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3日 星期二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青记观察丨短视频新闻:融媒时代电视新闻的创新转向

2021-11-29 08:48:54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李晓宇 张巨才

摘要:融媒时代,电视媒体在技术、内容和把关的多重优势驱动下,通过生产理念变革、自身定位重塑、生产主体创新,全面挺进短视频新闻,实现新闻生产的创新转向,迈向媒体融合的更深层次。

  短视频作为一种新的媒介形态,已成为当下最具发展活力的移动应用之一,逐渐深度嵌入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短视频时代,新闻传播活动愈发呈现出短视频化的趋势。由于融合了“传统新闻实践与以网络短视频为代表的移动互联实践的特征和优势”[1],短视频与新闻“嫁接”而成的短视频新闻已成为一种全新、独立且被广泛使用的新闻形式。它既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报纸新闻、广播新闻、电视新闻,也有别于基于PC端的网站新闻和基于移动端的图文推送,自身具备一套独特的话语体系和运行机制。

  随着媒体融合步伐逐步加快,短视频新闻渐渐成为各级电视媒体建设全媒体的标配。上至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下到县级融媒体中心,纷纷开始布局短视频新闻。然而,越来越多的实践表明,如果仅仅把短视频新闻当作电视新闻形态的补充、渠道的拓展,很难引起传播效果的质变,反而陡然增加了运营成本。因此,在媒体深度融合的背景下,电视媒体的新闻生产创新需要朝着以下趋势转向:从以电视端的新闻生产为主向以移动端的短视频新闻生产为主转变。

  内在动因:短视频新闻得以快速发展的深层逻辑

  短视频新闻之所以成为用户喜闻乐见的媒介形式,不仅是因为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智能手机快速普及等技术层面的外因推动,更有其独特的内在动因。

  (一)短视频与新闻具有特质上的高度统一性。短视频与新闻的“嫁接”可谓恰到好处,二者的特质具有高度统一性。消息类报道是新闻体裁中最基础、最广泛的形式,消息写作的基本要求是简洁明了地陈述事实,“开门见山”而不“拖泥带水”,直接表达最关键的要素。其中,“倒金字塔式”结构的导语写作要求把最重要的信息前置。短视频最鲜明的特质也在于简短,它利用一段精简化、碎片化的镜头进行叙事表达,直抒胸臆,不刻意追求镜头的起承转合,在“瞬间”的影像叙事中,最核心的主题内容被凸显,这恰好与新闻消息的核心特质相切合。因此,二者高度统一的特质完美孕育了短视频新闻,这是短视频新闻得以存在并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

  (二)短视频新闻具有独特的叙事方式。短视频新闻打破了电视新闻“解说词+画面”的叙事方式,形成了以“同期声+音乐/音效+显著字幕+画面”为代表的叙事方式,它至少强化了三项元素的使用:一是同期声。以往的电视新闻中,同期声多作为解说词的补充,并不占据主导位置。但在短视频新闻中,事件现场的同期声或对当事人的采访声常常贯穿视频全程,营造出强烈的现场感,传递出丰富、细腻的现场细节;二是音乐和音效。短视频新闻对音乐或音效的使用是常态,恰到好处的音乐和音效具有很强的代入感,能够巧妙地传达新闻背景,有利于用户理解内容,同时增强内容的趣味性和感染力,进而触及心灵,打动人心;三是字幕。短视频新闻中的“显著字幕”是特色,它以突出的字体和配色,将新闻的核心要素在显著位置展现,甚至出现了“主标题+副标题”的多元搭配形式,便于用户在移动场景中迅速捕捉核心内容。

  (三)短视频新闻是全媒体表达的新闻形式。短视频新闻是融合新闻,至少汇聚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四种表达元素,可读、可听、可视,是表达元素的“集大成者”,并在四种元素的汇聚中发生了由“相加”到“相融”的“化学反应”,能够利用全媒体化的表达元素向受众传递丰富、全面、细致的新闻信息。短视频新闻既可在短视频平台播出,也可嵌入微信、微博、新闻客户端等各类移动应用中,能够利用全媒体化的表达介质进行传播。因此,短视频新闻是具备了全媒体特征的新闻形式,能够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中被广泛使用。

  多重优势:电视媒体创作短视频新闻的独特基础

  短视频新闻在内因和外因的共同驱动下,正发展为人人皆可使用、皆会使用、皆在使用的新闻形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倒逼电视媒体新闻生产的短视频转型。电视媒体创作短视频新闻,具备技术、内容和把关层面的多重优势。

  (一)技术优势:电视媒体具备天然的“视频基因”。从技术层面看,电视新闻与短视频新闻属于“近亲”,二者都是利用视听语言表达新闻信息,同属“视频新闻”的范畴。一方面,电视媒体本身具备强大的“视频基因”,其内部拥有一套专业化的视频采编人才队伍和制播设备。反观当下的短视频新闻,在技术需求上并无新意可言。另一方面,相较于纸媒而言,电视媒体的“基因优势”就更为明显。如果说传统纸媒创作短视频新闻是业务的“全新拓展”,那么电视媒体创作短视频新闻则是“老本行”的改革创新。因此,凭借自身多年积累的视频制作能力和硬件基础强势出击,电视媒体理应拔得头筹。

  (二)内容优势:电视媒体具备丰富的视频新闻资源。从内容层面看,电视媒体具备丰富的视频新闻资源,这是确保原创内容不间断供应的有利条件。在时政报道、权威消息、民生热点等方面,电视媒体常常能够获得独家报道权,并在日常电视新闻采访和拍摄的“规定动作”中积累了大量的视频新闻素材。充分利用这些素材,既不会增加自身的生产成本,还能够为创作短视频新闻提供充足的内容来源。

  (三)把关优势:电视媒体具备严格的视频新闻审核体系。从把关层面看,电视媒体具备一套严格的视频新闻审核体系,能够为高质量内容生产“保驾护航”。短视频新闻市场发展初期缺乏完善的把关制度,导致缺乏新闻要素的“残次品”、构图拾音效果差的“劣质品”、二次剪辑他人成果的“侵权品”乃至虚假内容等时常出现,对用户观看、舆论引导甚至社会稳定产生严重冲击,这催生出市场对高质量短视频新闻产品的呼唤。因此,电视媒体所特有的一系列新闻“审片”制度体系就成为独特的把关优势。

  创新转向:电视媒体全面挺进短视频新闻主战场

  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指出,“要推动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以互联网思维优化资源配置”[2],这意味着电视媒体要把新闻生产的“主力军”全面挺进移动互联网这个“主战场”。短视频新闻作为当下视听传播领域最具活力的媒介形式,必然成为电视媒体进军移动互联网的着力点、突破点和落脚点。电视媒体全面挺进短视频新闻,需要从生产理念变革、自身定位重塑、生产主体创新三个方面着力。

  (一)生产理念变革:从“拆条思维”到“原创思维”。对于电视媒体来说,将电视新闻节目“拆条”为短视频新闻的操作固然简单,但“拆条”无法引起质变,其遵循的仍然是电视思维,本质上只是电视新闻的翻版。因此,要从根本上革新理念,从“拆条思维”向“原创思维”转变。

  “原创思维”的本质在于互联网逻辑。短视频新闻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产物,电视媒体生产的短视频新闻要吸引用户,也就必然要用符合移动互联网用户“口味”的产品来立足。如,“央视新闻”抖音号推出的短视频《处理核废水喝了没事?“那请他喝了再说”》巧妙运用剪辑手法,将日本官员“处理核废水喝了没事”的表态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的果断回应“那请他喝了再说”无缝组接,配以综艺风格的背景音乐和音效,并在最后贴出“氚?没问题就干一杯”的表情包,既生动形象又简洁明了地向受众传递出中方立场和态度,以轻快、新颖的方式进行表达。

  (二)自身定位重塑:致力成为“优质短视频新闻供应商”。电视媒体需要重塑自身定位,摒弃“电视本位”思想,将自身定位为“优质短视频新闻供应商”。首先,“优质”反映出的正是当下短视频新闻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比如,“AI换脸”技术的出现使得“眼见”不一定为实;个人的随手一拍,却可能因没有标注新闻要素而误导其他受众;自媒体账号习惯于“搬运”“混剪”电视节目的视频资源,却极有可能引发版权之争。因此,高品质的短视频新闻作品正是电视媒体应该着力深耕的领域。其次,以往的电视新闻节目属于电视台“自产自销”,在短视频时代,新闻传播的渠道虽然极大拓展,但电视媒体始终要做好优质内容“供应商”的本色,按照不同平台的特点供应高质量、差异化、特色化的短视频新闻产品,践行新闻生产的供给侧改革。

  (三)生产主体创新:吸引用户参与短视频新闻的协同生产。短视频新闻的用户作为传播网络中的节点,不仅是内容的消费者,更是内容的生产者与传播者。因此,电视媒体需要正视用户之于短视频新闻生产的重要意义,吸引他们参与到短视频新闻的协同生产之中,建立与用户的协同生产机制,赋予他们在电视媒体的传播渠道中“被看见”的机会,并借此提高媒体的内容丰富度、传播力和影响力。例如,“四川观察”抖音号打造的小程序“观观爆料箱”,鼓励用户上传有新闻价值的原创短视频,一经采用,还会给予上传者一定的现金或观影券奖励。这种优质内容的协同生产机制“在保证短视频新闻素材质量的前提下,也保证了内容产量,将传统的单一化呈现拓宽为多元化表达”[3],不失为拓展内容生产力的有效举措。

  【本文为2019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整合营销传播视域下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实践误区与核心路径”(编号:2019030503009)成果】

  参考文献:

  [1]刘秀梅,朱清.新闻短视频内容生产的融合困境与突围之路[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42(02):7-12.

  [2]中国政府网.《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EB/OL],2020-09-26.http://www.gov.cn/zhengce/2020-09/26/content_5547310.htm.

  [3]夏治林.广电媒体的“网红化”转型——以“四川观察”为例[J].青年记者,2021(01):78-80.

  [李晓宇:河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张巨才(通讯作者):河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1年第20期】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