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当不必要信息成为新闻词条标签

2022-10-11 08:26:26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张灿灿

摘要:新闻标签化面临着困境:被贴上群体标签的当事人形象单一,继而形成群体的刻板印象。

  最近看到一则热搜新闻,#大学生点海底捞外卖被炸伤眼睛##海底捞回应已承担医药费#。该名顾客因先放底料再加水且没有搅拌,导致火锅底料爆炸辣油四溅伤及眼睛。这则新闻,光看标题就是网络热点的典型。“大学生”“海底捞”“事故”,当这些要素集中在一条新闻里,注定会登上热搜榜。而当它们出现在一起时,也会发生奇特的反应——原本应聚焦在“事故”上的注意力,已经完全被前两个标签夺取。所以,不出意外地,评论焦点也随之发生变化。

  “大学生?哪个大学的?”“学习把脑子都学坏了吧,生活自理能力太差!”“这跟海底捞没关系吧?这不是基本常识吗?海底捞这波操作还是挺大气的!”“看起来好像不是海底捞的问题啊……是要搞事情吗?是商业竞争搞出来的,还是普通新闻?”“现在的大学生都挺有钱,动不动海底捞。”以上是评论区点赞较多的留言,都沿袭着网络评论的特性——犀利。但从事实判断角度看,“这跟海底捞没关系”似乎是最准确的评论,更进一步说,这跟顾客的大学生身份又有多大的关系?这只是一个缺乏生活常识且没有认真看说明书的普通顾客,无论是大学生还是仅有小学文化水平的人,都可能犯的错误,而且既然发生炸伤事故,后续更应该讨论的是如何避免再次发生类似悲剧。但评论几乎不涉及这一重要问题,全部被更具吸引力的标签带歪了。如上所述,舆论焦点不出所料地偏了。

  是标签惹的祸吗?这篇新闻,短短百余字,本来可以不用点出顾客身份,甚至连海底捞都可以用某外卖火锅套餐替代。一旦这则新闻完全回归新闻本质,只报道与事件相关的核心信息,上述热评也就没了评价的内容基础。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假如没有这些让人见之欲评的标签,可能新闻直接冷场。正是这些看似无关新闻本质的信息,引发了热烈的网评。这些标签,可能才是内容火起来的根本原因。这一流量密码,已经被热搜制造者们熟练掌握。尽管在新闻发展史上,刻板印象是个老掉牙的问题,但在新闻词条化、热搜标签化的短新闻速读时代,这个制造偏见的负面功能再次有了广阔施展空间,成为新的流量工具。我们每天可以看到一些热门标签在热搜常驻:女司机、女大学生、女博士、大学生、家庭主妇、程序员、快递小哥、年轻人、老人、熊孩子等,男女老少都要被归类到某一可标签化的群体里,甚至一些时候还要用国籍、地域、学历、职业等条件进行分类或者细化。

  如果说在必要信息上作出标签化处理,还有一定新闻专业性的考虑,那么,将与核心新闻点无关的内容做入标题、贴上标签,使其居于显著位置,反复被提及,甚至过度暴露新闻当事人信息以便使其能够被简单纳入某个可标签化的群体,这样的操作模式势必有额外的驱动力。

  一是新闻制作过程轻松化。标签虽短,寥寥数字,但能帮助轻松分类,指路群体特征。我们都知道,刻画一个新闻人物并不简单,尤其篇幅越短越难精准画像。所以就简单给人物贴标签吧,贴得越多,越能集纳更多标签代表的意义,让受众自行脑补出人物形象。二是标签化轻易实现了代入及对立。将个例的言行、特质放大为群体特征,能吸引该群体关注,无论是感同身受还是拒绝被纳入,这种新闻关联性远超去群体化表达所建立的用户关联度;而对这一群体持批评或赞美态度的其他群体,也能轻易被吸引过来,他们或褒或贬的评论也激发了新闻标签中群体的赞同或者反驳。于是,评论区不出意外地热闹起来,所谓的热度值也随之持续飙升。

  不难看出标签化新闻的获益者是谁。曾有一位著名导演一针见血地指出当代演员演技的蹩脚之处——笑是哈哈哈,哭是哇哇哇。这样浅薄直白、缺乏层次感的演技导致影视作品枯燥无味。同样的,新闻标签化也面临同样的困境——被贴上群体标签的当事人形象单一,继而形成群体的刻板印象,就像很多新闻除了“巨婴”大学生就是正能量大学生一样,混乱得让人无所适从。

  (作者为检察日报记者)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2年第17期】

  本文引用格式参考:

  张灿灿.当不必要信息成为新闻词条标签[J].青年记者,2022(17):111.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