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青记观察丨不是看不到真相,而是不愿看到真相

2021-11-09 08:44:53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高金国

摘要:媒体人在日常新闻报道工作中要注意克服一些心理偏向,避免报道失实。

  “选择性忽视”并非媒体专利,在网友发布的内容中也很常见。对事实进行“选择”,做片面传播,有时确实是有意的;但也有的时候,是在某些特定心理的作用之下,媒体记者或网友不自觉地对事实进行了“选择”。他们不是“看不到真相”,而是“不愿看到真相”。

  在这种心理影响下,即便网友发现了疑点,感到“似乎哪里不对”,也缺乏深入调查的意愿。原因很简单,网友发布信息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播,更在于“得到认可”——希望其他网友认可自己的观点。

  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前一段时间阿拉善地区种植的“蚂蚁森林”被质疑事件。阿拉善地区干旱缺水,当地人有一个形象的说法:在南方,是“抬头看树”(树木高大);在阿拉善,是“低头看树”(树木长得矮,十分稀疏)。

  因此,网友拍的照片确实符合大家对“荒漠”的理解——几乎看不到绿色;由此质疑“蚂蚁森林”是否真的搞了绿化,很容易博得网友认同。但从另一个角度思考,会觉得“似乎不是那么回事儿”。发照片的网友,都已经实地考察了,继续问问当地人,或者下车看看,很难吗?不难。但很明显,网友缺乏进行调查的动力;一旦调查了,证明“蚂蚁森林”没什么问题,这张照片就成了普通的风光照,无法获得更多关注了。

  所以,即便容易调查,网友也懒得调查,或者揣着明白装糊涂,假装“不明真相”,先把图片发出去,形成热点再说。这种心态,是造成假新闻的重要原因。

  对亲身经历的新闻事件,人们之所以有强烈的传播欲,就是基于这种“认可”需求。新闻事件的发生,让人产生了震惊、害怕、紧张等情绪,很少有人能把这些情绪隐藏、压制起来;相反,人们有着强烈的把这类情绪宣泄出来的欲望。把情绪传递给他人,让人觉得“原来你也如此紧张”“看来我的紧张是正常的”,从而产生社会认同感:我如此,你也如此,我和你是一样的。

  值得警惕的,是另一种不太靠谱的现象——那就是当“新闻现场”不那么刺激的时候。比如,一个人第一次看见吓人的车祸现场会觉得紧张、恐惧;如果他经常看到,就不觉得那么“刺激”了(或者现场确实很“平淡”)。这时候,他的大脑已经习得了“车祸应该很刺激”这一认知,形成了固定模式。通常情况下,人不太容易跳出这一固定模式、淡定地看待新闻现场。于是,在潜意识中,他依然有急切地向外传播的意愿,但无奈的是,这次的现场不怎么“刺激”。在“希望对方依然对这条新闻感到震惊”的心理作用之下,他会不自觉地对细节进行夸大,或者剪裁,甚至断章取义。

  这种现象,在口头传播中尤为明显。很多人在传递事实的时候,会不自觉地进行夸大或者剪裁,原因就是希望能够得到对方“情绪上的认同”:我感到很震惊,你也要震惊;你如果不震惊,我就让你震惊。

  当它以自媒体或者网上发帖的形式出现之时,就成了谣言。

  媒体人需要提高甄别力,对这种线索加以甄别,同时也要防范自己在采编过程中被类似心理左右。对网友而言,这种心理无法彻底消灭,毕竟它是一种客观存在;唯一能做的,是加强正向引导。

  所谓正向引导,就是当网友往某一个方向想的时候,提醒他一下:另一个方向,是不是也走得通?比如阿拉善地区的绿化,如果树种得太密,会不会消耗本就稀缺的水资源,反倒破坏当地的生态?

  一些谣言之所以迅速传播,关键因素之一,是涉及了网友的知识盲区。在网友的认知中,绿化就是越绿越好;但在阿拉善,种树必须相对稀疏,否则土地无法承受。“绿化承载力”就是网友的知识盲区。

  消灭了这些知识盲区,网友自然就不会被误导了;引导网友更理性、更全面、多角度地想问题,网络舆论被“误导”的概率,也会降低。

  (作者为鲁中晨报编委)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1年第20期】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