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青记观察丨授人以柄,舆情难免“无情”

2020-09-01 08:36:14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高金国

摘要:“事故处理”是“本”,“舆情引导”是“末”,事故处理好了,舆论不用怎么引导,也能走向正轨。

  从源头上来讲,舆情可以分为两种:突发事件引发的舆情,以及“授人以柄”引发的舆情。令人尴尬的,多数是后者。

  所谓“授人以柄引发的舆情”,主要是指有关部门在事件处理或者宣传报道中举措失当,被人(尤其是自媒体)抓住把柄,从而成为热点。

  多数情况下,这种舆情完全是可以避免、预防的;可一旦它成了“皇帝的新装”,制作、把关环节又缺少预判,“来啥发啥、来啥播啥”,问题就出现了。

  最近,一本叫《平安经》的书成功“上位”,引爆了舆情。这本滑稽、古怪的书,里面全是用“××平安”组成的词组(连“造句”都算不上)。这种文字居然出了书,本来就滑天下之大稽;某些官方微博、微信却煞有介事地捧它的臭脚,某些机构竟然一本正经地搞起了“研讨”,纯属无脑。你主动提供用来“炒作”的素材,别人怎么会客气?很快成了焦点。

  这是“授人以柄成舆情”的典型例子。在成为热点之前,该书恐怕早就是“皇帝的新装”,弄不好也有人等着看笑话了。为什么没人说真话呢?很多时候,对舆情做出判断不难,难的是敢讲真话、据理力争。一个单位如果成了“一言堂”,提供这样的宣传素材就不会让人意外;媒体在把关过程中,如果过于信赖信息提供方的判断,缺乏自己的冷静思索,盲目刊发,舆情就可能出现。

  无论如何,这类舆情的发生,首先是相关机构的工作出了问题。工作不踏实,好高骛远,没有正确的政绩观,投机取巧搞宣传,问题就会出现;宣传上过于强调“高大全”,不允许“典型人物”有人性,表扬“带病上岗”“洞房抄党章”,问题也会出现;搞绝对化,把话说得太满、成绩说得太绝对,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或者搞形式主义,用计算机检测“党性”“人品”,问题还是会出现。

  解决的方法,是讲究辩证法,客观、实际地看问题。辩证法、理论联系实际,都是我们的法宝,丢不得。

  突发事件引发的舆情和授人以柄引发的舆情,有时很难割裂。在突发事件中,如果有关部门举措失当或者宣传报道存在缺陷,也容易“授人以柄”。

  突发事件可以分为两种,由此引发的舆情也略有不同。一种是意外事故,比如爆炸、车祸、自然灾害等,属于“人力不可控的”;一种是相对可控的,比如医疗事故、矛盾纠纷、治安事件等。需要说明的是,这个“可控”,绝不是隐瞒真相、欺骗公众,那样只会适得其反。“可控”的突发事件,越早公开,就越能掌握主动权。

  2008年,在美国哈佛医学院附属教学医院,一名患者手术后发现自己的手术部位被弄错了(左边开刀,却弄成了右边)。这是一起很严重的医疗事故,一旦被患者告上法庭,或者捅给媒体,医院必然卷入舆论漩涡之中。面对这一意外事件,医院的应对策略十分得当。主治医生首先向患者道歉(虽然没什么用),随即向医院汇报。医院认定这是一起严重事故,认为“必须向医院全员和社会大众予以通告”。于是,除了向全医院5000多名工作人员通报之外,医院还主动向当地媒体发布了消息。这一举动,即便在国外,也显得很不寻常。敢于公开,说明医院有底气、有信心、有方法杜绝此类事故再度发生;坦诚相待的态度,会得到更多患者的信任和认可。

  主动公开,就掌握了舆论的主导权,比患者把信息捅给媒体效果要好得多。患者属于受害者,如果他对医院的处理不满而向媒体倾诉,会带有浓重的“诉冤”色彩,记者受其影响,不知不觉会带上倾向性。院方主动公开、真诚道歉,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事故处理”是“本”,“舆情引导”是“末”,事故处理好了,舆论不用怎么引导,也能走向正轨;事情处理不好,舆论一波接一波、一轮接一轮,那无论如何费力引导,也是收效甚微。

  (作者为鲁中晨报编委)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0年8月下】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