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青记观察丨AI新闻写作的受众接受程度探究

2021-11-12 08:22:01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吴颢 宁薇 王小壮

摘要:本文从智能体概念出发,把AI技术视作具备主动能力的“智能体”,利用问卷调查方法指出读者对AI新闻写作存在信任但不喜欢这样较为矛盾的态度模式。

  随着NLP(自然语言处理)能力飞速的发展,AI(人工智能)所具备的写作能力也得到了快速的提升。2020年6月,以GPT-3为代表的自然语言深度学习模型推出,AI已经甚至可以生成以假乱真的文学作品和诗歌。国内的达摩院也推出了PLUG系统,当用户输入某些经典香港电影用语,系统甚至可以输出自动编写的繁体字小说。

  AI写作技术的进步,同样也影响了新闻传媒行业,尤其是AI新闻写作的出现,让人们看到了人工智能和媒体行业融合的可能。2015年9月,腾讯新闻的AI新闻写作机器人Dreamwriter便能自主撰写新闻。[1]AI新闻写作能力和机器新闻作品产出量甚至已经开始超越人工记者。例如,按照美联社的数据,AI写作为该通讯社带来的收益从2014年第3季度开始就已经超过了人工写作。

  如今数据含量较多的体育、财经等消息类新闻,已经有相当数量的比例是AI写作完成,这不禁让人好奇,读者在阅读中能否注意到正在阅读的新闻是AI写作还是人工撰写?而读者对于AI新闻整体上的接受程度如何?这两个问题构成了本文关注的重点。

  AI技术对新闻信任的影响

  AI技术对人类传播的影响首先引发关注的是在CMC(网络人际传播)领域,2010年就已经出现了对于AI技术介入导致的对于CMC定义的争论。2020年,斯坦福大学和康奈尔大学的部分研究学者进一步提出了AI-mediated Communication的概念。[2]这是因为类似AI输入法自动纠错、AI自动表情输出、AI自动化照片和视频美化等等,这些使用智能技术进行信息处理的过程,已经引发了人们对日常网络沟通过程中的信息真实性和网络传播效果的争议。AI技术不只是用来增强传播效率的工具,而是能直接影响人类传播活动中的编码和解码过程,具备了媒介间效果的特点。

  对此研究者们提出了网络人际传播过程中AI“智能体”的看法,指出不应该把AI技术视作媒介技术,只作为“人的延伸”,而应该视作主动参与传播的“智能体”,因为它自主处理信息的能力会使得人类真实的信息传播和意图都可能被调整甚至扭曲。

  正如AI技术介入网络人际传播引发的争议,AI写作同样也带来了新闻传播中出现AI智能体的问题。传统上,记者负责新闻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而读者基于这种信任去阅读和接受新闻信息,AI写作的出现使得这种微妙的信任依赖关系出现了变化。如果说自动化的美颜和换头技术可以引发人们对于网络人际传播中真实性的争议,那么同样基于机器学习技术自动化生产的新闻,受众会因为AI的介入而产生对新闻的信任变化吗?

  目前基于机器自动生成内容的研究有着不同的结论,某些情况下AI写作的内容被读者认为不太可靠,但另一些情况下,则因为AI写作本身就暗示着客观性,人们似乎并不会感知到这两者的信任差异。[3]从读者角度理解,他们是否喜欢AI代表的新闻写作呢?对此,有学者指出,读者对AI写作可能不喜欢,但是有信任的可能性。[4]因此,本文力图以受众问卷调查的方式检验这个命题,即读者看待AI新闻写作的模式会落在喜欢-信任、不喜欢-信任、喜欢-不信任、不喜欢-不信任中的哪个模式之中。

  AI写作所引发的信任争议还出现在受众隐私问题上。AI新闻自动生成后会利用类似的算法技术抓取受众隐私加以推送和传播。例如,通过截取腾讯新闻手机App上关于用户隐私权限协议的部分内容,可以发现其明确提到:App会收集记录用户的设备信息、浏览信息、点击信息,并作为日志内容存储下来,作为个性化信息推送的依据。那么受众是否知晓或者介意新闻应用获取这些信息呢?而当受众意识到了这类隐私权问题,是否会影响他们对于AI写作的信任程度,也是需要关注的问题,本文试图以问卷调查方式了解阅读者对此问题的看法。

  AI写作新闻稿件受众接受度调查

  1.研究设计

  本研究选择使用了相似主题的新闻,分别为AI写作和人工撰写。这些新闻混编于问卷内,要求被调查者主观给定相关问题的评分,据此来测试受众对两类写作方式的态度差异性。由于使用了完全一致的新闻主题,因此本研究控制了主题差异对受众偏好的影响,研究能够较为准确地测试受众对两类方式的态度差异。

  2.问卷设计

  此次研究的AI新闻问卷测试模板来自目前AI新闻写作应用较多的财经和体育新闻领域。本研究以网络电子问卷的形式发放,共收回1932份电子问卷,筛除部分无效问卷后,有效问卷1623份,有效率84%。

  调查问卷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调查:(1)比较受众对AI写作稿件和人类记者稿件的喜爱程度是否存在差异;(2)按照图灵测试标准,反复给受众展示AI写作新闻后,观察AI写作模板化对受众喜爱程度是否产生影响;(3)调查受众对AI新闻写作的信任程度。

  需要指出的是,本研究主要使用的AI写作新闻案例均来自腾讯新闻的Dreamwriter,保证不同的机器新闻写作算法不会对研究结果产生干扰。

  受众接受度调查结果和分析

  1.受众对AI写作稿件和人类记者稿件的喜爱程度不存在明显的差异

  研究通过向受众展示主题相近的人工撰写和AI写作的新闻消息,让受众主观地从标题吸引度、内容满意度和情感丰富度三个方面进行评分,并据此计算出整体喜爱度的分数,研究结果如表1所示:

  使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由于p值为0.16,大于0.05,因此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均值没有显著差异,所以可以得到结论,受众对人工稿件和AI新闻稿件的喜爱程度没有明显差异,即便加入了情感丰富度测量,也没有改变被调查者对二者的态度。

  2.受众对AI写作的模板化察觉会明显影响其对稿件的喜爱

  AI新闻写作稿件内容模板化可能会让被调查者觉察到新闻作品可能是AI所为,问卷对此使用4篇格式上有相似性的AI写作新闻稿件来测试受众的反馈(表2)。

  调查通过图片方式逐一展示了类似的四则不同股票大涨的新闻给被调查者,让他们进行评分。研究发现,前两组新闻的均值差异t检验是不显著的,p值为0.13,而来到第三组之后受众明显察觉到了此新闻的模板化和单一化,评分的均值出现了明显下降,后两组相对第一组的差异检验均值为0.003和0.0006,证明被调查的受众对这类新闻的评价明显降低。

  3.AI新闻写作的信任程度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见下图),超过6成的被调查者主观上认为AI写作的稿件可以媲美人工写作,而使用四级量表测试关于AI写作的调查证明,在面对数据较多的财经和体育新闻时,完全不信任AI新闻的占比不足5%,而选择更相信AI的比例超过了一半,这说明受众对AI新闻的信任程度已经高过了人工采写的署名新闻。

  4.新闻App隐私策略的了解及其对AI信任影响

  此项调查使用三个问题向用户询问:其是否知晓新闻App会收集用户隐私、是否知晓AI新闻出现在App中、主观的隐私策略了解会否影响其对AI新闻的信任。

  调查显示大部分受众并不介意隐私策略,占比约为62%,而知晓不查看的比例为33%,知晓并仔细查看者仅为5%。知晓AI新闻会出现在App者占比也相当高,大约有82%,而在了解了相关的隐私策略后,那些介意数据隐私收集者产生对AI信任度的评价会降低(占比20%),而不介意者中有部分转为不确定(占比8%),剩余72%的受众依然选择信任AI新闻。

  5.研究结论

  根据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可以发现,当受众在不知晓稿件来源时,对2篇稿件的评判度并无多大区别,这也间接说明,受众对AI新闻写作稿件本身是保持接受态度的,并没有表现出对两类新闻写作的不同偏好。

  而用户识别AI稿件研究显示,虽然稿件的内容和格式变化不大,但对雷同格式的稿件,受众很容易就会发现AI新闻写作的迹象,在第3次接触到雷同稿件后,稿件对受众的吸引度便开始下降,第4次后有明显下降,因此,模板化的新闻稿件重复推送给受众,受众并不喜欢。

  AI新闻写作信任调查表明,受众目前对AI写作的信任偏好较高。在测试中涉及的体育和财经新闻领域,AI新闻写作创作的稿件受众较为认可,并表示对AI新闻写作更加信任,这也验证了新闻传播研究学者的论述,受众对AI新闻写作往往表现出不喜欢但更信任。

  新闻App对用户部分行为隐私数据的获取问题,有6成多的受众在日常生活中并不知悉,但在其知晓获取的数据范围时,超7成的受众表示并不介意。通过小范围访谈了解,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在相关法律法规下,很多App的用户行为数据获取并没有触及用户深度隐私。调查也的确显示,对隐私策略的了解,没有显著降低被调查者对AI新闻写作的信任偏好。

  据此,本文认为AI新闻写作的受众接受程度模式应为信任-不喜欢模式,受众尽管对于AI新闻写作的模板化和单一化不满,但是依然选择信任AI新闻写作本身的客观性。

  结 语

  透过本文针对腾讯Dreamwriter的AI写作新闻的研究可以看出,AI新闻写作基本实现了“传达可信的信息给受众”这一目标。但是按照图灵测试的标准,如果反复地对用户进行相似的新闻推送,受众便能明确地感知到机器作为传播主体的存在,并因此产生明显的不喜欢情绪,所以未来的AI新闻写作应当提供更加个性化的语言、可预测用户体验的算法和更丰富的新闻模板来向新闻受众呈现新闻作品。

  研究同样也发现,目前受众对AI新闻的接受程度已经相当高,尤其是受众选择更加信任AI新闻而非人工新闻乃是研究之初未能预料的。当下传播领域中,有着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风气,流量为王的互联网思维横扫一切,但是在创作者们挖空心思博取眼球赢得流量之时,却可能不知不觉中丢失了信任。AI写作作品目前来看刻板、无趣,但是机器对客观性的坚持让它赢得了相较人工新闻更多的信任,这无疑提醒我们需要反思“点击率即一切”的信条,因为信任无疑是新闻记者乃至传播行业的立身之本。因此,笔者以为,未来的人工新闻写作可能更应该回归模式标准化和文本规范化,以此体现报道中最为重要的客观性原则。

  不过人们如此信任AI新闻写作也引发了笔者另一方面的思考,假如利用AI技术生成了欺骗性的报道,人们能够识别吗?是否会影响人们对AI新闻写作的信心?如何在未来的AI写作算法和信息推送的设计中避免这种不足?这些问题是未来研究应该重点考虑的方向。

  【本文为2018年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热点事件中网络情绪传播的形成机制与疏导研究”(编号:18YJA860009)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CPI数据出炉 机器人Dreamwriter1分钟写新闻稿.2015-09-11.https://js.qq.com/a/20150911/016002.htm.

  [2]Hancock, J., Naaman, M., & Levy, K. (2020). AI-Mediated Communication: Definition, Research Agenda, and Ethical Considerations. J. Comput. Mediat. Commun., 25, 89-100.

  [3]Andreas Graefe, Mario Haim, Bastian Haarmann, and Hans-Bernd . 2018. Readers’ perception of computer-generated news: Credibility, expertise, and readability. Journalism 19, 5 (2018), 595–610.

  [4]彭兰.更好的新闻业,还是更坏的新闻业?——人工智能时代传媒业的新挑战[J].中国出版,2017(24):3-8.

  (吴颢:中国地质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讲师;宁薇:中国地质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王小壮:中国地质大学艺术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1年第19期;原标题为:AI新闻写作的受众接受程度探究——以腾讯新闻Dreamwriter写作系统为例】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