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VR+新闻”在专题报道中的探索与思考

2022-03-25 08:32:00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王娟 沈婧菲

摘要:本文以央视网“VR浸新闻”栏目专题报道为例,从呈现方式、传播特点、内容特色、受众体验等方面探讨“VR+新闻”模式在当前专题报道中的应用,并对如何进一步促进新媒体新闻报道的发展、

  近年来,新闻业随着新媒体技术层出不穷而发生巨大改变,文字、图片等传统表现方式已不能满足受众不断提高的阅读体验需求。2015年,国内媒体开始尝试“VR+新闻”模式,VR技术在新闻领域的应用使报道呈现方式、受众视觉体验、新闻叙事视角迎来创新式发展。而专题报道因其对同题新闻资源汇总整合的优势,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表现形式,随着VR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广泛发展,其在专题报道中也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使新闻在信息含量、传播方式、受众体验等方面得到较大提升和改善。

  VR新闻报道现状

  VR技术又称虚拟现实技术,它利用计算机生成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高度逼真的模拟环境,为受众提供多源信息融合的三维动态视景,使之能够实时观测虚拟对象及环境的变化,或者参与其中,进而产生沉浸体验。利用这一技术再现真实场景,以增强新闻的真实性与受众的临场感,也为新闻报道增强真实性和现场感提供了新思路。2013年,美国甘尼特集团推出首个应用VR技术的新闻项目《收获的变化》,此后西方媒体陆续将该技术应用到新闻生产中。2015年以来我国媒体开始尝试“VR+新闻”模式,早期新闻领域对VR技术的应用主要集中于重大时政新闻、灾难性与突发性事件报道等,这一应用方向与VR技术自身特点及报道需求有直接关联——新闻报道一直致力于在新媒体环境中提升时政新闻的可读性,建立更为亲密的传受关系,而VR技术所具有的多感知性与实时性,恰好使严肃的时政新闻变得生动,且增强了受众的在场感与沉浸感。随着VR技术的不断发展,其与专题报道逐渐紧密结合,成为新闻传播活动中的重要表现形式,除在专题报道中加入VR元素,更推出围绕一个主题发布多条“VR新闻”的系列报道。这其中,财新网作为最早开始探索VR新闻的媒体之一,在2015年的“12·20”深圳山体垮塌事故报道中尝试采用多条VR系列视频形式进行全方位报道。随后,新华网VR/AR频道于2016年5月正式上线,展开国内媒体对“VR+新闻”模式的探索。而央视网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成为以视频为特色的中央级重点新闻机构。

  VR专题新闻的创新特点

  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融合传播平台,央视网一直致力于创作更符合新时代融合规律的新闻产品。2016年“体坛风云人物年度评选”颁奖盛典、里约奥运会等VR同步直播使其在国内该领域逐步处于引领地位。此后央视网开始对现场报道以外的VR专题进行探索,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央视网在“VR带你看”中发布系列报道“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互联网之光博览会”等,将传统新闻稿件与VR图像相结合,用全景技术贯穿大会报道,呈现会展中心布置、代表接受采访、各国嘉宾进场等画面。

  2019年2月央视网开设“VR浸新闻”栏目,新闻集VR全景图像、航拍实景视频、三维立体动画以及实时地图导航等多种可视化元素于一体,打破传统报道视角与传播方式,在全媒体时代开辟主流媒体发展的有效路径,并推进我国“VR+新闻”传播模式的发展进程。至今该栏目共发布几十个系列专题的数百条VR报道,用户可以在PC端、手机端查看或利用VR设备享受沉浸体验,在不同的VR场景中“走进”新闻现场,体验新技术带来互动参与的同时,亲身感受其创新特色。

  (一)科技感加持,利用多重技术升级VR报道画面

  媒介和技术相伴相生,新的传播媒介往往建立在技术进步的基础上,而特定技术也可能作为媒介影响新闻生产与信息传播的方式。[1] VR正是这样一种具有媒介属性的技术,综合了计算机图形、传感器、立体显示以及仿真模拟等多种科学技术手段,并在当下应用前端VR新闻产品进一步加入4K、AR、AI等技术,使新闻呈现效果再次提升。例如,央视网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发布的《“筑”福》VR专题便是结合多种制作技术后的成功产品之一,该专题包括《一所会堂,群贤毕至共议国是民生》等7个VR短片,自1959至2019以每10年为时间节点串联叙事,选取期间多个标志性工程作为线索,如人民大会堂、北京地铁、蛇口工业区等,短片均围绕其特点展开。专题运用VR技术与无人机航拍记录画面,高质量的渲染缓和了场景转换,并成功实现短片的多端播放,用户在手机客户端也可以灵活控制三维立体界面。此外,在细节上,VR画面下方配有中英双语字幕,场景中添加显著的悬浮立体文字进行说明,图片、视频及动画元素叠加使报道内容更加丰富,为用户营造不同的体验氛围,增强报道故事性。类似内容细节的用心设计贯穿《“筑”福》专题,突破了新闻接收在感官上的局限,带领用户观摩中国建筑史上的人工奇迹,感受新中国成立70年来城市建设的高质量发展和社会变化。

  (二)选题生活化,用VR镜头探索百姓故事

  以百姓故事作为新闻落点是VR报道常用的叙事策略,在贴近性较强的新闻中利用VR技术进行内聚焦叙事,可以将用户置于新闻人物的视角展开报道体验。VR镜头之所以能深入小人物的世界,得益于其全景仿真视景对事件现场的真实呈现——伴随对人物自身情感的剖析,新闻内部真实得到重塑,用户易于产生化身认同与共鸣,从而在情绪、认知上与场景中的报道对象达成短时一致。

  以央视网“VR浸新闻”栏目的《战“疫”最前线》专题报道为例,其中27条VR报道从成都市开始有序复工,武汉雷神山医院基本建成,到武汉16家方舱医院全部休舱,再到武汉市最终“解封”,新闻选择聚焦疫情中的普通人,受众随其在场景中共同活动。在向公众科普防疫知识、报道抗疫要闻的同时,发布多条VR全景报道,将镜头深入疫情防控的实景,让受众在多维叙事里感受严峻的防疫形势与感人的抗疫故事,形成新闻接受从聆听人物故事到体验人物生活的转变。

  与传统新闻报道相比,VR技术在社会新闻中增强了报道客观性与可看性,同时也让新闻趣味感十足。在新闻故事化框架下,用户的多重感官与阅读思维得以充分调动,现实生活中真实人物故事线的引导设置让用户体验事态发展的真切感受,从而获得对新闻的最佳理解效果。[2]

  (三)传播形式多样化,虚拟现实与传统要素呈现相融合

  融合新闻指的是采用多媒体、多渠道的方式将文字、图片、声音等内容集于一体,使报道在视觉传达上更加形象与具有吸引力的新闻传播模式。[3]当下的VR专题报道与系列视频正是立足VR技术并对多种传播形式加以整合,形成以VR传播为主的融合专题新闻。在360度全景画面中,媒体频繁使用文字、图片、动画等元素补充拓展新闻内容。

  例如,在《战“疫”最前线》专题中《逆旅凯旋“桂”人还》VR报道里,用户可以通过点击指示按钮切换至图片、视频板块或打开超链接跳转纯文字报道页面对拓展信息进行浏览,甚至可以在VR场景中点击标识查看志愿者为医护人员制作的樱花卡片细节图。可见,VR新闻在传统传播呈现手段的基础上有机融合多媒体形式使VR专题报道更加形象丰富。用户既能在全景画面中走近新闻事实,又能借助高清图片及视频进一步了解新闻细节,如此多样的传播形式为用户的阅读体验提供了便利。

  从“VR浸新闻”看VR技术赋予专题报道的改变

  从央视“VR浸新闻”栏目大量报道中可以看出,在媒体融合背景下VR技术的加入为专题报道带来了创新与突破,对比该栏目与同题传统报道大致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在内容上实现报道全局与细节并存

  细节是保证新闻真实与全面的必要手段,也是新闻中最能传递价值要素的场景符号之一,新闻报道在构建新闻全局的同时还要注重对细节的追求。而VR全景技术正是在图片、视频、Flash动画等可视化基础上还原真实新闻场景,让事实细节易于被受众捕捉。在“VR浸新闻”的方舱医院报道《“中医国家队”江夏方舱医院硬核上线》中,从多场景视角对武汉江夏方舱医院的情况进行记录,在VR全景图像中用户可通过360°视角了解方舱布局全貌,并通过调整所处角度与画面大小,根据自身需要关注场景细节。一些以往只能用文字描述的枝节,在VR报道中得以直观呈现。

  二是注重叙事空间与阅读场景相结合

  传统新闻报道的叙事空间与用户阅读场景通常是相对分离的,使其无法平衡新闻事件现场与阅读时的真实环境,导致身体和情感体验无法统一。[4]而 “VR+新闻”模式的应用,有效地缓解了这一问题,受众以第一人称视角在三维虚拟场景中接近报道现场,打破传统静态表达,使动态表达更为立体形象,实现了从阅读者到体验者的转变。例如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诸多媒体平台围绕“代表通道”和“委员通道”相关话题建立专栏,央视网《我们都是奋斗者——2019年全国两会》专题报道加入“VR浸新闻”栏目中“VR看两会”板块,利用VR技术呈现“通道”。点击该板块,VR全景画面在轻快的音乐中播放,用户瞬间从浏览网页到置身于两会“代表通道”,跟随记者旁观采访,成为现场见证。此外,用户还可以通过该板块打开“街里街坊看两会”VR系列,前往北京市内多地“漫游”,聆听百姓心声。由此,VR技术带来的叙事转变为用户高度还原生活场景,而VR沉浸式体验则使其阅读知觉暂时向“参观”知觉转换。

  三是受众体验主体性的全面提升

  新闻传播过程中把关人无处不在,选题角度、文字采写、镜头剪辑等都将受众置于一定的叙事框架中。而在“VR+新闻”模式下,信息传播不再局限于把关人的再加工,而是营造全方位虚拟现实情境,让受众置身“新闻现场”[5],使其主体性得以实现。例如,2020年4月央视网上线的“决胜——脱贫攻坚智惠媒体平台”中,《重访总书记扶贫足迹》VR专版以“VR+新闻”方式呈现全国各地扶贫脱贫成果。无论是在全景画面中捕捉细节,还是以个人视角“参与”新闻现场,受众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其主观的个性化需求在多维信息环境中得到满足。全景化新闻形成了新闻传播从媒体“提供事实”到受众“感知事实”的转变。

  “VR+新闻”专题报道的思考与展望

  尽管“VR+新闻”的融合性呈现方式及创新技术应用使其在专题报道中更具活力,但此领域目前在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具体实践中仍有一些问题需要思考。

  首先,“VR+新闻”选题有限易导致同质化现象

  VR报道方式使其在选题上并不适合所有类型新闻:其一,选题要兼顾考虑文本内容和VR技术的视觉呈现;其二,采取VR模式会导致新闻制作成本提高且周期速度变慢,无法体现新闻的时效性优势。由此VR新闻更适用于具有重大影响力和传播力的社会事件,这可能使得大多数媒体普遍将选题集中于专题报道、典型人物采访、大型会议开闭幕式及新闻发布会等,在报道内容、呈现方式特别是报道空间及场景上出现同质化。因此如何结合技术特点创新报道思路、更新传播思维是其面临的首要课题。

  其次,内容感官化局限思考,弱化了报道深度

  多维立体空间的直观呈现让信息获取不再是一种简单的阅读行为,从满屏翻找信息到全景自由探索,VR新闻融合多媒体制播和多元素内容从而提升了信息的容量和易读性,但同时,提供充分的信息细节使新闻抽象化空间缩小,不利于受众自行“脑补”及深度思考。同时,“漫步”新闻现场自主捕捉场景信息,逼真的画面会让阅读者产生“游戏”体验,逐渐偏离获取信息的初衷,且影响深入思考和探究。而出于技术限制和追求画面美观的考虑,VR全景画面无法提供过多的新闻素材,报道延展性与内容深度均被弱化,事件背后值得深省的问题与真相无法进一步挖掘,内容的影响力受损。可见,在运用VR技术打造形象直观的新闻报道的同时,结合传统报道形式或升级VR新闻技术以加大报道的深度将成为其发展与竞争中的重要着力点。

  再次,弱交互性产生“新被动体验”

  目前VR内容输出分为强交互与弱交互两类,而目前国内VR技术应用趋势下,直播类弱交互形式在VR新闻中占据主导,受众体验内容经过预先规划,其交互体验具有一定被动性。[6]这种“新被动体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媒介的场景选择。不同于VR游戏对场景全方位建构的强交互效果,VR新闻在某一特定主题或事件中,场景的选择仍需经过媒体之手,用户成为依附于虚拟现实的“接收器”,需经过片面的指引进行观察与感知,新闻场景选择多少带有媒体报道的内在逻辑。二是报道互动机制的缺失。目前的VR新闻尚欠缺互动反馈,考虑到VR专业设备还未普及,受众以手机平台体验为主,媒体在制作VR新闻时较少考虑加入互动元素,导致无法与虚拟场景中的物体进行实时互动。而受众之间的阅读交流以及对信息传播的有效反馈,也无法在VR专题报道中得以实现,互动机制仍多依靠传统设置。这些问题同样需要在日后的探索中逐步完善。

  综上,VR技术带来的沉浸体验为延伸人类的感官带来了新的可能,新闻界对新技术的探索不会止步。在全媒体时代,如何充分发挥VR技术的优势、深刻把握新闻传播的规律,创新信息的呈现方式,提升专题报道的质量,挖掘VR新闻的价值,是在发展“VR+新闻”的同时需要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喻国明,谌椿,王佳宁.虚拟现实(VR)作为新媒介的新闻样态考察[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8(03):15-21+2.

  [2]武振宇.VR技术在电视新闻中应用探析[J].中国传媒科技,2018(04):80-81.

  [3]姜冷.新媒体背景下的媒介融合途径[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279-281.

  [4]刘先根,彭培成.融合新闻虚拟化叙事的话语范式探析[J].新闻战线,2016(23):91-94.

  [5]喻国明,张文豪.VR新闻:对新闻传媒业态的重构[J].新闻与写作,2016(12):47-50.

  [6]上海艾瑞市场咨询有限公司.湖光秋月两相和 5G+云VR研究报告(2020年第5期)[C].上海艾瑞市场咨询有限公司专题资料汇编,2020:26.

  (王娟: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沈婧菲: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2年第4期】

  本文引用格式参考:

  王娟,沈婧菲.“VR+新闻”在专题报道中的探索与思考——以央视网“VR浸新闻”为例[J].青年记者,2022(04):90-92.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