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4日 星期三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假新闻满天飞的时代,专业新闻大有可为

2022-04-08 08:26:31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窦锋昌

摘要:“不加过滤”的好处是受众能第一时间获得第一手信息,代价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

  几年前,我曾经跟学生交流关于“后真相”的问题。记得当时我讲的主要观点是,在“人人都是记者”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一个新闻事件出来之后,人声鼎沸,众声喧哗,继而不断地出现新闻反转,让我们难以看清真相。虽然如此,只要没有外在对新闻传播的强制干预,假以时日,更多的事实会被披露出来,我们距离真相可能更近一点。

  这个判断有理论上的依据,即“观点的自由竞争”理论,它产生于欧洲的启蒙时代,认为每个个体自由发声的权利非常宝贵,只要能够拥有自由表达的权利,就会有不同声音的竞争,在激烈的竞争之中,那些更加符合事实的说法就会俘获人心,真相也就不会被掩盖。

  不过,这个理论的解释力是有限的,它产生效果至少要有三个条件。其一,所有参与竞争的观点“分贝”相同;其二,观点是理性表达出来的;其三,听众是有辨别力的。观察正在上演的俄罗斯与乌克兰冲突中的信息传播,我们会发现,在当下的社交媒体时代要同时满足上述三个条件并不容易,信息很难“自由竞争”;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可能距离真相更远了。

  俄乌冲突2月24日爆发至3月12日,接近20天的时间里,双方以及各自的阵营不仅进行着一场真枪实弹的战场上的比拼,也通过各种媒体平台和舆论阵地进行着一场激烈的舆论战,各种信息不断出现,但是真假莫辨。比如,很多消息称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已经离开基辅,之后泽连斯基更新了短视频,背景就是乌克兰总统府。再比如,乌克兰国防部称空军战神“基辅幽灵”击落俄罗斯多架战斗机,后来被证实只不过是游戏里的画面。

  3月11日晚间,美国谴责俄方在对乌克兰发动的战争中散布虚假信息,比如拉夫罗夫3月10日宣称俄罗斯没有攻击乌克兰,是乌克兰构成了直接威胁。俄罗斯不甘示弱,谴责美国在乌克兰设有化学和生物武器实验室。美国随后反击说,俄罗斯使用化学武器的记录由来已久。

  诸如此类,不一而足。读者看似不缺信息,但是因为并不存在信息的公平竞争环境,使得我们距离真相非常遥远。

  这种局面是多种因素共同促成的,择其要者,至少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发布信息的主体存在故意造假的可能性。无论是国家、企业还是个人,都有自己切身的利益,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可能故意发布虚假信息。要让一般用户去判断这些信息的真假,成本太高。“造谣”比“辟谣”容易多了。另一方面,不同的信息发布主体具有不一样的话语权,同样的声音,产生的传播效果不同。3月1日,苹果公司下架了两款俄罗斯新闻App,随后谷歌也宣布暂停俄罗斯境内支付功能。据统计,截至2021年12月,全球超过45亿人使用社交媒体,按月活跃用户计算,Facebook、Youtube、WhatsApp、Instagram等排名前五名的社交平台均为美国企业。这些措施的实施使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国际话语权产生了不同的权重。

  媒介与战争的关系从来密不可分。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日本派出114名记者采访,利用媒体攻势取得舆论支持。1898年,美国与西班牙之间的美西战争爆发,跟赫斯特报系的舆论鼓吹有一定的关系,以至于被称为是第一次“媒体战争”。60多年后,越南战争则被认为是美国“被电视转播打败的一场战争”。之后,无论是1991年的海湾战争还是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都突出了有线电视新闻的传播力量。那是一个大众媒体的单向传播时代,信息的中心为职业媒体人,民众对于战争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媒体的报道。移动互联时代,每个人都参与其中成为媒介的一部分,公众通过互联网获得大量及时且“不加过滤”的新闻,“不加过滤”的好处是第一时间获得第一手的信息,但代价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

  这种情况其实是给专业新闻机构提供了巨大的生存空间。新闻机构可以超越各个利益主体的偏见,通过自己专业的事实核查程序,在“真假难辨”的信息海洋中“去伪存真”地发出自己的报道,既可以节约读者的时间,也可以提供真实的信息。

  (作者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高级记者)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2年第6期】

  本文引用格式参考:

  窦锋昌.假新闻满天飞的时代,专业新闻大有可为[J].青年记者,2022(06):127.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