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电视报道的本土情怀与世界眼光

2023-02-21 08:28:58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时统宇

摘要:  国庆节前夕,有两个节目需要研讨,一个是央视《新闻联播》的《解码十年》,另一个是湖南卫视的《这十年》。前者是典型的系列报道,后者

  国庆节前夕,有两个节目需要研讨,一个是央视《新闻联播》的《解码十年》,另一个是湖南卫视的《这十年》。前者是典型的系列报道,后者是微纪录片。在喜迎党的二十大的氛围中,我与这两部优秀作品不期而遇,有三点感受。

  一是影视大片级的视觉冲击。

  《解码十年》已经有了大片的味道。“每年9月起,一场‘海陆空集结’如期而至。德国直升机、意大利面包、瓦努阿图咖啡、新西兰蜂蜜坐轮船、坐飞机,甚至坐火车,从全球不同地方启程,驶向同一个目的地:上海。”这样的解说词,你是不是觉得这是电视版的《红海行动》?你闭着眼都能想象得到相应的画面。深圳前海的呈现画面以三维地球开场,脱贫的农民当年的小茅屋一下子拉到怒江大峡谷,遥感卫星对数十年间黄河流域绿色草地与黄色沙漠之间交界线的清晰呈现……新技术、新视角、新认知,逻辑和赛道不仅清晰,更有震撼。时政新闻动感十足,这样的感觉于我来说还真是第一次。

  二是忆苦思甜式的抚今追昔。

  钢铁厂的党委书记用“现在大家上班都穿白衬衫”来形容环境的彻底改善,曾经风餐露宿骑摩托车回家过年的农民工用“现在回家的路又幸福又舒心”来形容高铁的便捷,藏族萌娃对“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的心驰神往……视觉冲击力配上了语言穿透力。影像技术的发展已经让传统的文字语言显得有些吃力,并且有边缘化的危险。但我们毕竟是新闻联播而不是新闻联看,“播”的语言文字基础不能动摇。正是在这里,《解码十年》对同期声的精挑细选颇有新闻专业精神的味道,为提升重大主题报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提供了成功范例。

  《这十年》则通过鲜活生动的人物故事,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说话,表现新时代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勾勒出新时代十年的壮阔图景。忆苦思甜式的抚今追昔信手拈来,比如有强烈代入感的《101张车票》,一名山东小哥从第一次坐绿皮火车到第一次坐高铁期间的车票见证了成长,见证了亲情,也见证了爱情。片尾,普通人的小故事引出了大背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实现了由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的历史性跨越。截至2021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万公里,其中高铁4万公里,基本形成了布局合理、覆盖广泛、层次分明、安全高效的铁路网络。

  三是老外讲好中国故事的深情告白。

  德国仓库工作人员托马斯说:“我都55岁了,因为有了中欧班列竟然还能获得一份固定的工作合同,这在德国可不常见。”这样的话给人印象太深了。就是在中国,55岁还能找到一份固定工作也不容易吧?美国商人麦欧文更绝——有模有样地用中文说:“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我们是一个小公司,但是中国给了我们足够多的机会在这里发展,这里有足够大的市场。”卢旺达的小哥德玛斯在中国农业科技人员帮助下靠种菌草致富了,“我赚到了钱,在这里买了新房子,孩子在好学校念书”。

  外国人在央视《新闻联播》的闪亮登场对应的是这样的重大主题:绘就人类命运共同体新蓝图和中国与世界更快地连接。中国的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由于“一带一路”,外国人也跟着沾了光。既见物,更见人,中国人的故事外国人来讲,这种国际视野的平民视角,是不是《解码十年》给人的意外惊喜?!

  如今在网络新词层出不穷的环境里,我常常想起“你幸福吗”“我姓曾”的神来之笔。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思想表达最基本、最直接、最生动的还是语言,是那些接地气、有烟火气、冒热气的心里话,这是现场同期声的定力和魅力之所在。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2年21期】

  本文引用格式参考:

  时统宇.电视报道的本土情怀与世界眼光[J].青年记者,2022(21):109.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