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青记观察丨把注意力从信息沼泽中拉出来

2020-09-09 08:28:27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姜赟

摘要:全媒体时代,命运不会眷顾守成者,只有在融合大潮中激荡冲刷,让自己与受众更近更亲,才能更好地为舆论注入主流价值与理性力量。

  近年来,主流媒体“快”了起来、“强”了起来,告别了舆论引导的被动状态;“全”了起来、“活”了起来,重构了传统媒体的新闻形态;“新”了起来、“动”了起来,改变了国际竞争中的落后状态,媒体融合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即便如此,新闻的触达率、观点的可见度依然是不少主流媒体记者、编辑和评论员需要攻克的难题。

  在南方洪涝灾害发生之初,曾有人质疑主流媒体为什么失声;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初,网友人声鼎沸,偏激的意见表达从未停止,曾有人慨叹理性、中立、客观的声音在流量逻辑中被边缘化和淹没。实际上,事实并非如此。只要留意观察,在这场千万人受灾的自然灾害中,主流媒体并没失声,相关报道比比皆是;面对席卷全国的疫情,理性、客观、权威的观点没有消音。只是在这个全媒体时代,人们都在互联网上,却走进了不同的房间,“茧房效应”树起了信息屏障;人们走在信息的丛林中,却陷入了“信息沼泽”,“迷雾效应”模糊了人们的耳目。

  因而,有专家指出,既然新媒体的普及能够“赋权”公众,越来越多的公众成为意见性信息的生产者与传播者,那么,公众也需要提升媒介素养,不要轻易被商业导向的自媒体带偏节奏、左右眼球。但是,如今健康的舆论生态,不可能依赖受众去建构,绝大多数受众不具备新闻专业能力,主流媒体负有更大的使命与责任。面对公众升级的新闻与观点需求,主流媒体需要一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出对传统优势的陶醉,打破思想与机制的束缚,推动高质量媒体融合,从而缩短碎片化传播与勾勒事件全貌的时差,弥合极化观点与理性声音的速差。

  从这个角度而言,每家主流媒体都需要以“技术驱动”增进“价值引领”,以“内容定力”强化“内容魅力”,以“平台创新”推动“生态优化”。当这一要求落实到每一位记者、编辑与评论员身上时,我们需要看到全媒体时代依然是“内容为王”,但是其中的条件与内涵都有了新的变化。“内容为王”已经褪去过去样貌,升级为依托全媒体时代传播特点的“内容为王”。如果我们还用低维的生产方式,就难以适应高维的媒体融合发展时代,新闻触达率不高、观点可见度不显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因而, 媒体人在社交化、可视化、智能化的广阔空间中,或练就“十八般武艺”,或组成具备各项专业技能的团队,是当务之急。

  全媒体时代,命运不会眷顾守成者,只有在融合大潮中激荡前行,让自己与受众更近更亲,才能更好地为舆论注入主流价值与理性力量。惟其如此,主流媒体才能消弭“茧房忧惧”,破解“偏激共振”,把公众注意力从信息沼泽中拉出来,维护健康的舆论生态。

  (作者为人民日报评论部新媒体评论室主编)

  【文章摘自《青年记者》2020年8月下】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