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4日 星期三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地市媒体如何在重大主题报道中发掘本土优势

2022-11-11 08:17:50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邸志永 等

摘要:面对传播新语境,地市媒体需要在重大主题报道中发掘本土优势,做好地方性表达和国家级传播。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中央和省级媒体内容发掘更加依赖地方媒体。深入分析地市媒体如何在重大主题报道中发挥本土优势,做好地方性表达和国家级传播,实现上下融合中“腰部”雄起,是时代给出的必答题,具有特定的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举办前后,保定日报社精心选择引人瞩目的“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为小切口,展现时代大主题,系列报道在全国形成现象级传播。本文以此为例,归纳总结地市媒体在重大主题报道中,如何依托地理接近性明显、历史积淀丰厚、人力资源充足、多体裁多平台融合表达等条件,充分展现地市媒体的竞争优势。

  发挥地理接近优势,精选本土线索

  重大主题报道是指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就一些重大活动、重大事件、重大题材、重要理论问题所进行的新闻报道。在重大主题面前,地市媒体充分发挥自身地理接近性优势,根据本土重要线索进行提前研判和精准策划,尽早构建高质量立体报道方案,才能在同题的全国竞争中占得先机。

  2021年10月底,距离北京冬奥会开幕还有3个多月,面对冬奥会这一重大主题,全国媒体都在各自准备,预热报道层出不穷。保定日报社得知冬奥筹委会将以邓小岚老师18年支教培养的“马兰小乐队”为基础,组织一批山里娃打造“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代表大山里的脱贫群众登上冬奥舞台,展现中国人走进新时代的自信新面貌。报社敏锐地抓住这条重要的本土新闻线索,提前进行专题研判和精准策划。经过研判,保定日报社认为线索中红色传承、脱贫攻坚、音乐筑梦等与冬奥主题完美融合,堪称新闻富矿。为此,保定日报社精心选择邓小岚和“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作为北京冬奥会宣传报道的小切口,系统立体展现新时代的大主题。

  根据掌握的内容和线索以及时间进度,保定日报社确定了消息、通讯、系列评论、副刊散文等传统体裁,与新媒体新闻海报、视频合辑等多种形式融合传播。根据北京冬奥会这一重大时代主题时间节点,确定了“新闻预告提前发、开幕消息同步发、深度通讯第一时间发、系列现场视频随时发、系列评论跟进发、报告文学闭幕式发、副刊散文穿插发”的报道传播方案。在冬奥会开幕前,保定日报社及时报道了邓小岚被评为“保定楷模·时代新人”的消息,推出长篇通讯《心中的旋律》,保定日报副刊版推出《邓小岚和马兰村——〈大山里的音乐会〉创作手记》等文章,并在2021年底推选邓小岚老师为保定市十大新闻人物之一。地理的接近性优势、详细而完善的策划方案、前期细致的采访准备和预热,让保定日报社在冬奥会开幕前,在“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同题报道竞争中,抢占了先机。

  发挥历史积淀优势,做好独家新闻

  现实采访中,重大主题报道由于历史性、重要性和周期性,往往容易形成资料的堆砌和重复,使得报道的新闻性和可读性大幅度减弱,导致影响力和传播效果大大降低。对于央级媒体和省级媒体而言,即使重返故地,但由于时间比较紧张、采访难深入,往往形成“重回故地无旧景,重访旧人无故人”的窘迫境地。对于域外媒体而言,这是劣势所在,但恰是地市媒体的优势所在。

  以对邓小岚老师的采访积累为例,保定日报社从她2004年开始长期驻扎阜平县马兰村义务支教开始,18年来在《保定日报》《保定晚报》《莲池周刊》及新媒体平台持续发布相关事迹,刊发了《用音符开启山里娃的别样人生》《邓小岚印象》等诸多稿件。为避免报道内容同质化、资料化,创作出更多有声势的精品力作,讲好地方故事,做好独家新闻,保定日报社充分利用本地媒体的内容积累优势、人脉关系优势,在深入现场采访掌握大量独家资料基础上,充分运用“历史+现代”的创新表达手法,用“散文式”笔法进行精心表达,给读者耳目一新的阅读感受,用现场独家新闻在同题竞争中取得突出优势。2月4日冬奥会开幕式当晚,即便是在春节期间,保定日报社仍推出了独家消息《44名阜平县山里娃冬奥会开幕式唱响〈奥林匹克颂〉》,精品通讯《18载筑梦马兰,140秒花开冬奥——邓小岚与山里娃的故事》。此后,密集地推出《44个阜平娃娃,冬奥舞台不负期望》《童声共筑冬奥梦 别样除夕一样情》等独家文章。多篇文章被新华社、光明日报、人民网、长城网等央媒和省媒及其他地方媒体转载转发转用,在同题竞争中尽显地市媒体优势。

  发挥人力资源优势,进行持续高密集表达

  践行“四力”,拥抱“泥土”,是重大主题报道的必由之路。在疫情防控常态下,中央、省级媒体平台驻省市分社人数受限的劣势被放大。对于地市媒体而言,充分发挥人力资源雄厚的地方优势,投入较多人力物力,用沉浸式体验采访,才能在高质量内容生产和高密度表达上持续发力,形成舆论厚势。

  为做好此次重大主题报道,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前,保定日报社组成10人报道团队于2021年11月、12月和2022年1月底先后3次到阜平县进行沉浸式观察采访,共计在当地驻扎3周左右。在冬奥会2月初开幕后,报道团队再次前往阜平驻扎1周采访;冬奥闭幕后,先后两次到阜平采访,获得大量第一手独家资料。采访中,保定日报社文字、摄影、视频记者走进铁贯山、城南庄镇、村民的香菇大棚、邓小岚的厨房……为了让采访更加深入具体,记者甚至买来蔬菜和鸡蛋,为忙碌的邓小岚下厨做好晚饭,在桌子前一边吃一边聊。在充分践行“四力”过程中,这种沉浸式的观察采访和蹲点调研,为高质量稿件形成和密集发声提供了丰富素材,也为保定日报社不断为省级、央级媒体提供内容素材共同形成舆论厚势筑牢了基础。

  以2月21日发表的报告文学《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为例,这是国内媒体关于“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唯一的一篇报告文学。7500多字的报告文学一经推出,引起业内很多同行关注。

  在密集表达形成舆论厚势方面,冬奥会举办两周时间内,紧紧围绕邓小岚和“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保定日报社先后发布了《18载筑梦马兰,140秒花开冬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等不同体裁高质量作品32篇,发布新媒体作品40多篇,密集报道引起全国广泛关注和持续好评。据保定市网信办给出的统计数据,仅2月4日12时至8日12时,“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网络相关转载转发达11206条,其中客户端3971条,微信文章1584篇,新闻网站1479条,新浪微博4020条。人民网、新华网客户端等央级媒体,河北日报、北京青年网、长城网等省级媒体,搜狐网、凤凰网、新浪网、网易、今日头条等门户网站和资讯平台参与转发报道,形成现象级传播和舆论厚势,充分体现了地市党媒在重大主题报道中的竞争力。

  发挥融合表达优势,抢占舆论主阵地

  在碎片化传播盛行、自媒体极力博眼球的新环境中,地市媒体不仅要和央媒、省媒竞争抢占舆论制高点,也要跟自媒体竞争抢占引导主阵地。在重大主题报道中,地市媒体唯有将正能量与大流量相结合,充分发挥多体裁多平台融合表达优势,用好内参和系列观点新闻,才能强势占领舆论制高点和引导主阵地,真正体现重大主题新闻的价值。

  在此次重大主题报道中,保定日报社专门安排了内参,在冬奥会开幕前着手采写。因为采访深入扎实,故事生动感人,由保定日报社报道团队执笔的《歌声里传承红色基因 “音乐梦”筑就“中国梦”》,2月16日在新华社内参《国内动态清样》刊发,抢占了舆论引导的制高点,在主流舆论阵地中拔得头筹。

  此外,在舆论引导上,保定日报社以专业的能力和创新的形式,充分利用新媒体进行融合创新。除夕视频连线邓小岚和排练中的孩子们,还运用短视频特效进行创作,报道“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孩子们的简介。众多作品在报社旗下多个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今日头条、学习强国等多平台转发,与受众形成良好互动,积极引导了舆论,得到了社会广泛认可。以保定晚报抖音平台发布的系列视频为例,2月5日发布的《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平安回到阜平》,单条视频播放量近400万,点赞量3.4万,评论840多条。

  在融合创新报道之余,保定日报社为引导舆论和思考,推出《“马兰花儿现象”引发的思考》系列评论。从第一篇《阳光雨露 花儿盛开》到第七篇《瓣瓣同心 共向未来》,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红色阜平历史渊源、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社会各界帮扶与关注、邓小岚的共产党员情怀、精神文明与软实力的昭示、协同发展与京保协作等众多主题,进行理性陈述,充分展现了“马兰花儿现象”背后成因和重大意义,发人深思,主流价值观得到彰显。

  (邸志永:保定新闻传媒中心时政要闻部主任;李忻遥:保定新闻传媒中心时政要闻部副主任;刘寒凝:保定新闻传媒中心新闻频道编发部主任)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2年19期】

  本文引用格式参考:

  邸志永,李忻遥,刘寒凝.地市媒体如何在重大主题报道中发掘本土优势——以保定日报社“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报道实践为例[J].青年记者,2022(19):39-40.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王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