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青记观察丨评论区为何“都有理”

2021-10-22 08:28:51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高金国

摘要:只要不违背政策、规定,网友们“斗智斗勇”的评论,不仅不会对媒体内容造成损害,反倒能增添光彩。

  传统媒体时代,一篇文章发出去,不怕有人骂,就怕没回响。无论报纸还是电台、电视台,反馈大多是滞后的,渠道也是有限的。记者写文章的时候义愤填膺,对不良现象一通批评,发表之后如果石沉大海,难免有点寂寞:被批评对象到底是看到了,还是没看到啊?也有的时候,“被监督者”怒气冲冲,一通电话打来,和你理论个灰头土脸,表面虽然不爽,内心还是有点窃喜的:咱还是有影响力啊!

  新媒体时代,这种“寂寞”少了,另一种尴尬却来了。写一篇报道,涉及对立的两个利益团体,无论你怎么保持客观、中立,都会有人说你“拉偏架”:甲说你偏向乙,乙说你偏向甲,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貌似还都有点道理。这种心理是怎么形成的?了解一下,对媒体人是有好处的。

  其实不奇怪。每个人看待事物的角度,都会不同;而且,每个人都会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去思考。心理学家做过研究,发现多数人都认为自己的驾驶技术超过了平均水平。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从概率上来讲,驾驶技术如果有一个平均值,那么,超过这个平均值的人数只能有一半左右。显然,每个人都倾向于高估自己的驾驶技术。

  这种心态,可概括为“严以律人,宽以待己”。国外有机构对部分家庭做过调查,结果发现,几乎每一个丈夫或者妻子,都认为自己在家庭责任方面的付出超过了50%。人很难客观认识自己,总认为自己的付出更多一点。戴尔·卡耐基举过一个例子,美国一名歹徒作恶多端,与警察枪战后自杀。在他的遗书中,没有丝毫忏悔,而是说自己多么老实、厚道,被人欺辱——在“坏人”心目中,他自己也是一个“好人”。

  这种心理的进一步延伸,就形成了对事物进行评价时的苛刻心态:他认为自己的立场总是好的、对的,问题多出在别人身上,对外界事物的要求就提高了。比如一篇报道,即便只是报道事实,他也会认为“你没站在我的立场说话,就是不对”,因而满腹怨言。

  涉及多方利益的时候,形势就更复杂了。比如国家最近出台的“双减”政策(即给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减轻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涉及学生、家长、学校、教师、培训机构等多方利益,十分复杂,各方都有自己的诉求,声音自然嘈杂一些。最终的结果就是,无论媒体从哪个角度发声,尽最大可能地保持客观,都会有人从不同的角度和你辩论,各有理由,头头是道。

  这些网友的说法错误吗?也不全是。比如有人说老师“5+2”(即每周5天开展2小时课后服务)会更累,孩子如果周一到周五上辅导班也会更累,有人担心更多的家长选择“一对一辅导”影响教育公平……这些都是有可能的。

  媒体的定力在哪里呢?我想,就是坚持一点:不管噪音多大、议论声多大,“双减”是大势所趋、时代潮流,媒体必须站在大力落实政策的角度去引导。学生成了“作业机器”,家长形成“囚徒困境”,恶性循环,教育没有未来。打破这个恶性循环,需要时间,会有阵痛,但必须这么做。

  媒体的定力,也体现在编辑记者的“定力”上。一篇报道,甲方的粉丝在评论区骂一通,说你偏袒乙方;乙方的粉丝也来叫阵,说你偏袒甲方。老记者还好说,年轻记者一见这阵势,恐怕就乱了阵脚。这时候,不妨先审视一下自己的作品,看看到底有没有做到相对客观;如果没有问题,那就多从心理学的角度去看待网友的评论吧。

  媒体是有立场的,这一点毋庸置疑。这个立场,就是站在党和政府的角度考虑问题,敢于替百姓说话。站稳这个最根本的立场,即便评论区有不同意见,也可以“任尔东西南北风”。

  评论区是个好东西,很多媒体并没有用好,要么不分青红皂白全封禁在后台;要么不分立场、不管好坏,一概放出,这都是不好的。严格把关,只要不违背政策、规定,网友们“斗智斗勇”的评论不仅不会对媒体内容造成损害,反倒能增添光彩。

  (作者为鲁中晨报编委)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1年第18期】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