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青记观察丨信息过载时代媒体的底线意识与社会责任

2021-07-01 08:21:48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夏杨

摘要:在如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几乎人人都有媒体账号,人人都是信息发布者。

  乱花迷眼、多元归零:信息过载时代的公众迷失

  “信息过载”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个体所需处理的信息量超过个人处理能力所引发的不适状态。“过载”不只是因为信息太多,还包括信息质量不佳、同质化严重等。信息过载让人的认知产生迷失感,生活和工作中选择与决策困难,导致身心疲惫,安全感和幸福度下降。

  1.数量的暴涨与质量的下滑。上世纪90年代以前,读者关注到的新闻信息主要来自传统媒体。那时候信息是卖方市场,容量有限但质量较高。即便是在上世纪末到世纪之交的厚报时代,信息经过媒体专业机制的筛选与把关,质量仍有保证。但随着新媒体的爆发式增长,话语权为社会公众获得,发言门槛消失。用户成了传播者,这虽是好事,但也导致了网络信息来源的泛化,表现在内容质量良莠不齐、泥沙俱下。

  2.信息多元相互矛盾,用户莫衷一是。这种情况下,我们生活中面临的海量信息,因来源多元,同一问题会有多种说法,很多还相互矛盾,公众陷入认知迷失状态,不知道哪种说法才对。另外,随着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媒体新样式不断涌现;加上媒体间竞争加剧,媒体为获取优势竞相“创新”,给用户带来新鲜刺激的同时,也增加了用户对新技术、新用法的学习负荷,无形中增加了公众的疲惫感和焦虑感。

  3.搜索引擎的引导与误导。面对海量信息,为迅速找到自己所需的内容,人们往往会依赖于搜索引擎。搜索引擎是有媒体属性的商业平台,然而由于利益驱动导致“隐性广告”泛滥,比如在某搜索引擎输入疾病或药物信息查询,排在前面的竟然多是民营医院的网站链接,并且会跳出对话窗口主动询问你要咨询什么问题。不了解情况的老人或孩子,容易被其信息“牵”着走。类似非客观立场的商业信息,无形中会误导公众。轰动一时的魏则西案就是个典型例子。尽管事后搜索引擎和相关网络平台受到严厉整治,但市场的诱惑还在,类似的偏差难免还会发生。

  4.公众倦怠情绪反噬媒介发展。公众对海量信息的倦怠情绪,反过来对新兴媒体发展也会起到遏制作用,导致其用户群体迅猛扩张的势头减缓,并出现缩减趋势。这种情势,全世界国家都在经历。据美国科技媒体TheVerge报道,美国年轻用户正在大批弃用Facebook,自2017年以来减少了1500万。

  国内社交媒体微信的处境也类似,截至2020年,历经8年发展,各种公众号和小程序填满了人们的生活时间,大量无用信息充斥朋友圈,引起人们的信息倦怠,不看朋友圈的用户呈上升趋势。

  走过风口的各种社交账号也面临尴尬。一般用户关注的公众号、服务号少则十几个多则上百个,但日常生活中点开阅读的只是个位数,甚至有不少用户选择成批取消关注。此外,QQ空间和新浪微博等,前几年就经历过严重的用户流失问题。

  门槛消失、行为偏颇:互联网浪潮中“把关人”缺位

  为什么信息过载会出现这些“毒副作用”?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列举以下几个方面,并略加分析,以期探寻应对的方案。

  1.“把关人”制度受冲击。信息是中性的,随着传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作用。为过滤信息,社会诞生了“新闻把关人”制度。新闻工作者采集、筛选、加工、发布信息,引导社会良性发展。即便在我国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的厚报时代,报纸版面动辄几十版上百版,信息量很大,但由于把关机制健全,信息仍是易控的。不过随着互联网的大发展和自媒体、社交媒体的爆发式增长,把关人制度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新生的各类自媒体、社交媒体,发什么都是用户自定,“把关人”缺位,这就导致互联网上不实、不良信息等数量大增。

  2.“眼球经济”乱象。新媒体尤其是自媒体在发展中面临很大的竞争,为吸引眼球、博出位、蹭热度,竞争手段往往很出格,“标题党”等现象屡禁不止。一些小型商业网站和自媒体热衷于玩“文字噱头”,肆意围猎读者,骗取流量。看到一条耸人听闻的标题,读者出于好奇心点开,读下来却发现似是而非,并无实际内容,或是东拼西凑的大路货,或是充满臆想和推断的不实信息。这种“口水文”大量充斥商业网站、社交媒体,可能赚到一时的流量,但长此以往,对自己、平台、公众都是伤害。

  3.逐利者行为失范。如果媒体行为存在偏颇,其影响力越大,造成的社会危害也就越大。有些商业网站受利益诱惑,会投机取巧、钻机制空子、打擦边球。随着魏则西案公开而一同浮出水面的搜索引擎“竞价排名机制”令公众哗然,其社会误导作用和负面影响不容小觑。搜索引擎作为企业,追求盈利原本无可厚非,但盈利模式必须合法合规,并且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还有咪蒙等自媒体公众号,为追求影响和实利而炮制不实信息,贩卖“毒鸡汤”,罔顾社会责任,其行为偏差得不是一星半点,这种媒体号也注定行之不远。

  4.“零门槛”的代价。这些不实或有害信息得以在社会上传播,除了有利益追求和商业诱惑因素外,还有一个根本的原因是从业者素养缺失。尤其是一些自媒体小号,用户进来是“零门槛”的,只需要简单注册就可以开通账号,就有了肆意发言的“麦克风”,他们中绝大部分并无媒体从业经验,对媒体行业的职业操守和行为规范一无所知。这种情况下,他们传播不实信息或有害信息的行为,如若不是出于故意,就是出于无知。这种情况的危害性也不容忽视。

  坚守底线、强化自律:持续提升社会责任意识

  基于这种现状,该怎样做才能营造良性的媒介生态?笔者认为,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力。其中有一些,社会已经在做,但力度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社会合力还没完全发挥出来。

  1.钳住“排污管道”,触痛“踩线”行为。为了维护公众长远的利益,监管部门对那些恶意传谣、三观不正、价值扭曲的账号,要果断关停,钳住有害信息的“排污管道”。并设置高压线,触痛有意或无意“踩线”的用户,引导他们走“正道”。

  同时敞开最便捷的公众监督渠道,比如通过微博、微信等,公众能一键@到监管部门。通过利用公众力量,撒开对“排污”行为监管的天罗地网。举报一经查实,就给违规者重罚,并给监督者奖赏。激励措施能调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进来,如此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2.构建引导机制,倡导用户自律。媒体从业者的素养,直接关系所传播信息的质量。移动互联网时代,所谓“从业者”概念扩大到几乎每个网民。这种情况下,平台的引导非常重要。引导好了,很多基本问题就化解在了萌芽状态。这一环节虽然简单,却非常重要和必要。

  因此每个平台都应树立责任意识,建立用户引导机制,对每一个新进来的用户,都尽到告知、提醒的责任,让用户在开始发言前就充分了解规则和奖惩机制,从而约束自己,承担起基本的社会责任。

  3.提升“信息素养”,增强辨识能力。若用户自身能够分辨信息真假,也能避免负面或不实信息带来的影响,信息过载带来的不良影响也会大大减小。因此通过教育引导,不断提高民众的信息辨识能力,也是避免不实信息危害的重要办法。目前警方、主流媒体等已有了引导公众识别信息真假、提升防骗能力的渠道,不过对浩如烟海的信息和数以亿计的用户群来说,帮助渠道还远远不够,引导方式方法也有待优化。这是一个大工程,绝非一日之功。

  4.优化评价机制,让“厚道”作品“出位”。媒体发展中不能为了竞争而一味求“创新”,应多从用户角度考虑,提供负责任的、有质量的信息,同时避免同质化和简单重复,更要避免用低劣的营销信息困扰用户。媒体产品要去除华而不实的功能,与用户沟通、互动要讲方式、方法,控制频率,不做道德绑架,给用户选择的自由和空间。同时要重建评价标准,优化算法和推荐机制,给扎实厚道的作品更多流量。

  5.扶持主流媒体重树影响,发挥引领作用。信息过载时代“杂音”和“噪音”容易冲淡“正能量”和“好声音”,从而对社会发展形成不利影响。这种情况下,主流媒体要发挥作用、主动作为。近年来传统媒体在互联网冲击下经历了转型阵痛,但在艰难的融合发展中仍坚守舆论阵地,对社会舆情起着稳定器作用。政府和社会应主动帮它们渡过难关,并助其重树权威性和影响力,让它们在新时期再起灯塔和航标作用,引领社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严珍妮.社交媒体时代的群体性孤独——基于微信用户的研究[J].青年记者,2018(11).

  [2]王娜,任婷.移动社交网站中的信息过载与个性化推荐机制研究[J].情报杂志,2015(8).

  [3]李旭,刘鲁川.信息过载背景下社会化阅读APP用户的忽略与退出行为——心理默契的违背视角[J].图书馆,2018(2).

  [4]徐孝娟,赵翔宇等.社交网站中用户流失要素的理论探讨及实证分析[J].信息系统学报,2014(1).

  [5]张淑玮.社交网络用户不持续使用行为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

  (作者为羊城晚报湾区新闻部编辑室主任、主任记者)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1年第11期】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