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青记观察丨评论员最好别太像“评论员”

2020-09-16 08:43:49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曹 林

摘要:主播语态使评论徒具表演外壳,而缺乏评论应有的“思考质感”。

  最近给一个短视频评论大赛做评委。跟文字评论不一样,出镜的视频评论是对一个人表达素质的全面考验,不仅考验观点、角度和逻辑,更考验口头表达能力、镜头表现力、气场、语态、肢体与观点的协调动员,口头表达能不能跟上思考的速度。一个整体的感觉是,选手多是在背稿或念稿,为了表现自己在镜头前很流利,不打磕巴,模仿新闻主播范儿,语速飞快,不留空隙。评论员竭力模仿新闻主播的语态,是一个很大的误区。这种主播语态使评论徒具表演外壳,而缺乏评论应有的“思考质感”。

  前段时间看了央视前主播李小萌的一段很深刻的分享。小萌现在做一档话题评论类节目,她谈到了节目录制现场与导演的这样一段对话:“那天,我对着镜头说了一段话,导演凑过来说,小萌姐,你试试慢点说,不完整地说,断断续续地说,行吗?我说,为啥?他说,要不你说的话,特像是我教你的。”

  小萌反思说:“因为说话过于流畅和工整,我常常把自己的话说得跟背诵一样,让人以为我并没有什么自己的主张。”

  这是非常棒的反身性专业思考。评论员竭力模仿新闻主播,就是典型的“把自己的话说得跟背诵一样”,努力地砍掉那些思考留下的痕迹:慢、断裂、停顿、犹豫、不确定、对话感、不工整、“是吧”“嗯啊”之类的思考助词。可是,“不假思索”的另一面就是“不过脑子”。

  “端庄”这个词被消解为“端装”,意即:端着还装,把自己架起来,刻意剪去常人的思考语感,塑造出那种“不假思索”和“不由分说”的流畅工整气势。评论是一种需要投入真诚的文体和表达方式,什么是真诚?真诚有两个重要内涵:一是说经过自身思考的话,这是内容的真;二是要让人觉得你有让听众跟你对话的心理准备,这是态度的诚。

  很多视频评论员镜头前工整流利“像背出来”的评论,也是他自己的思考,是他自己的观点,但为了模仿主播范儿,就逐字逐句背下来了,这会带来很多问题。评论员白岩松就反对这种背诵法,他说:“如果你要说的一大段话,你都按逐字背下来的话,那么请记住,你脸上的表情就是你下一句话的表情。因为您说这句话的时候,脑子里就在想,下一句话是什么?下一句话是什么?一旦您脑子里想不起来下一句话是什么的时候,您的大脑就会出现空白,从而很紧张。”也就是说,逐字背诵的评论,一是带来表情的不自然,总是错位;二是带来紧张。

  写《个人知识》的哲学家波兰尼在分析思考的焦点意识和附属意识时谈到了怯场,一个人为什么会怯场?他的分析很深刻:由于焦点注意力被引向动作的附属因素而产生笨拙状态通常被称为自我意识(不知道手往哪里放)。怯场产生的原因似乎在于一个人急于把注意力集中在他要找到或想起的下一个词或下一个音符、手势动作上。怯场破坏了一个人的现场感,而现场感本身是可以顺利地引出一个人的词语、音符或手势动作的恰当顺序。如果我们能成功地让自己的心灵保持运行,使它清晰地把握着我们首要关注的整个活动,那么怯场就可被消除,动作可以变得流畅。也就是说,初学评论时,那种模仿主播范儿的“流畅工整”,反而破坏了思考的流畅与衔接,带来怯场和表情的错位,以及让受众反感的“装”。

  评论需要保持思考的本性。另一位央视评论员在他的书中也谈到过评论的自然:“回归说话的简单,不用过分要求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把话说得精彩而束缚了自己,给自己松绑,给话语松绑。”我觉得,这也是给听众松绑。保持思考痕迹的停顿、踌躇、空白,让评论有思考的质感,也让听众有琢磨的时间。这是一种三重减负:给评论减负,给评论员减负,也给听众减负。值得琢磨的好评论,容得下冷场、安静、慢节奏、磕巴。

  另外,评论的节奏跟新闻主播的节奏是不一样的,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表达节奏。我觉得,口头表达速度与思考速度的协调,是一个人表达的最舒服状态。新闻主播的节奏受到时间约束,在有限制的时间里尽可能说更多的字、播更多的新闻,而评论应该调和这种节奏,让人有思考的空间。评论员应该用自己习惯和舒服的节奏去说话,而不是被别人的语速带节奏,失去了自己惯常的节奏。保持自己的定力,把观点梳理清楚了,自然能按自己舒服的节奏表达出来。

  (作者为中国青年报编委)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0年9月上】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