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青记观察丨“小”题目如何做出“大”文章

2020-09-21 08:53:52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朱冬松

摘要:“建设性新闻”最近一段时间受到了新闻传播学界的关注,在媒体实践中如何秉承“建设性”理念?调查类新闻在设置议题时又该如何考虑“建设性”?

  2020年8月7日,《北京青年报》以两个整版的篇幅推出《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三个月追踪报告(上下篇)》,包括《京城垃圾分类 还有三个“差一点儿”》《垃圾分类这些问题期待“最佳选项”》《净菜上市有“钱景”亦有隐忧》等篇目。文章见报后,习近平总书记对该组报道做出重要批示,彰显了党中央对于北京垃圾分类工作和首都生态文明建设的殷切关怀与高度重视。这组“报告”是7月22日见报的《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实施三个月调查报告》的姊妹篇,那组报道见报后也引起北京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关注,并当即作出了相应工作部署。

  建设性调查新闻的四个客体特征

  “建设性新闻”是近年来新闻学界的一个研究热点。目前,大部分中外学者将建设性新闻定义为将积极心理学方法应用到新闻生产过程,以创造有吸引力的报道,同时忠于新闻的“核心功能”。学者唐绪军认为,建设性新闻指的是媒体着眼于解决社会问题而进行的新闻报道,是传统媒体在公共传播时代重塑自身社会角色的一种新闻实践或新闻理念。它强调两个重点:积极和参与。所谓“积极”,即以正面报道为主,给人“向上向善”的信念和力量,即便是揭露问题的报道,也应该提供解决方案,而不是一报了之;所谓“参与”,指的是媒体和记者不再置身事外,而是作为社会成员之一,介入到社会问题的解决过程之中去,发动民众一起共筑美好生活。①

  上述研究很大程度上基于记者主观的“态度”(积极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参与介入),如果把“建设性”加在调查(监督)性新闻的前面,从议题设置、采访过程、写作成稿全过程去考量“建设性视角”,就会发现更多、更复合、更鲜明的新闻学特征。

  从新闻专业主义的视角看,调查性报道的要素特征有三:一是基于记者本身的调查工作(be the work of the reporter);二是调查情节对于读者的重要性(reasonable importance to the reader or viewer);三是调查情节的隐蔽性或者神秘感(to hide these matters from public)。②而把“建设性”与其作为一个整体考量,此类调查性报道又多了一个特性,那就是立足解决特定问题(solution to the specific)。可以说如果符合上述四点,就可以从客体角度(而并非记者主观角度)将之定性为“建设性调查(监督)类新闻”。

  设置调查议题时要从三方面考量“建设性”

  “垃圾分类”和“物业管理”,被称为北京基层治理的“两件关键小事”。办好这两件“小事”是当下京城基层治理的“抓手”,是一条最终提升老百姓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以及社区宜居性的基层自治路径。这是作为超大城市的北京,多年来探索出来的从“摊大饼”到“基层赋权、重心下沉”的城市治理的宝贵经验之一。如何在类似“关键小事”的“小”字上成功做出“大”文章,既回应百姓关切,又促进政府工作?《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三个月追踪报告(上下篇)》的采编过程就是具有建设性的调查类新闻的完整案例,这个案例再一次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观点:“开展新闻舆论监督,应该始终坚持重在建设……以改进工作、解决问题为目的,发挥新闻舆论监督在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积极作用。”③

  从采编实践看,笔者认为,建设性的舆论监督,可以理解为“有效性”的效果和“适宜性”的刊发时间点的完美结合。二者互为因果,缺一不可。即如这组“两个关键小事”的报道,之所以在7月底到8月上旬推出,在议题设置中就体现了“适宜性”的思考:

  首先,要考虑顶层设计的完成度。北京市的顶层设计的效果如何?市人大常委会去年就已经对于北京市失管小区的物业管理、垃圾分类做了地方立法,并从今年5月1日开始实施,实施三个月后效果如何?急需记者“沉”到“最基层”——垃圾桶旁、菜店里……去总结归纳实施的效果。

  其次,要考虑老百姓的关切度。市民的关切点是否得以解决?需要媒体进行盘点。北京市已经有3440个小区(村)设置了四类垃圾桶或垃圾投放点,市民参与热情较高,但是实践中有无公共服务的短板?这急需有责任的媒体进行系统归纳,供有关部门改进工作。

  再次,要考量新闻大背景的契合度。北京的垃圾分类工作在全国生态建设中占据什么位置?从国家大背景看,文章见报一周后正是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提出15周年之际,在“两山理论”的指引下进行经济、社会绿色变革,全社会已经达成深度共识并彰显成效。

  综上所述,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垃圾分类这个选题进行独立设置,可谓正当其时。因为不论是宏观的背景、顶层的设计,还是市民的关切,都为这个选题奠定了“建设性”采写的基础。因此,实现舆论监督的建设性一定要在议题设置时就新闻背景的契合度、百姓的关切度、顶层设计的完成度三个维度进行筹划,三者缺一不可,否则就会在“解决特定问题”的效果方面大打折扣。

  调查性报道在采写过程中注重建设性,要处理好“两个真实”的关系

  监督性或者调查性报道要真正体现“建设性视角”,需要在采写中慎重处理好“局部真实”和“宏观真实”的关系。如果只有所谓“局部真实”,没有“宏观真实”,那就成了似是而非的假新闻,这样的监督或者调查性报道当然谈不上建设性;如果只有“宏观真实”,而缺少局部案例,也会使新闻报道走向“大而空”。

  调查性采访在技术上有三个遵循的要素:起点是什么(starting point),调查在何处进行(where you see the investigation going),素材单子是什么(a hit-list of souce)。④这三个要素中,前两个就是在解决“局部真实”的问题,后一个就是在解决“宏观真实”的问题。

  以北京青年报《京城垃圾分类还有三个“差一点儿”》这组调查为例,我们调查的起点就是“垃圾桶站分类公共服务的短板”。我们调查的基础地点就是基层社区。我们手里的“素材单子”就是摸排的46个小区(胡同),200个垃圾桶,依次检索,不漏一个。

  从采到的海量事实中,我们归纳汇总了三类影响垃圾分类的、带有一定普遍性的公共服务“短板”:一是不装脚踏板、桶盖难打开等便利性问题;二是未设防雨棚、桶的种类不全等规范性问题;三是对翻捡垃圾者监督不力等管理性问题。我们同时还发现:由于垃圾分类这项工作实践性极强,在实施一段时间之后,在《条例》的原则性框架之下,也产生了一些实际的争议:比如地下车库应不应该设置垃圾桶站?周末垃圾量增加,清运是否增加频次?通过将扎实的采访素材进行归类分析,提出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都是具有建设性的。

  上文提到的“素材单子”,本质上就是一个“取样”的社会学范畴。取样越广泛,调查报道的结果就越有建设性,“局部真实”和“宏观真实”的结合就越紧密,反之亦然。2012年7月13日,《北京青年报》以整版的篇幅刊发了调查报道《天津蓟县大火百人名单调查:超80人经查实未伤亡》,这篇报道就是针对网上传言进行的一次建设性新闻调查。

  2012年6月30日下午,天津蓟县莱德商厦突然起火,官方当天即初步确认有10人死亡,16人受轻伤。然而,一场由网民在网络上发动的死亡人数统计行动也随即展开。网上不仅出现了“378人”这个超过官方确认伤亡人数近30倍的数字,而且一份“百人死亡名单”的出现也牵引出更多的传言。

  真相到底如何?主流媒体担负着追本溯源、拨乱反正、探明真相的调查责任。北京青年报派出记者历时5天,走访了20余个村庄,行程300余公里,依照网传名单线索一一核实,最终得出真实的结论。这样的调查报道用事实迅速平息了社会负面情绪,促进了问题的正向解决。

  “小”题目做成“大”报道的三点重要启示

  1.媒体不要把自己放在“裁判官”的位置上,不搞“舆论审判”。“舆论审判”很容易带动社会情绪失控,与建设性报道的期待大相径庭。如《京城垃圾分类还有三个“差一点儿”》这组报道,记者们在摆出大量事实的基础上,明确指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怎么解决好这些“差一点儿”?怎么补齐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的服务短板?在某种意义上,这正是抓好垃圾分类这件“关键小事”的关键所在。同时,在摆出争议的问题之后,记者也理性地指出,“这些争议也许暂无标准答案,但是随着垃圾分类的深入和观念的普及,期望社区责任人做好‘因地制宜’的大文章,能够寻求出‘最佳选项’”,这样诚恳的设问,给人强烈的“建设性思维”的启迪,故而也得到了相关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切实回应。

  2.监督报道必须联系政策边写边议,不能让事实走偏。因为不与政策相联系的事实很容易成为记者的主观判断,无法抵达建设性监督的效果。例如记者在采访北京房山某小区“撤桶并站”,将垃圾桶摆放距离单元楼门口过远,给居民分类投放带来不便时,不是简单凭着“感觉”说,而是详尽对比了政府颁布的“每150户到200户居民宜设置一处固定垃圾桶,服务半径不宜超过70米”政策安排细则,指出上述小区的垃圾桶摆放不够合理。这样的“监督”事实有真凭实据,避免说“气话”和过火的话,保证了报道的客观准确。

  3.监督报道要善于提出概念,形成“标识”。《京城垃圾分类还有三个“差一点儿”》见报并得到习近平总书记批示后,北京市有关部门已经将“三个差一点儿”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逐一破解”。取得这样良好的监督效果和写作过程中精准提出“差一点儿”的概念是分不开的。“差一点儿”,昭示了全市工作大局的稳定和以问题为导向抓垃圾分类的意识。“差一点儿”,并非“欠缺”,并非“差很多”,而是可以立行立改、补齐短板,破解问题,再交答卷。一个高度凝练的概念化提法有助于将监督报道的建设性成果落到实处。

  注释:

  ①唐绪军:《建设性新闻与新闻的建设性》[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9年第S1期

  ②④Richard Keepble:《The Newspapers Handbook》,Routledge,Third edition 2001,P192;P189

  ③《习近平新闻思想讲义》,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88页

  (作者为北京青年报社编委、都市新闻版组主编)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0年9月上】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