青岛城市规模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当年德国人的排水设施也不可能惠及今天青岛绝大多数地方。所以,从哪个角度讲,这个故事只能当做一个传说,它说的不可能是事实。

  但是,即使多方澄清,但这个故事隔三岔五就要传播一轮。喜欢相信这个故事的人们,似乎对澄清会选择性无视。

  前段时间为了备课,我专门找来多个版本的青岛形象宣传片,包括2018年上合峰会前青岛精心打造的形象片《倾倒世界》,这些宣传片拍得非常精彩,但我看后有两点感受:第一,都是10分钟以内的短片,但看完仍需要一点耐心;第二,看完了,只觉得晃过很多漂亮的镜头,但留不下啥深刻的印象。

  实事求是地说,这些形象片离“讲好中国故事”还真有一点儿距离。那么,我们不妨反向思维一下,那个有关下水道的错误“青岛故事”恒久流传,能不能给我们一点点的启发?

  细想不难明白,这个错误的故事,第一,它是一个具体的故事,第二,它是一个切中很多中国城市居民生活痛点的故事,中国有太多面貌日新月异的城市,一场暴雨就被打回原形,这个故事流传的背后,折射了无数城市居民挥之不去的无奈和焦虑。所以,换个角度就不难想象,假如现在的青岛真是一座没有内涝的城市,那地宫般的排水管网一定就是青岛最亮丽的名片,拍一部讲述青岛如何不淹水的短片或许更能“倾倒中国”。

  我们由此得出的启发是,要讲好城市故事,这个城市一定先要有真正的好故事,任何时候,“传播本体”比“传播载体”都重要。因为究其实,一个城市的形象传播,不仅仅是修辞学和舆论传播的设计和谋略,而在于城市形象的本体即城市自身。我们今天在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过程中,不能在城市建设中仅仅把高楼大厦、立交桥、大宽马路、大广场、大草坪等当作“国际化”的方向,真正的国际化大都市,一定是一个最具包容性、对人最友好的城市,都说“下水道是一个城市的良心”,那么,如果一座真正重视“良心”建设的城市,一定会成为这个城市的亮点;如果能在让外来劳工等弱势融入城市生活方面做得更好,一定成为当代更有吸引力的城市故事。

  德国人给青岛留下先进的排水设施,是个经不起推敲的故事,但是,青岛开埠时还真有一些值得我们深思的往事。笔者前年曾带领一些新闻记者参观青岛城乡规划展示中心,很多人在“台东镇、台西镇的由来”展板前驻足很长时间。展板上讲,台东、台西,都是德国人在城市建设初期为中国劳工建设的居住区。在德国人编制的第一份城市青岛规划公布后,青岛大规模建设拉开序幕,德国人开出的高工资吸引了大批外地劳工来青岛,起初,德国人并没有把安置劳工纳入规划视野,而是把他们交给企业处理,因而在城里形成大量窝棚村,给城市居住和卫生带来巨大挑战,经过一年观望后,1899年,也就是在青岛大规模建设的第二年,德国人开始把劳工居住区纳入城市统一规划,为中国劳工建筑了首个住宅区——台东镇,一年后,又建了第二个劳工住宅区。展板上还特别指出:

  “在台东镇街道布局上,德国人采用了中国传统的棋盘式街道,并在台东镇中心位置规划了城市广场。台东镇所有街道都横平竖直,但该区域的街道走向上,又与中国传统的城市不同,街道不是传统的正南正北走向,而是相对南北轴线扭转了45”,形成东南—西北向和西南——东北向,德国学者认为,因为东南——西北、西南—东北走向的街道,无论午前还是午后,都能保证太阳照到街道的每一个角落,每座建筑的房前和屋后。”

  很多媒体人都觉得这个展板上讲的是一个很好的故事,尽管德国人当时实行欧人区与华人区分隔,而且台东、台西这两个中国劳工住宅区仓促上马,设计不尽合理,没有形成很好的城市景观,德国很多专家也多有批评,我们当然不是要美化殖民者,但客观地讲,德国人当年作为殖民侵略者,在为劳工开出比较高的工资的同时,还为劳工建专门的住宅区,设法让这些劳工在这个自己建设的城市中有容身之地,也算难得。

  在当时的条件下,德国人的这一举措,客观上为青岛城市打下了包容的文化之基。按现代“可沟通城市”理念分析,德国人当年这些做法,客观上对作为弱势群体的中国劳工的权益有所保护,提高了城市的连接性。进一步说,改革开放40多年了,我们的城市是不是更应该有理由给农民工兄弟融入城市创造更多的机会?就青岛来说,百年前的开埠,离不开大批外来劳工,今天城市的繁荣,又何尝能离得开无数进城农民工兄弟的辛勤劳作?

  前段时间,东莞市图书馆读者留言簿上发现了一位湖北籍农民的留言:

  “我来东莞十七年,其中来图书馆看书有十二年。书能明理,对人百益无一害的唯书也。今年疫情让好多产业(企业)倒闭,农民工也无事可做了,选择了回乡。想起这些年的生活,最好的地方就是图书馆了。虽万般不舍,然生活所迫,余生永不忘你,东莞图书馆。愿你越办越兴旺。识惠东莞,识惠外来农民工。”

  这则留言只有短短130多字,字迹也显得歪歪扭扭,但是,留言簿这个页面被人拍成照片发在社会媒体上后,让很多人深受感动。媒体竞相报道,“上观”后来报道说:

  留言的主人公是在东莞打工17年的吴桂春。图书馆是他在这个城市,除了工厂、出租屋之外,去得最多的地方。这则刷屏的留言,改变了吴桂春的命运。在当地人社部门的帮助下,他在距离东莞图书馆不到3公里的地方找到了一份新工作,重新办回了读者证。一个温暖的故事有了美好的结局……

  这则故事,难道不正是东莞市最好的城市形象片吗?什么是好的中国故事,这不正是给我们一个良好的示范吗?

  (作者为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