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坚定专业自信,舆论自会为你开路

2022-11-04 08:27:30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张灿灿

摘要:舆情来时“让子弹飞一会儿”。这种能允许它多飞一会儿的淡定,不仅是心态上的从容,更是能力上的自信。

  舆论突如其来,有人急于第一时间站出来反驳,先声夺人;有人默默搜集整理证据,等待在最热的舆情爆发期,还原真相;也有人选择沉默,流露清者自清的高傲。不同的选择,造就了形形色色的网络奇观。

  经过网络奇观洗礼,我们可以明确一些训练有素的舆情应对方式:长篇累牍、事无巨细地一一列出。这种方式未必能百分百平息舆论,但中规中矩,不会出错,当然也不能奢望有惊喜。

  对于大多数常年都难得被舆情击中的部门来说,一旦遇到,就很容易让他们难以招架,产生恐慌心理。慌则急,急则乱,乱则错,很可能做出一些激化舆情的行为。比如专业部门发布的信息,可能因为非大众所熟知而产生误解,或者因为意外的撞梗引发网友嘲笑讥讽。这些偏冷部门的日常工作动态小事,一旦被拿到舆论场最高处高光示人,很快就会模糊它本身的含义,也注定会偏离它的专业价值。

  越专业的部门,往往越是舆论场中的“老实人”,不懂应对、不善辩解。这种部门最倾向选择的应对手法往往是删除了之,赶紧远离舆论场的喧嚣。表面上看起来,也许就像是躲起来,不敢面对,实际上可能只是一种怕麻烦、不甘心甚至不屑于去做过多解释的心态。以这类部门的表达能力,解释或许越描越黑。所以我们经常看到,一些部门或组织很遗憾地没有表露出人们期待的舌战群儒的高姿态,而是在喧嚣的舆论中自我噤声。即使在后续舆情继续发酵,另一个声音逐渐占据主流甚至全盘反转,人们夸赞该部门做得对,展示了专业水准时,人们依然很难看到这样的部门出来蹭热度、引流量,只是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无为而治,纵然也是应对舆情一种方法,但多少有些无奈、被动。实际上,从满天飞的嘲笑、讽刺、看热闹的调侃,到网友逐渐理性、评论逐渐客观、舆情逐渐平和,一般也就两三天时间。但就这点舆情反转的时间,很多部门都承受不住压力,或者不愿在舆论烤架上煎熬,直接删评了事。这种承压能力着实有些让人意外,而不作任何解释说明,势必给人一种舆论质疑被做实的感觉。

  事实上,这种鸵鸟式逃避法不但没让舆情消停,反而更让一些网友确定此举为“心虚”“确有其事”。尽管后续会有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热心网友,自发地从各个角度帮助论证专业部门做法的专业性和必要性,比如文学部门评选获奖文章的文学性、获奖资质合法性、获奖理由充分性等问题。但一个事件最容易引人注目的,还是所涉单位在舆情初发酵时的第一反应和举动。

  评论的偏激、片面,舆论的来势汹汹,骤然增加的关注和质疑,这些突如其来的情况或许让一些平日公众鲜有关注的专业部门选择沉默、远离,但结果适得其反。越是怕舆情,越是找地方躲藏、想办法灭火,舆论越是认为沉默是事出反常必有妖,越是如同雪球一般向你滚来,逃避徒劳无益。

  这种面对舆情的恐慌心理,并非不可理解。因为有太多人、太多事因为一时的舆情受到不可逆转的伤害,也有人因为与舆情唱反调而社会性死亡。所以,当事人很容易因深陷舆论漩涡产生怀疑自我的想法,失去坚持的自信,任由舆论裹挟。

  但更多的事例也让我们看到专业的吃香,只要事儿没做错、程序走对、体现专业水平,所谓舆情,根本攻不破经年累月积攒的口碑和声誉。不少专业部门就“因祸得福”,被无知者嘲讽后,反而迎来深度肯定和高质量粉丝。

  网上常说,舆情来时“让子弹飞一会儿”。但这种能允许它多飞一会儿的淡定,不仅是心态上的从容,更是能力上的自信。质疑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对质疑的恐惧、退缩。在舆情应对上,与其沉默是金,不如“得理不让人”。只要坚守专业、立场坚定、不畏噪声,舆论自会为你开路。

  (作者为检察日报记者)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2年第19期】

  本文引用格式参考:

  张灿灿.坚定专业自信,舆论自会为你开路[J].青年记者,2022(19):111.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