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青记观察丨人工智能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应用与反思

2021-08-10 08:35:32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吴蔚芸 侯凤芝

摘要:人工智能技术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具有帮助新闻线索获取全面化、内容生产智能化、信息分发精准化等优势,同时也存在无法深入调查事件、侵犯隐私、形成“信息茧房”等问题。

  近几年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在新闻业的应用早已突破简单的自动化生成阶段,给突发事件的报道带来新“效能”与“思考”。

  人工智能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优势

  1.新闻线索获取全面化

  身处5G时代,网络数据无处不在,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大数据技术可以快速抓取全网用户的讨论“热点”。美联社配置的智能平台山姆(SAM)是通过各大社交平台的数据实现聊天文本的自然语言处理(NLP)来检测有新闻价值的事件,这比通过人力去获取新闻线索更快速便捷。在新冠肺炎疫情中,我国的主流媒体、互联网技术企业都借助大数据平台,及时捕捉网络话题,实时进行专题汇总,主要是通过智能标签技术进行数据筛选,将所采集的数据自动按照人物、内容、地域、敏感度等分类,再根据重复率高的关键词、情绪化热词等进行线索挖掘。

  传感器和无人机也是突发事件中获取新闻线索的重要路径。传感器将采集新闻线索的边界无限放大,将整个社会、网络等更加宏观的场景都纳入监测范围。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搭载传感器的无人机可以深入事件发生区域,尤其是在火灾、爆炸、地震、疫区等危险区域,全面采集新闻线索,延伸报道范围,第一时间向受众传达真实的现场。

  2.内容生产智能化

  写作机器人或机器人新闻是指运用算法对输入或收集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 从而自动生成新闻稿件的计算机程序, 已经广泛应用于财经、体育等程序化新闻以及地震等突发性新闻中,例如新华社“快笔小新”、第一财经的“DT稿王”、中国地震台网写稿机器人、《洛杉矶时报》的Quakebot (地震机器人) 等。写作机器人快速生产内容的能力与突发事件的特性相符合,能够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保证最强的时效性。随着机器人的智能化发展,对于突发事件的信息生产模式也越来越多元化,不仅有图文形式,还有视频、动图以及数据可视化等。不仅仅在时效性方面得到保证,在新闻质量和新闻内容方面也更加充实和多元化。

  3.信息分发精准化

  突发事件中的信息量是惊人的,并且受众对于信息的需求量也呈现急速增长的趋势。在疫情期间百度App打造“搜+推”服务,覆盖用户主动、被动信息获取场景,也就是基于用户的搜索,为用户整合有关信息并进行推送。百度很好地抓住了用户主动搜索留下的“用户画像”,然后利用算法进行二次信息流推送,实现信息更好的传播效果。当智能算法融入突发事件报道中,根据用户空间环境、社交氛围、实时状态等多方面来协同创造一个移动场景算法,可以更好地打通信息与用户之间的“阻隔”,实现信息的有效到达。

  4.舆情引导理性化

  突发事件中,公众的情绪往往更加敏感,相关话题也呈现出爆发式增长。面对社会各个阶层的不同“声音”,大数据可以高效、便捷地监测舆情动态,通过对公众观看、发布的内容进行舆情预判,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同时,媒体在大数据技术的协同下,对于突发事件中的虚假信息,可以追溯信息的源头,判断数据的可信度、情感值、热度、转发量等,从而帮助编辑初步判断信息的真假。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今日头条、腾讯新闻、微博等平台都推出了辟谣功能。

  人工智能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不足

  1.报道深度不足

  在突发事件报道中,既要保证报道的速度,也要坚持报道的深度。无论哪一种突发事件,都需要对于事件的各个方面进行报道,包括事件起因、发展过程、影响范围、结果等。人工智能技术更多的是基于数据的抓取,再通过数据模型来分析而得出报道,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报道的时效性与客观性。但是,人工智能技术参与突发事件的报道,只停留在信息呈现层面,无法深入调查事件背后的因素,尤其是涉及的更为复杂的社会因素。

  2.数据伦理问题凸显

  人工智能新闻中,数据是核心,那么就涉及数据的伦理问题。尤其是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会因为传播环境的失序而忽略此类问题,甚至是在报道中存在此类问题。人工智能拥有强大的数据采集、分析、传输等功能,对于普通大众的隐私存在着威胁。数据伦理涉及数据权利、数据质量、数据审计以及个人数据隐私等方面,如何确定数据采集与使用的边界,以及数据的开放性与隐私性等,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3.算法推送的局限性

  智能算法会根据用户的习惯与偏好进行精准推送,但如果只是一味地满足受众“单方面”的信息需求,个体会沉浸于个性化算法带来的与自己意见、兴趣一致的信息,从而困在“茧房”中。对于整个社会而言,长此以往可能会形成马太效应,一些信息因被推送而得到放大与关注,也有一些信息因被算法屏蔽而无法进入信息流通渠道,这也将进一步导致“拟态环境”的单一化,给社会认知带来一定的阻碍。对于突发事件中的受众来说,不能只获取一方面的信息,而是需要对社会现状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和判断。

  4.报道缺乏温度

  基于数据为主的智能新闻,以客观、公正、准确见长,它更多地以工具的形式出现并存在,适合于宏大的新闻叙事,容易忽略数据背后的个体。尤其是在突发事件的报道过程中,我们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关注人的生存与精神状态,秉承高度的人文关怀。而人工智能只是运用“冰冷”的数据呈现事件,不能赋予数据以“温情”去关怀事件中的人与社会,无法与人产生情感上的交流与共鸣。

  反思与启示

  面对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各种可能性,我们需要对风险有更明确的判断与警惕,对技术应用保持相对的克制,才能安全释放人工智能这种新“核能”。

  1.保持工具理性

  人工智能技术始终是辅助报道的工具而非新闻报道的主体,如果我们过度迷恋数据的“神话”带来的便捷与速度,就会影响新闻报道本身的价值。首先,在新闻价值方面,当前的人工智能无法做出合理的判断,无法代替人做出选择和思考。其次,人工智能抓取的数据并不意味着真数据、全数据,在生成新闻的过程中,它无法判断数据的真假与质量好坏,这将直接影响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最后,如果我们越来越重视人工智能的使用和人体感官的满足,就会忽略新闻本身的意义与新闻中包含的“人文关怀”。人工智能的使用主体是人,所以它是具有工具属性的,它是为了帮助人更好地实现新闻报道,在使用过程中也要保持工具理性。

  2.坚持人机共生理念

  人工智能与新闻生产者不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而是彼此融合、相互扶持的共生关系。首先,人工智能可以“分担”新闻生产者危险的、艰难的信息抓取和采集活动,但是人工智能无法像人一样辨析,做出符合人类价值观的信息价值要素选择,记者、编辑在把关、价值选择、情感赋予等方面的工作仍然是其无法替代的。所以,二者只有相互配合才能更好地进行信息生产活动。其次,人工智能的产生和运行都有赖于新闻生产者,例如其算法的编辑、大数据的分析模型、新闻生成模板等都需要人来进行设计。在此基础上,人工智能与新闻生产者是相辅相成的,人工智能无法成为单独的生产个体。最后,新闻生产者在坚守自身“阵地”的同时,也要开拓出自身的优势方向,例如深度报道、调查新闻、人物专访等,形成自身的报道特色与人文价值。

  3.建立行业规范

  由于新闻行业具有特殊性,在报道新近信息、反映社会环境的同时,还肩负着引导社会舆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所以我们不能忽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突发事件报道过程中所带来的问题,要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来建立相关规范。建立行业规范,首先应该明确责任主体,人工智能作为一种工具,应该明确使用“工具”的主体应该承担的责任,从根本上进行管理与控制,也就是新闻生产机构在引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同时,应该承担起监管的责任。其次,当前的行业规范还处于探索阶段,所以在数据的挖掘和使用方面要坚持遵循已有的法律法规,例如我国《网络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就明确表示,网络运营者应当对其收集的用户信息严格保密;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范,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要严格按照已有的法律法规来进行数据采集、使用等活动,避免数据引发的纠纷与伦理问题。

  参考文献:

  [1]彭兰.增强与克制:智媒时代的新生产力[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48(04):132-142.
  [2]沈正赋.人工智能时代新闻业次生矛盾的生发、纠结与调适[J]. 编辑之友,2018(07):37-43+68.
  [3]邱凌.加速与重塑:国际新闻业对人工智能的创新应用及未来趋势[J].中国出版,2021(05):51-55.
  [4]苏涛,彭兰.热点与趋势:技术逻辑导向下的媒介生态变革——2019年新媒体研究述评[J].国际新闻界,2020,42(01):43-63.

  (吴蔚芸:贵州民族大学与宁波财经学院联合培养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侯凤芝:宁波财经学院新闻传播学专业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1年第14期】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