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记观察丨中国新闻奖融媒体获奖作品怎么找不到了
2021-05-24 08:41:55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詹新惠
摘要:无论是评奖管理单位还是新闻作品创作、报送单位,都应该关注作品长期的社会效益。
写下这个题目,源于近期查询近三年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项遇到的小状况。
5月初,因为教学的需要,笔者在网上搜索中国新闻奖获奖融媒体作品,最终找到中国记协网的中国新闻奖频道。自2018年开展评选以来,近三年的融媒体奖项特等奖和一、二、三等奖都能找到获奖单位的申报说明及作品的网址链接或二维码,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融媒体作品还有专门的案例库供查询。但是,打开各个作品网址或扫描二维码时,遇到的各种情况让人有了一丝遗憾和失望。
有的作品二维码扫描无效,移动端无法看,但在PC端网页版还可以正常播放;有的作品PC端可以打开,但页面已经变形,部分内容丢失;有的精品栏目评完奖后再也没有更新,失去了精品栏目的价值和意义;“新媒体创意互动”奖项下的有些作品无法看到曾经的创意交互了;有的作品视频页面框还在,视频却无法播放;还有的H5作品,是用开源软件做的,开源软件出现了问题或需要付费导致作品页面无法访问浏览。在最近评选的2020年第30届中国新闻奖融媒作品三等奖中,就有创意互动作品无法开启。
记得2018年中国记协发布公告,宣布中国新闻奖自2018年起增设媒体融合奖项时,笔者还写过一篇文章《透视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项的设立》,文中提到“设立某类奖项,是希望通过嘉奖符合评选标准和话语体系的作品,来倡导主流价值观,在社会上营造出相应氛围,达到舆论风向引导的作用”。媒体融合奖项的设立是“顺应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趋势”,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决策部署,发挥新媒体传播优势,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设立的类别和数量都超乎寻常,6大类共计50个奖项的总数不仅是对新媒体从业者的鼓励和肯定,对媒体融合创新的重视,更是要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让媒体融合常态化、体系化,创作出更多、更好、更有创意的融媒体产品。”
近些年,为了做好中国新闻奖的评选,组织者实施了多项改革举措。提前发布公告评选办法,将新闻院校纳入推荐队伍,允许个人自荐,成立多个评选组别郑重、慎重对待每一个参评作品,作品选出后全网公示。评选之后或由专家写评奖启示,或由创作者介绍采编写摄历程和心得体会,或召开主题研讨、圆桌会议,专家和获奖作者交流探讨。各方对中国新闻奖的评选、参评不可谓不重视,每一件作品也都是大浪淘沙始见真金的。
评选审慎、把关严苛等都无可厚非,大者论评选是政治风向标、是舆论导向,中者论是新闻界整体水平和成色的亮相,小者论是对新闻单位、参选作品、创作者的认同和鼓励。但是,评选之后呢?作品不更应该是我们“从历史长河回望的新闻浪花”吗?不更应该留存、善存、长存吗?不更应该时而习之吗?
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人民日报原总编辑梁衡在《总编手记:版面背后的故事》一书中说,“好稿则是历史的坐标。有‘坐标效应’的稿子就有生命力,稿件的生命力,其实就是时间在历史长河中的分量”。中国新闻奖评选出的作品更应该是明天的历史,是历史长河的坐标,作品找不到了,或者不完整了,是不是我们在某种程度上丢弃了历史和坐标呢?
学从史记出,术从佳作来。评选出的作品毫无疑问具有样本、范本价值,值得新闻单位学习,值得新闻课堂讲授,值得新闻学子模仿。但如果为了找一篇融媒作品耗费相当多的时间最后还找不到,或看不到完整的内容,或辗转多个路径才能打开,不知那些求学者又有几分耐心和心情?
诚然,从技术角度看,网络与新媒体端留存作品不似过去那般容易,有些在第三方平台上创作的作品估计创作者自己都不知已经丢失了,但这些都不该成为理由。无论是评奖管理单位还是新闻作品创作、报送单位,都应该关注作品长期的社会效益。
(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1年第10期】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