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4日 星期三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世界充满了“文案”味儿

2022-01-11 08:21:09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曹 林

摘要:如今不仅媒体内容被“文案”所“殖民”,我们的日常话语也充满了“文案”味儿。

  我去年写过一篇评论《我不是小编,我写的不是文案》,批评社交媒体对新闻专业价值的谋杀,生产者“小编化”,新闻内容“文案化”。“文案”本来是商业系统的一个概念,用来表现策划者已经制定的创意策略,以语辞、说辞、修辞进行广告信息内容表现,以推广和营销为目的。时间过去不过一年多,如今不仅媒体内容被“文案”所“殖民”,我们的日常话语也充满了“文案”味儿。

  明星离婚的告白,不是给彼此的生命寄语,多是公关团队绞尽脑汁写出来供大众凝视的“文案”。脱口秀演员不是展露口才,而是背诵自己或他人写好的“文案”,每个笑点都经过算法的精准计算。营销号煽动起大众仇恨或泪水的文章,是算计了泪点、痛点、吐槽点的“文案”。校长和教授们的毕业致辞,很多不是说给现场的学生听的,而是便于朋友圈刷屏的“文案”。普通人朋友圈的日常呈现,夜读的鸡汤,问题企业的道歉文本,落马贪官的忏悔书,名人的访谈,网民齐刷刷的跟帖,无不带着浓浓的“文案”味儿。

  广告语是“文案”最原始的呈现方式,比如这些经典的广告“文案”:不做下一个谁,做第一个我(某服装品牌);力量征服一切,你征服力量(某轿车);最高的那座山在哪里?在你的心里(某轿车);世界不过是一句话的距离(某移动运营商)。偶尔看看“文案”,还是挺好的,可如果世界充满“文案”味儿,日常社会成为“文案”社会,不挺可怕吗?

  “文案”有以下几个特点:

  其一,工整押韵。日常语言是自然随意的,以交流和对话为目的,能表情达意就行。而“文案”以传播和消费为目的,有着强烈的功利性。为了易于接受和便于传播,“文案”一般都会精雕细琢,制造某种适合分享和传播的“韵脚”迷因。大众太热爱押韵了,对押韵的迷恋远胜过事实和逻辑,几句押韵的“文案”就能带起一波强烈的情绪。

  公共事件的信息传播中,充斥着让事实迷雾化、煽动大众的类似“文案”。带节奏的艺术,成为押韵和排比“文案”生产的艺术,有时候制造出某个流行语,就制造出某种轰动性。当我们义愤填膺的时候,我们有必要多个心眼,我们转发的是“文案”还是事实?

  其二,虚构受众。人们在正常的日常对话中,对象是明白无误的,话是跟这个人讲的,理是跟那个人讲的,清晰对应。“文案”往往是脱离对话语境而在“后台”生产出来的,所以受众往往带着某种虚构性。比如明星在社交媒体的离婚告白,是说给彼此听,告白对象是对方吗?当然不是,是给公众看的“文案”,塑造“友好分手”“担当责任”的深情人设。问题企业的道歉信,是向公众和用户的道歉吗?大多不是,只是“道歉”文案,给监管部门看。那种道歉往往充满公关套话,甩锅洗白,把道歉篡改成宣传机会,无须公众谅解就“自我原谅”。那些给年轻人打鸡血的所谓“励志演讲”,致敬这个,喊话那个,往往也是在虚构受众,让广告主看到自己对于有购买力的年轻人多么有消费感召力。

  公关修辞的一种典型表现方法就是虚构受众。《西方修辞学史》中提到了这一点:受众其实总是论辩者的一种心智构筑,论辩者不仅根据自己对语境、目的等各种因素的考虑虚构了受众,还以这种虚拟受众为手段,对真正的受众成员施加压力,迫使他们就范。有一个很著名的问题:奢侈品广告文案到底给谁看?明白了虚构受众的“文案”传播学就明白,奢侈品广告是打给买不起的人看,这样买得起的人在用的时候,买不起的人才能认识。感知到很多买不起的人认识却买不起的羡慕忌妒,才会有炫耀性消费的快感,穿别人不认识的奢侈品,不跟锦衣夜行差不多嘛?谁在凝视?凝视着谁?“文案”用修辞掩盖了真实的凝视。

  其三,消费导向。“文案”是从广告营销概念系统中征用的概念,所以,“文案”天然带着营销基因,精雕细琢精准投喂,始于文案,终于消费,图穷匕现,最终都要落到“贩卖”:贩卖焦虑,贩卖悲情,贩卖愤怒,贩卖人设。很多“文案”,这头是深情,那头可能是生意。

  (作者为知名媒体人)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2年第1期】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