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青记观察丨国际新闻关于“华侨”“华人”报道的错误剖析

2021-11-25 08:36:45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陈效卫

摘要:涉及华侨华人的国际报道,最常见的错误是近义混淆,包括华侨与华人、祖国与祖籍国、炎黄子孙与中华儿女以及新中国与祖国等。

  6000多万华侨华人,是国际新闻报道的重要领域。尤其是在涉及整数年国庆党庆、重大事件纪念、欢度传统佳节、爱国声援和捐献等报道中,“华侨”“华人”更是频频露面。但由于对法规不熟悉,近义混淆,加之同胞情难割舍,媒体报道中时常出现一些表述错误。这些错误于法无据、于理不通,并导致以讹传讹、习焉不察。有关华侨华人的报道属国之大事,不可不察。

  华侨只拥有中国国籍,而不会有“英籍”“美籍”或其他国籍

  2020年某网站文章《英籍华侨继承姨妈万亿家产,将6万件文物捐回祖国,总价超上百亿》中说:“不得不说,赵泰来的确是一个拥有浓厚爱国主义情怀的英籍华侨。其实很多人在更改国籍之后,便将祖国抛之脑后。而赵泰来却依旧毫无怨言地为祖国做贡献。”文中提到赵泰来于1992年移居英国并加入英国国籍。因此,此处的“英籍华侨”明显违反客观实际。

  华侨是侨居国外具有中国国籍的人,“英籍华侨”顾名思义则是侨居在英国的既有英国国籍又有中国国籍的人。换言之,这个人拥有双重国籍。而我国国籍法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是不承认双重国籍。

  从文中来看,“华侨”当为“华人”之误。“英籍华人”是已加入英国国籍的具有中国血统的英国公民。如果说这些人具有中国国籍,那么他们就只是侨居在英国的华侨。这种情况下,当称之为“旅英华侨”。

  在2018年某网站《日籍华侨为上〈非诚勿扰〉,得到领事馆大力支持,连夜办理护照》一文中,通篇看不出主人公的国籍。但无论是哪国国籍,“日籍华侨”都自相矛盾。网上类似于“英籍华侨”的例子俯拾皆是,都属表述错误。要么是“英籍华人”,要么是“旅英华侨”,二者只能占其一,绝不存在“脚踏两只船”“鱼与熊掌兼得”的可能。

  华人、华裔无法“做中国人”,中国是其“祖籍国”而不是其“祖国”

  “华人”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华人包括华侨,指所有中华民族的人,包含中国境内各大小民族以及这些民族在海外的后裔。他们是具有华夏民族血统的人,与国籍无关。狭义的华人指已加入或取得了所在国国籍的中国血统的外国公民。其含义与“华侨”相对,且二者常常连用。在提及海外华人时,通常也是狭义上的。我国不承认双重国籍,故狭义上的华人不是中国人。如2006年某报文章《“做中国人自豪”》中的纽约华人社团联席会主席乔立华,上世纪70年代赴美求学,已成为美国华人中有成就的企业家,可以说早已失去了做“中国人”的前提。此外,作为华人的后代,华裔同样不是“中国人”。2008年某报《中国女留学生美国遇车祸》一文表明,4个女大学生都是中国籍公民,但该文同时又言之凿凿地称其为“华裔女生”,显然犯了前后不一的逻辑错误。

  国际新闻报道还常将“华人”与“祖国”联系在一起,也属逻辑不通。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定义,“祖国”是“自己的国家”。对于华人而言,中国只是他们的“祖籍国”而非“祖国”。据此,2009年某报《祖国兴盛侨民福祉——访阿根廷华侨华人联合总会主席陈瑞平》与2020年某报《身在海外心系祖国 华人华侨在行动》的两个标题,都属用词不当。遇到这类情况,采用“祖(籍)国”进行括注不失为两全之策。因此,中新网2019年12月4日《吉尔吉斯斯坦华人:为祖籍国自豪 因人民而骄傲》和2020年2月5日《驻柬大使:感谢华侨华人与祖(籍)国同胞一起坚决打赢“防控疫情阻击战”》的两个标题,兼顾了前后一致,避免了逻辑错误。

  “华人华侨”排序有误,“华侨”当置于“华人”之前

  2020年某网站文章《海外华人华侨以多种形式纪念第七个国家公祭日》中的“华人华侨”,属排序不当,当改为“华侨华人”。二者的排序是“华侨”在先,而不是相反。毕竟,血浓于水,关系远近有别。作为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直属的事业单位,“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就采用了这一正确语序。

  上个世纪,相关报道多是“华人”排序在前,如《人民日报》1985年4月20日文章《胡耀邦会见新西兰华人华侨代表 并看望我驻新使馆人员和留学生》。对此,一般读者也许没有注意,甚至根本不会在意。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人自信心的增强,已基本上认定了“华侨”在先的顺序。但由于官方并没有明确规定,实际报道中仍有很多例外,如2018年某网站文章《中国海军访摩洛哥 华人华侨热烈欢迎》和2020年某网站文章《海外华人华侨支持全国人大涉港议程》等。

  “华侨”“华人”顺序的先后还决定了“祖国”“祖籍国”的使用顺序,否则,就会两错并犯。在2020年某网站《克罗地亚华人华侨领取来自祖(籍)国的防疫物资》一文中,“华人华侨”与“祖(籍)国”前后搭配不一,给人的感觉是“华人”“华侨”分别与“祖国”“祖籍国”相搭配。

  顺便说一下,公派和自费出国留学人员学习期间均不属华侨,学业期满即归国的不具有归侨身份。当然,毕业后在国外就业或已在国外定居的则属华侨,回国后可享受归国华侨待遇。个别报道将其混淆为华侨,也属用词不当。

  涉及“华人”的报道,还有一个非常隐性的错误,即“回国”“归国”,如2009年某网站文章《六十年华侨华人三次归国潮的万千“隐情”》。有人认为,这些华侨华人根在中国,多年前从这里走出去,现在返回来,自然就是“回国”和“归国”。“华侨归国”没有问题,但“华人归国”则说不通。“华人”毕竟已是外国人,言其“回国”或“归国”,这个“国”应该是其拥有国籍的国。这一点,用“纯”外国人的例子也许更易说清。如2017年至2020年间曾担任美国驻华大使的布兰斯塔德,若说其“回国”或“归国”,这个“国”自然是美国而绝不可能是中国,哪怕他不久前刚离开中国,甚至此前在中国已常驻了很长时间。

  客观上,“华侨华人回国”6个字简明扼要、一气呵成。若将“华人”单独挑出并采用“来华”或“赴华”,就会变成“华侨回国、华人赴华”,从而显得繁琐拗口。但行文的简洁首先要服从于内容的正确。在中国政府文件中,华侨用“回国”、外籍华人用“来华”,二者泾渭分明。

  “炎黄子孙”不等于“(海内外)中华儿女”,无法涵盖苗、瑶、畲等少数民族

  在2020年某网站《全球华人线上线下同拜轩辕黄帝:炎黄子孙心相连》一文中,“炎黄子孙”这个高频词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带有严重的民族分类色彩,也为一些少数民族群众所忌讳。同样,加了约数修饰的“13亿(或14亿)炎黄子孙”也属表述不当。

  众所周知,中国原始社会末期中原地区崛起的炎、黄两大部落集团成为汉民族的主源,故“炎黄子孙”或“炎黄世胄”等主要指汉族。但在中华大地上与炎黄同期生息的还有蚩尤等部落集团,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其后人有的融入了汉族,有的则演变为今天的苗、瑶、畲等少数民族。因此,黄帝、炎帝、蚩尤同被尊为华夏文明三始祖。此外,我国的藏族、满族、蒙古族、俄罗斯族以及高山族等都有其独特的民族历史,同样不属“炎黄子孙”范畴。用“炎黄子孙”代表中华儿女,就有违我们强调的56个民族大团结思想。

  早在1985年中宣部就要求在党和国家机关文件及领导人的正式讲话中,用“中华民族”而不是“炎黄子孙”代称“中国各族人民”,以加强对各族人民的感召力。1993年,第18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首次使用了“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的团结”。此后,在官方文件和领导人的正式讲话中,“中华民族”“中华儿女”这两个词逐渐代替了“炎黄子孙”。在提到巩固和壮大爱国统一战线时,也多用“海内外中华儿女”“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的大团结”等。为进一步规范新闻宣传用语,2002年4月广电总局发出《要求切实把握好民族宗教宣传的正确导向的通知》,再次强调是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因此务必慎用“炎黄子孙”。

  庆祝70岁生日的不是“祖国”而是“新中国”,“祖国”文明史已有5000年

  关于华侨华人的国际新闻报道中,“祖国”与“新中国”也常被混淆。2019年某网站文章《芬兰华人华侨喜迎祖国70华诞》中的“祖国”,应改为“新中国”。

  在新中国70周年华诞之际,有关海外华侨华人庆祝活动的报道频频使用“祖国70岁生日”,显然混淆了“祖国”与“新中国”的区别。“新中国”是指1949年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祖国”则指自有国家以来人们对自己所属国家的称谓。泱泱神州,灿烂中华,作为中国人的祖国已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与“新中国”之间存在数千年的时差。因此,不能把“祖国”视为1949年建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两个概念内涵和外延都不同。我们可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70岁生日”,却不能说“祖国70岁生日”。同理,在国庆节当天,说“今天是祖国的生日(华诞)”也于理不通。

  至于非整数年庆祝文章中的错误,更是比比皆是,如2007年某网站《英国华人举行庆典迎祖国58周年华诞》、2016年某网站《旧金山华人华侨同庆祖国67岁华诞》等文章。以前网络不发达,更早的类似错误难以追溯,但纠正多年至今仍无法杜绝,充分说明以前积存的错误太过“厚重”。

  当然,关于“华侨”“华人”的报道文章,很多时候都是“多错并举”。如2021年某网站《旅捷华人华侨祝祖国72周年华诞》,标题短短十几个字,就犯了上文剖析的四大类错误。

  (作者为人民日报澳大利亚分社社长,高级记者)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1年第21期】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