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无责参与“造星”:媒体的保底生存策略

2022-03-21 08:19:10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张灿灿

摘要:理性,在任何时代都是稀缺品,但也是必需品。如果无法忍受对真相延迟满足的等待,也就很难获取长久的高质量真实信息供给。

  2020年11月19日,一则不起眼的爆料帖发表在了豆瓣上,题目是《吃瓜爆料|风水大师说2021年娱乐圈风水会变》,内文则简略地说娱乐圈将进入三年停滞期,很多当红艺人会一落千丈。后来发生的事情路人皆知,2021年娱乐圈完全验证了这一预测。所以这个帖子随后成为热帖,被众多网友翻出“瞻仰”,称之为“神预言”。

  而帖子最后提到“熬过两年,2023年会诞生一个世界巨星”,随着前一年预测的顺利证实,这一预言也直接让寻找“紫微星”运动愈演愈烈。从14岁天才跳水少女全红婵,到出道即达巅峰、资源逆天的“谋女郎”刘浩存,再到事业、家庭、智商、颜值、运气全数顶级的滑雪运动员谷爱凌,一年多点的时间,媒体已经主动给这么多人贴上了“天降紫微星”的标签,反而令人质疑“神帖”的预言是否过于保守,全然赶不上媒体“造星”的产出速度。

  “星”的标准也越来越低,只要拥有一两个硬性优秀标签,就具备了成“星”的前提。但比优秀更不可缺少的,是本人必须自带流量特质。是否能吸附流量,可以称得上玄学。因为同样在专业、职业素养上优秀的两个人,可能一人备受瞩目,另一人默默无闻,科学都解释不了所谓观众缘、眼缘的存在。所以,很难预测一个人的哪一个特质能直接将TA送上“星座”。所以,媒体在“造星”成功前,也要付出一定的挖掘成本,慧眼识珠又或是运气好的媒体先小批量地释放信息,试探市场反应,然后等到某一个契机恰好触发流量的机关,“造星”运动就正式拉开帷幕。

  从有一搭没一搭的常规报道到毫无节制地刷屏,从谨慎使用手头媒介资源到使出浑身解数也要从流量中分一杯羹,可能只消一周时间,就可以见证“冰火两重天”的报道局面。虽然媒体不见得一定要突破底线,丧失职业道德地去“造星”,但它们似乎也不愿意为真实付出更多——既然大家都沉溺于打造一种完美人设,那么我也可以参与其中;我说的全部都是真话,但又不是全部的真话;只要守住媒体职业道德形式上的底线,自然可以在“星”的人设倒塌时获得免责资格。

  被集体狂欢造出来的“星”,过了特定的时间点或者离开特定的环境,光环就会逐渐消失、暗淡,甚至在被暴露一些真相时又极易被舆论反噬。而新的“星”又在一茬接着一茬地制造中,很难说谁是赢家、谁是输家,又或是没有赢家也没有输家。但可以肯定的是——媒体没输,它们虽然直接或间接参与“造星”运动,不过只要守住免责底线,就能做到“星”在,流量在;“星”走,新的“星”又在路上。它们永远没有错。

  媒体“造星”运动的成功与失败,从来不是以“星”的形象是否能立住为标准。即使被赞誉的“星”最终以实际表现印证了名副其实,也不能成为媒体自我吹捧的证据,因为它的使命从来不是预测未来与验证预言,而是全面忠实记录。假使不能在“造星”的狂热中保持冷静,保持对各类信息和报道角度的平衡和综合考量,就一头扎进热闹的话题里“掘金”,待热度褪去也不做复盘和反思,这样的媒体无非是保底生存的庸者而已。

  而跟风者更是大多数。人们很难关心到媒体整体的报道动向和全面的行业走向,特别是考虑到一个现实:没有这个“星”,也会有别的“星”,媒体总需要有重点地营造热点,人们也离不开“星”去追随,他们需要被引导,注意力也始终需要有焦点聚集。

  但人们只有在吃到长期内容质量徘徊在及格线的媒体的闷亏时,才开始抱怨媒体的堕落和无用,全然忘记了当初如何支持它们的“造星”运动,让它们沉溺在粗浅内容产品的狂热生产中不可自拔。

  媒体本来在“造星”运动中孤掌难鸣,而大声叫好的流量消费者恰巧给了它们最大鼓励和最强支持。理性,在任何时代都是稀缺品,但也是必需品。如果无法忍受对真相延迟满足的等待,也就很难获取长久的高质量真实信息供给。

  (作者为检察日报记者)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2年第5期】

  本文引用格式参考:

  张灿灿.无责参与“造星”:媒体的保底生存策略[J].青年记者,2022(05):111.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