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主流媒体国际评论的现状与进路

2022-05-07 08:39:27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全会

摘要:在提升国际传播能力这项系统工程中,主流媒体的国际评论是争夺话语权、赢得软实力的重磅武器。

  软实力能增强一个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动权。随着世界格局的深刻演变,中国日益步入舞台中心,“解决失语和挨骂问题,形成与综合国力相匹配的国家软实力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共识”[1]。在2022年开年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主管宣传工作的中央政治局常委王沪宁着重提出:“要推动对外宣传创新,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此前,在“百年决议”和“十四五”规划等重要文件中,党中央多次对提高国际传播能力进行着重强调。在提升国际传播能力这项系统工程中,主流媒体的国际评论是争夺话语权、赢得软实力的重磅武器,是影响国际舆论最直接、最有力的方式。

  国际评论在争夺话语权中的独特优势

  评论是新闻媒体的旗帜和灵魂。在中国近现代新闻史上,心系国家命运的知识分子们以笔作枪、以文报国,创作的评论力作起到了唤起民众、凝聚人心的积极作用。在信息庞杂、思想多元、观点交汇交锋的国际舆论场中,延续和超越“文人论政”传统,充分发挥国际评论的作用,大声讲理、大胆发声,对撼动“西强东弱”的国际舆论格局、扭转信息和观念“逆差”、赢得舆论主动至关重要。

  一是立足国家立场,亮明媒体态度。在西方国家,社会体系建立在自由主义意识形态上,政府被视为必要的恶加以限制,大众媒体作为“第四权力”,担负起培植认同、制造共识的主要责任。同时,在言论自由的面具下,西方媒体也以其“公信力”和影响力在国际舆论场中占据“道义”高地,为制度不同的国家贴上“独裁”“专制”“宣传”等标签,影响和干扰其在国际上的发声。要打破这一被动局面,需要外交与外宣相互策应、和声齐鸣。在这场合奏中,主流媒体的国际评论以媒体的立场发声,以服务于外交而又不等同于外交的态度表达,能突破意识形态的偏见,有效放大外交工作的音量。此外,很多外交部点到为止、不便言明的话,能在国际评论的不同栏目中,通过社会、学界、民间等不同角度加以阐明,为外交工作营造有利的舆论环境。

  二是设置公众议程,引导国际舆论。新闻通过让人们看到什么来影响舆论,评论则直接亮明观点、表明态度、剖析本质,对舆论的影响更为直接。但恰如美国新闻评论家李普曼所言,公共舆论有可能并不直接反映客观现实,而是一种“拟态环境”和“刻板印象”。当下,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参与程度越来越深,世界更关注中国的国际言行,但国际话语权并未与之相适配,导致“一带一路”、疫苗援助等务实的国际行为被歪曲、丑化,“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中国源头论”等荒谬论调甚嚣尘上,不利于我国外交工作的开展。在这一背景下,主流媒体可以通过国际评论重磅发声,一方面能对谎言谬论针锋相对、直截了当地予以驳斥,在国际舆论场起到激浊扬清的作用;另一方面,还可以切合国际社会的期待,对中国主张、中国方案、中国贡献进行主动言说、积极阐释,增进理解认同。

  三是搭建国际平台,促进公共外交。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以促进世界民心相通、文明互鉴为主旨的公共外交,是各国塑造国家形象、提高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渠道。作为以文会友的“公共领域”,国际评论是一片广阔的公共外交“蓝海”。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以18世纪欧洲的俱乐部、咖啡馆、沙龙、报纸等为研究对象,剖析了位于国家机关和市民社会之间的公共空间及其运作过程,认为其具有推进民主、构建政治合法性的作用。同样,主流媒体可以通过设立国际评论专栏等形式,邀请国际知名人士和意见领袖在这里表达观点,汇聚“知华友华”的正义之声,放大“挺中顶中”的善意之声,形成独立于西方话语霸权之外的“公共领域”,在促进国际言论自由流通的同时,增强联系、建立信任。

  当前的主流媒体国际评论体系

  我国的国际评论发轫于近代报刊的兴起,19世纪初,由传教士创办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等刊物中,就以言论向国人传播西方宗教思想。此后,我国的知识分子发扬“文人论政”传统,把办报立言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其中就包含对国际时局的观察和评论,如创办《循环日报》的王韬,曾撰写过《记英国政治》《英重通商》《俄人志在并兼》等一系列政论文章。1949年之前,胡愈之在《东方杂志》开辟介绍和评论国际局势的专栏,并创办《世界知识》杂志,深耕国际评论。冷战期间,人民日报、红旗杂志曾连发九评,敲响中苏论战最强音。2008年以来,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日报、中新社等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强化国际传播能力建设[2],在国际评论领域持续发力,逐渐构建出各具特色、有机协作的国际评论体系。

  在主流媒体中,人民日报以言论见长。2008年,在“国纪平”重大题材评论、“国际论坛”多元角度评论的基础上开设“钟声”国际新闻评论专栏,“钟声”既是“中国之声”的简称,更蕴含“警示钟声”的寓意。创办以来,该专栏立足于正面阐述中国对国际问题和涉华问题的立场与主张,反应快速、观点尖锐,不少“钟声”评论一刊发就被国内外媒体转载评述,引起国际热议。此后,人民日报持续开办“环球走笔”“大使随笔”“和音”等国际评论栏目,目前已形成以“钟声”为核心的多视角、多形态、多平台国际评论体系。例如,“大使随笔”刊登中国驻外大使们日常工作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国际漫评”通过漫画的形式针砭国际时弊;“环球走笔”突出国际观察中的文化视角等。此外,人民日报社旗下的《人民日报海外版》和《环球时报》也各有国际评论阵地,“望海楼”“观象台”“环球时报社评”等在对外传播和国际舆论中拥有较大影响力。

  新华社拥有大量驻外记者,能迅速掌握国际时局的最新动态,产生了如“彭迪国际评论”等知名品牌。2008年,新华社将“新华时评”的影响力向国际延展,开辟“新华国际时评”栏目,围绕重大国际事件进行评论,在国际舆论场有巨大影响力。2009年,新华社旗下的对外传播平台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开播,新华社以此为依托开办了“纵论天下”“国际看点”“火花”等一批视频国际评论栏目。此外,还创新设立“锐评天下”专栏,以很有视觉冲击力的长图点评国际时事。

  2018年3月,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合并组建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总台成立以来高度重视国际评论工作,目前已形成“国际锐评”“玉渊谭天”“维港观潮”“海峡时评”“大湾区之声热评”“CGTN快评”“国际漫评”等一批拳头栏目。其中,“国际锐评”坚持“中国立场、国际表达”的定位,在中美贸易战和涉新冠肺炎疫情舆论战中,多篇“国际锐评”引发现象级传播,赢得民众一致叫好。“玉渊谭天”采用融合传播模式,致力用“民间”语态看待国际大事,以独家事实和角度引导舆论走向,2021年全年发布原创产品541个,全网浏览量达81.2亿次。“国际漫评”充分发挥漫画的跨语境传播优势,以讽刺幽默的话语表达在硝烟弥漫的国际舆论场以小驳大、以画言志,2021年全年发布漫画、动画、深度漫评等多形式产品近100条,为创新讲好中国故事、打赢舆论斗争提供了重要助力。

  中国日报的“世界观”“漫评”、中新社的“近观中国”“东西问”、中国外文局依托《北京周报》等平台创办的“观点”专栏,都立足自身优势进行丰富的国际评论实践,旗帜鲜明地表达中国态度和中国意见。此外,南方日报、解放日报、大众日报、湖北日报、现代快报等各省级媒体也积极探索国际评论工作,有效增强中国声音的立体度和影响力。

  主流媒体国际评论的精进之道

  精益求精做好国际评论是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重要课题之一,笔者认为可以围绕“专”“活”“理”三个维度深入探索,不断精进,让中国话语牢牢占据国际舆论制高点。

  (一)培养“专才”、用好“专家”、打造“专场”

  一是培养国际一流的评论“专才”。国际评论专业性强、写作门槛高,既要对我国大政方针和外交政策有深刻把握,又要对国际时局和国际关系有深入了解,同时对新闻舆论、融合传播、逻辑辩论、文字表述等能力都有严格要求,人才培育是核心问题。但“相比于美国的托马斯·弗里德曼、扎卡里亚,日本的船桥洋一、大前研一,英国的马丁·沃尔夫等,国际评论家个体的缺失,是中国国际话语权劣势以及思想力滞后的重要原因”[3]。因此,要创新体制机制,鼓励和培育一批为中国立言的国际评论大师,并使之成长为国际舆论场的意见领袖。

  二是用好能言善辩的领域“专家”。中国有“文人论政”的传统,更有“文人避政”的情结。其实,美国的基辛格、亨廷顿、福山、布热津斯基、约瑟夫·奈等耳熟能详的专家学者都是大众传媒的常客。思想力和传播力在本质上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等领域专家对热点事件有深刻的见解,媒体是一个重要的表达窗口;另一方面,大众传媒能因此增加硬核内容,提升影响力。主流媒体要发挥平台优势,广泛吸引外交官、驻外记者、智库研究员、高校教授等群体积极发声。

  三是打造以文会友的交流“专场”。主流媒体的国际评论专栏不仅生产观点、引导舆论,更汇聚高层次国际人才、促进深层次人心相通。例如,人民日报的“国际论坛”如今以刊登外籍人士的观点为主,广泛邀请国际知名的官员、专家学者就国际涉华热点事件发声。泰国政府副总理兼商业部长朱林、日本山梨学院大学校长古屋光司、博茨瓦纳《周末邮报》主编卢特等都在“国际论坛”上刊载过文章。应该多开辟这样的国际评论品牌和“专场”,在拓展信源、丰富论述视角的同时,搭建人员和观点交流交汇的联通之桥。

  (二)鲜“活”内容、盘“活”形式、灵“活”传播

  一是注重时效,鲜“活”内容。国际评论往往因事而发,第一时间发表立场鲜明的观点能有效抢占舆论先机。尤其是在信息纷繁复杂的国际舆论场中,抢好公众期待的“第一落点”,能够形成良好的“首因效应”。例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国际锐评”,以“缘事而发、寓理于事、目光四射、倚马可待”为要求,基本实现重大事件必有我声,在国际舆论场上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二是丰富体裁,盘“活”形式。国际评论的落脚点是大众的共鸣共振,因此综合运用各种评论形态,说服不同受众群体,扩大影响范围尤为重要。随着媒体融合发展日益深入,目前主流媒体普遍采用文字、图片、漫画、视频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国际评论,还可以探索更多陈情说理的新方式,比如数字评论、图表评论等。以数评为例,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具有一目了然的优势,人权、民主等抽象的概念都可以具体化为一个个直截了当的数字,是讲述中国发展成就和反制舆论攻击的利器。

  三是拓宽渠道,灵“活”传播。国际评论要达成占据国际道义高地的效果,就要做好观点的覆盖和落地,把舆论“尖刀”插到世界腹地。2020年,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就提出,要逐步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要综合运用借船出海、借台发声、合作传播等多种方式广泛对外传播,尤其是用好互联网这个关键变量,在推特、脸书、优兔等年轻人聚集的平台唱响中国声音。

  (三)顺“理”成章、据“理”力争、以“理”服人

  一是以理性立论,顺“理”成章。西方有辩论传统,辩论思维渗透进生活和政治各方面,英国议会辩论、美国国会辩论和法庭辩论等在实际政治中被广泛运用。逻辑是辩论的核心,理性是立论的根本,在不同观点、思想的交锋中,把握思维的规律才能赢得主动。在我国,逻辑学又被称为理学、名学,民国时期的知识分子以此纵横捭阖、议论时政,毛泽东曾对梁启超在戊戌变法时为《时务报》《清议报》写的文章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立论锋利、条理分明、感情奔放、痛快淋漓”[4]。国际评论作为辩论的一种变体,要摈弃空洞的口号和正确的废话,有理有据、条分缕析,增强说服力,提高认可度。

  二是以思辨驳论,据“理”力争。国际评论要敢于亮剑,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亮明立场,更要善于用剑,讲究斗争技艺。习近平总书记曾批评“做样子的舆论斗争”,看起来气势汹汹,好勇斗狠却不仅不能说服人,反而适得其反。[5]针对国际舆论场上给我们扣的“帽子”、泼的“脏水”,可以用专业、理性、客观的论证直指其逻辑谬误,还要以彼之矛攻彼之盾,用其社会内部的问题和事实予以有力反击,廓清国际舆论中的杂音噪音。例如,2021年12月,美国拟通过“民主峰会”再立意识形态战壕,总台“国际锐评”快速反应、持续发声,连发《美方又要让世界看场政治闹剧了》《以传播“民主”名义侵略他国滥杀无辜,美国有何资格奢谈民主》等12篇重磅评论,对美开展“连续剧”式的批驳,犀利点明美国“民主‘封’会”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政治闹剧”,被国际媒体广泛转引转载,形成强大舆论震慑。

  三是以现实著论,讲“理”服人。《说文解字》把“理”释作“治玉”,即把玉按照纹理从璞石里剖分出来。在中国文化的语境里,理超越于诡辩、逻辑之术,指事物本身的道理。美国《纽约时报》社论版原主编约翰·奥克斯把社论分为辩论型社论、阐释型社论、活泼型社论三类。其中,辩论型社论讨论公众议题;阐释型社论对社会上出现的疑难或争议问题和现象加以解读;活泼型社论则是以不拘一格的方式谈论严肃主题以外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议题。在百年党史的筚路蓝缕和苦难辉煌中,在五位一体的蓝图擘画和宏伟实践中,有很多令全人类动容的成就可以书写,有很多人类社会可以借鉴的经验可以阐释,这些都是国际评论可以挖掘的“富矿”。拓宽国际评论的面向,在论战、批驳性的国际评论之外,围绕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国际核心关切,深入剖析中国发展奇迹这块“璞石”的内部“纹理”,进行不拘一格的评论,也是争夺国际话语权的题中之义。

  参考文献:

  [1]全会,沙晓羽.国际传播话语体系中智库的功能[J].青年记者,2021(22).

  [2]程曼丽.中国对外传播的历史回顾与展望(2009-2017年)[J].新闻与写作,2017(8).

  [3]王文.如何办好国际评论[J].新闻与写作,2011(3).

  [4]辛士红.评论的逻辑[J].军事记者,2014(4).

  [5]中央宣传部新闻局编.新闻评论漫谈[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4:7.

  (作者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总编室编辑)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2年第7期】

  本文引用格式参考:

  全会.超越“文人论政”——主流媒体国际评论的现状与进路探析[J].青年记者,2022(07):47-49.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