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青记观察丨不变的是新闻,变的只是载体

2021-12-09 08:22:15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窦锋昌

摘要:要让古老的新闻找到互联网条件下崭新的生存方式。

  近期翻阅《红楼梦》,不经意间浏览到多处表述为“新闻”的文字。比如,第一回里有这样的语句,“当下雨村见了士隐,忙施礼陪笑道:‘老先生倚门伫望,敢是街市上有甚新闻否?”同样是在第一回里,曹雪芹还说道:“(士隐)将道人的褡裢抢了过来背着,竟不回家,同了疯道人飘然而去。当下轰动街坊,众人当作一件新闻传说。”第三十九回中说道:“凤姐儿见贾母喜欢,也忙留道:‘我们这里虽不比你们的场院大,空屋子还有两间。你住两天吧,把你们那里的新闻故事儿说些与我们老太太听。’”第九十三回里也有这样的句子:“贾政接来看时,上面写着:‘西贝草芹年纪轻,水月庵里管尼僧。一个男人多少女,窝娼聚赌是陶情。不肖子弟来办事,荣国府内出新闻。’”

  整部《红楼梦》提到“新闻”的地方有多处,以上只是其中的几个片段,另外,与“新闻”相关的说法还有“邸报”等词汇。

  从这些用法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清朝的康乾年间,“新闻”一词的含义和今天基本一致,都含有“新近发生的”“稀有的”“有趣的”意思,这和陆定一给出的新闻的经典定义已经比较接近。当然,《红楼梦》中的“新闻”和今天的“新闻”也有不同之处,比如,曹雪芹在小说中没有特别强调新闻的“事实性”,一些乡野故事或者街谈巷议也可以是“新闻”的组成部分。

  曹雪芹生活的时代在中国属于“古代”时期,当时虽然有了“邸报”等办报方式,但是“邸报”和现代意义上的报纸差别很大。中国第一份近现代意义的报刊直到1833年才出现,就是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所办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由此可以看出,新闻是远远早于报纸而出现的,新闻是可以脱离报纸等现代媒介载体而出现的。

  《红楼梦》关于“新闻”一词的使用并不突兀,美国新闻史学家米切尔·史蒂芬斯早就指出过“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文化中,人类交换着相似的新闻”。研究发现,“无论在非洲最与世隔绝的部落,还是在太平洋上的遥远岛屿,人们对新闻的定义本质上基本相同。他们交换相似的家长里短,甚至在收集和传递新闻时,也会选择相似的信使。这些人能够飞快地越过前面的山丘,准确地收集信息,并娓娓动听地向他人重述”。历史学家发现,最基本的新闻价值从未因时间的流逝发生过变化。(《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9月版)

  因此,《红楼梦》中的甄士隐、凤姐儿、刘姥姥、贾政和当下的我们共同分享对“新闻”一词的理解。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新闻满足了人类最基本的冲动,去了解能够直接感知的世界之外究竟发生了什么,了解无法亲眼所见的事会令我们感到安全和自信。一旦新闻受阻,人们就会觉得“黑暗降临”,焦虑增加。

  今天讲述《红楼梦》的“新闻”故事,目的就是提醒读者要把“新闻”和新闻的“载体”分开,在当下的互联网时代,区别开两者具有特殊的意义。1453年印刷机发明以来的大约五百年的时间里,人类世界基本上处于“印刷新闻业”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印刷新闻业处于绝对主导地位,成为人类全球化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力量。同时,在这个过程中,特别是1833年《纽约太阳报》创刊之后,印刷新闻业又找到了不仅有影响力而且可以大把赚钱的商业模式,让印刷在报纸上的新闻成为现代“新闻”的代名词,在新闻与报纸、广播、电视等现代媒体之间画上了等号。

  通过温习《红楼梦》中的“新闻”故事,我们知道,“新闻”是不变的,变的只是新闻的载体。在《红楼梦》中,“新闻”的基本载体是语言,尚处于口语传播时代。报纸诞生以后,新闻的主要载体变成了报纸,后来又有了广播、电视等载体,而如今新闻的主要载体又变成网络、微信公众号、App等各类新媒体端口。

  不过,虽说内容决定形式,但是,形式反过来也会极大地影响内容。从原则上来说新闻不变,但是载体一旦改变,新闻的采集方式、呈现方式与读者的互动方式以及商业模式都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具体到当下来说,就是要让古老的新闻找到互联网条件下崭新的生存方式。

  (作者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高级记者)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1年第22期】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