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7日 星期三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青记观察丨狙击“大胃王吃播”:迟到的批判和模糊的焦点

2020-09-18 08:35:13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张灿灿

摘要:在杜绝餐饮浪费的宣传报道议题中,媒体更应注意唤起大众对粮食最大限度的爱惜与尊重。

  厉行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永不过时。8月,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人民发出重要指示,指出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随之,围绕批评“舌尖上的浪费”、倡导“舌尖上的节约”,各路媒体开展了一系列的宣传报道。央视新闻第一炮对准了“大胃王吃播”,直批这种直播形式存在假吃、催吐现象,浪费粮食严重,还有主播意外死亡的风险。节目播出后,针对大胃王、吃播等相关内容的批评铺天盖地,各路媒体集体发声,对准吃播节目集中开火,一些直播平台也应声整改,下架节目、主播停更,一时间曾经备受吃货喜爱的吃播节目遭受前所未有的冷遇。

  国家发出倡导,媒体跟进宣传报道,本是规定动作。但这波对“大胃王吃播”的批判真的打蛇打到七寸了吗?值得思考。“大胃王吃播”风靡了不短的时间,最近才成为首当其冲的批判对象。此前的监督报道为何不奏效?或许是个别媒体零星的批判形不成阵势,直播平台仗着流量旺盛置之不理;或许一些媒体忽略了这种直播形式中违背公序良俗的内容,甚至也加入直播宣传中,成为引流的一分子。吃播流行几年来,关于主播催吐、假吃、死亡的新闻并不少见,甚至还出现过主播刚出ICU就立刻开始直播、边哭边吃边直播的极端现象,但始终没有形成如今日一般集体批判的舆论力量,说失声并不为过。然而在大量网络新现象涌现的当下,如“大胃王吃播”一样处在监管灰色地带的事物有不少,我们的舆论监督力量却在萎缩。即使算不上“恶”流量的助手,却也没做成监督的好手。

  退一步讲,“大胃王吃播”就是浪费粮食的最大表现吗?声讨的声音不小,但焦点都在第一印象的“绝对浪费”上,以致“大胃王”一夜之间消失于网络,甚至连吃播形式本身都受到冲击。矛头对准、集体开火的来势汹汹,以致让不少人产生“大胃王吃播不应存在”的感觉。事实上,截至目前,还未看到有新闻报道调查出全国直播平台上的“大胃王”主播人数、食物浪费情况、产生多大负面效应以及有效的解决方案。大多数新闻报道和评论只是不断重复“大胃王就是浪费”的第一落点,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关停节目也成了最快最有效的治理手段,以致现在这一行业面临灭顶之灾。而实质上,反对粮食浪费并不等于消灭大胃王,倡导节约粮食也不等于放弃吃播。

  目前新闻内容分配上的不均衡,让这场对于吃播的舆论“讨伐”没有足够的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大胃王吃播”是新闻市场里随处可捡的大路货线索,鉴于其可能造成的恶劣影响,当然需要猛烈抨击,然而如果仅仅浮于表面批判,都捡容易、省力的话题讨论,倡导节约的新闻报道仍然处于低质产能过剩状态,而实际上,也许并没有多少人因为看了“大胃王吃播”就浪费粮食,它误导消费的能力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强。

  对“大胃王吃播”的舆论批判已经到位了,甚至满溢了,可以转向更广泛、更深入的话题了。食品加工过程中的粮食浪费问题关注了吗?食品买卖过程中的浪费问题解决了吗?公务接待的节约规定落实到位了吗?简单思考一下,这类新闻选题就会源源不断,每个都亟待深入挖掘。无论什么选题,通过抨击乱象想实现的目标都是规范行业,而非一棒子打死一个行业。在杜绝餐饮浪费的宣传报道议题中,媒体更应注意唤起大众对粮食最大限度的爱惜与尊重。

  事实上,如同“大胃王吃播”一样让人不适的直播内容还有不少,多数都在偶尔的批判声中我行我素,并不忌惮舆论压力。假如没有国家层面的倡导,它们或许一直自在存活。这就是新闻界的现实,我们的舆论监督已然乏力至此。

  (作者为检察日报记者)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0年9月上】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