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青记观察丨科技人物报道如何以细节取胜

2021-11-03 08:24:01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段涵敏

摘要:如何将科学家的职业素养中最可贵的科学精神展现出来,将一个个有血有肉、有理想有抱负的科学家带到大家面前?

  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创新是根本。而科技创新最需要依靠的是科技人才队伍,最需要提倡的是科学精神和探索精神。

  长期以来,科技人物报道存在着表现手法单一、选题模式化,趣味性与故事化不佳等问题。如何将科学家的职业素养中最可贵的科学精神展现出来,将一个个有血有肉、有理想有抱负的科学家带到大家面前?获得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文字系列一等奖、湖南日报策划的“走近科学家”年度大型系列人物报道,或许能提供一些思路。

  现场观察,捕捉细节有角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闻工作者必须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走近科学家”的采写报道生动证明了这一点,在采访现场观察、捕捉生动细节,特别体现了记者的脚力、眼力和脑力,是“走转改”的一次生动实践。

  该系列报道的重点集中在科学家的生平事迹,遴选出的14位有代表性的“科技湘军”中,既有德高望重的两院院士,知名专家、学者,也有长期坚守在基层的中青年科技人员,都是贡献突出、社会公认的科技界杰出人物,从事的研究涵盖农业、生态、交通、化学、物理、机械等多个领域。

  科学家们虽然有着共同的职业,但从事的研究领域、选择的工作方式、所处的工作岗位都不相同,个性也有很大差异,社会知名度和媒体曝光率也高低不一。这就决定了不能用同一种方式和科学家们打交道。

  科学家的科研成果都是高精尖的,为了尽可能交流无障碍,记者采访前要查阅大量资料,就像学生准备大考一样。采访时,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眼、耳、口、鼻等器官都调动起来。这些科学家都是非常忙碌的,往往只有一两个小时最多半天的时间接受采访,在集中精力采访科学家本人之余,采访他身边的同事、学生、助手等人也能了解更多的素材,多侧面展示科学家的风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写人物报道也是如此。从不同角度观察,有利于对人物精雕细琢。通过不同的空间环境、景物描写,也能刻画人物的形象和性格。例如,记者采访核物理专家欧阳晓平院士时,选择在他的办公室采访,在他的书桌上看到的一堆专业书籍中,有一本《顾城诗全集》,从而挖掘出院士在枯燥艰辛的科研工作中诗意的一面;采访生态环境科学家谢永宏,记者选择洞庭湖边的场景,以人与鸟类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刻画科学家的科研成果和敬业精神;采访材料科学家金展鹏,则着力刻画其坐在“轮椅”上工作的细节,彰显其身残志坚、心系天下的伟大人格。

  抓住特征,用心写作有技巧

  采访收集到充分的素材之后,写作中的细节取舍和技巧,也就是笔力,是讲好“科技人物故事”的关键。

  科学家虽然是典型人物,是时代精神的标杆,但他们不是象牙塔里的“老学究”,他们在田野,在深山,在水乡,在与民族和国家命运息息相关的天地里,他们是有血有肉有个性的人。

  个性化的鲜活描写,才能使笔下人物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记者采访科学家谭蔚泓时发现,他的办公桌上,摆放着郁郁葱葱的绿植,还有一些学生送给他的玩偶,除了各类书籍,最多的就是照片,墙上、桌上、窗台上都摆放着。谭蔚泓教授还有一个名字,是他的微信名,叫“金刚狼”。记者把这些细节写进报道,做进标题,体现了他开放包容的个性和自信、拼搏等品质。

  典型形象的魅力,更多来自他们的特殊经历、精神气质和个性品质。例如,采访王维教授的记者,特别在文中写了一段“医学教授万里寻猪”的故事。王维教授回忆起当年走南闯北找猪,却被出租车司机嫌臭的故事时开怀大笑,既让人读起来轻松有趣,又展示了科研工作者克服困难、苦中作乐等品质。

  金展鹏院士全身只有脖子以上能动。“学生100多页的论文,他审读起来连标点符号也不放过。前几年,每周六他都要坐着轮椅去给学生们上《论文评述》课。”这样的故事和细节,读起来令人感动,也折射出院士的精神境界,增强了报道的厚重感。

  言为心声。个性化的语言能使新闻故事更生动、感染力更强。例如欧阳晓平院士说:“文学需要想象,科学更需要想象。诗表达了真善美,而科研创新就是很美的东西。”记者通过他的话,从科学与艺术共通的角度展现欧阳院士乐观、积极、浪漫的性格特征。冯江华研究员回忆刚进所里时的情景,他说:“有时候,为了一个技术问题,大家争得面红耳赤。‘技术面前人人平等’这种思想,一直影响着我。”这样的语言,无需过多修饰,科学精神跃然纸上。

  文石林研究员33年坚守山窝窝,记者不仅通过大量描述让读者看到了一个如土地般沉默和厚重的科学家,还描述了一些细节,如“‘这柿子树高吧?我还能爬上去摘柿子。’拍着院子里那棵粗壮的柿子树,不苟言笑的文石林,这会儿笑得像个孩子”,反映了文石林可爱的一面。

  守正创新,生动表达有启示

  中宣部新闻阅评高度评价“走近科学家”系列报道:“湖南日报这组报道做得好,好就好在真实描述了‘科技湘军’吃得苦、霸得蛮、肯钻研、勇攀峰的群体形象。”

  正是因为记者能够沉下心来深入基层,俯下身子采访,才能获取这些生动的细节,还原真实立体的人物形象,使得这组报道真实、鲜活。从“走近科学家”系列报道中,我们对典型人物系列报道的策划采写有了一些思考。

  首先是守正创新,自觉肩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这组报道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关于两院院士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当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排头兵”的讲话精神而精心策划、重点打造的。典型人物报道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符合时代的需要,与时代同频共振。在当今时代,我们要追科学家之星,喝科学家之彩,弘扬科学精神,树立民族魂魄。这些科学家身上蕴含着时代所稀缺的闪光品质,我们要作出准确判断,带着真情实感投身到采访报道中,深入基层现场捉“活鱼”,从不同寻常中深刻地剖析和理解典型人物,发掘并激活典型身上的闪光点。

  其次是生动表达,放大传播效应。典型人物之所以被报道,是因其体现了时代精神和主题,成为人群中的典型。但在我们的采写中,典型人物报道往往容易陷入呆板沉闷,或者陷入仰视状态,变成了大事记。其实,平视角度采写出的典型人物报道,往往更能够在大人物身上找到真实可感的地方。当记者不但站在采访对象的立场,还站在受众的立场去体验、思考和表达,真诚感受、精准传递和感染情绪,与受众共情、产生共鸣,就能取得好的传播效果。

  在典型人物报道中,成功的细节描写往往能“窥一斑而知全豹,以一目尽传精神”。穆青曾说,有时一个细节比千言万语生动得多,深刻得多,有力得多。细节,尽管看来似乎是细枝末节,却小中见大,正是人物生活中最真实、最具特色的精华部分,是人物报道的活力所在。我们应该从形式、内容、语言、表达方式等方面突破套路,用群众耳熟能详的语言、喜闻乐见的形式,更多地贴近人物、贴近读者,通过对人物细节、点滴的闪光画面刻画使人物鲜活起来。

  创新报道体裁方面,这组系列报道紧扣科学家的职业特征,反映他们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多侧面地揭示他们的群体形象。除了主稿,还有“手记”“名片”“评说”等子栏目相辅相成,增加了报道的立体感。

  另外,在当今的融媒体时代,必须主动与融媒体的传播环境和传播手段相适应,更好地发挥典型人物报道的舆论宣传作用、壮大主流声音。“走近科学家”系列报道一经刊出,就被湖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各新媒体平台进行融媒体报道推广,传播效果迅速放大。例如,华声在线网站推出《走近科学家致敬“科技湘军”》大型专题,并策划上线同题H5;在首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时间节点,策划线下“一路科跑”活动,中国科协对活动进行了关注并转发。具有融媒体特质的报道将整个五月营造出了“科技月”的网络舆论氛围。

  因此,除了在纸媒上刊发文字报道外,在微博、微信、客户端、门户网站等新媒体平台上也要配发相应的适应平台特质的融媒体新闻作品。借助融媒体平台,有助于增强典型人物报道的时效性和互动性,扩大宣传报道的声势和范围,从而增强主流声音的影响力、渗透力、传播力,发挥凝心聚力、成风化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惠芳.谢永宏:踏遍洞庭情正浓[N].湖南日报,2017-03-20.[2]杨丹.金展鹏:轮椅上飞翔的“中国金”[N].湖南日报,2017- 03-22.

  [3]肖欣.文石林:把脉大地的“土行僧”[N].湖南日报,2017-03-23.

  [4]段涵敏.王维:“异种移植的先驱”[N].湖南日报,2017-03-27.

  [5]余蓉.欧阳晓平:科学家的诗意人生[N].湖南日报,2017-03-29.

  [6]段涵敏.谭蔚泓:分子抗癌路上的“金刚狼”[N].湖南日报,2017-05-04.

  [7]吴振天.典型人物系列报道策划论析[J].决策与信息,2019(10).

  (作者为湖南日报记者)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1年第19期;原标题为:科技人物报道如何以细节取胜——以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走近科学家”为例】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