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一则小故事背后的好感传播

2023-02-21 10:31:26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詹新惠

摘要:  近期,看到一篇微博博文,讲述了中国驻美大使秦刚与美国老师、学生一起盖新房的故事。  故事的缘起是美国华盛顿中学老师Dr John F

  近期,看到一篇微博博文,讲述了中国驻美大使秦刚与美国老师、学生一起盖“新房”的故事。

  故事的缘起是美国华盛顿中学老师Dr. John Flower把中国云南一个有着榫卯结构的古民居“平移”到了美国,并建立了“中国民居”非营利项目,让美国学生自己动手用榫卯方式在这房子周围盖更多房子,从中了解中国文化。2022年6月,驻美大使秦刚也来到这个地方,跟美国老师和学生一起盖房子,并介绍中国文化,阐释中美两国如榫卯般互相结合、互相支撑的关系。

<span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outline: 0px; max-width: 100%; color: rgb(136, 136, 136); font-family: system-ui, -apple-system, BlinkMacSystemFont, " helvetica="" neue",=""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yahei",="" arial,="" sans-serif;="" font-size:="" 14px;="" text-align:="" center;="" letter-spacing:="" 1px;="" text-indent:="" 34px;=""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Dr. John Flower(最左)和学生们

  在此之后有了更多的后续故事:中美两国的老师学生一起举办了“循迹云南——云南传统建筑研讨会”,越来越多的美国学生前往西弗吉尼亚学习用榫卯结构盖房子,以及秦刚大使帮助协调为“民居”捐赠一批屋顶瓦片等。

  在这个故事里,好感传播无处不在。

  毫无疑问,第一好感来自中国传统文化。一个“潜移默化地受到了佛教、天主教等宗教的影响,还杂糅了藏族、纳西族、白族和汉族多个民族元素”的地方民居群,让美国的老师产生了兴趣,并在当地民众的帮助下把民居顺利平移到了美国,重新复原。复原后的民居让美国的学生也产生了兴趣,并愿意学习中国的榫卯工艺。

  第二好感自然是来自秦刚大使。他的身体力行、他的亲和形象、他的朴实语言和他以榫卯结构比喻中美关系,一定都给美国学生留下了印象和好感。而这种好感是能够产生情感共鸣、信任认同以及更多连锁反应的。

  第三是来自中美双方的进一步交流产生的好感和信任。据博文介绍,由于民居屋顶的瓦片当时并没有运到美国,于是昆明理工大学向“中国民居”项目捐了一批云南“瓦片”,帮助其完成了房屋的完整复原。在这个故事里,美国老师和学生、驻美大使、中国大学等共同完成了一场好感传播。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慎海雄说,国际传播要“遵循国际新闻传播规律,持续深化‘好感传播’,引导国际社会更加深刻感悟新时代中国的可信、可爱、可敬”。如果说“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国际传播的总要求、总原则,那么好感传播就是国际传播的出发点和前提。

  所谓好感,可以有多层解读。首先是好的印象,尤其是初次接触和开始阶段,第一印象要良好,初始印象要深刻。怎样才能做到第一印象留下好感呢?自然需要针对性强,“一国一策”、“一群一策”、精准传播;需要贴近性、同理心,让传播对象注意到、接触到、记下来、留存住;需要有特点、有特色、有差异化,有辨识度,第一眼就记住了。

  其次是感兴趣。传播对象有了印象,还要让他们产生兴趣,愿意主动了解,愿意深度接触。什么样的内容、故事会让传播对象感兴趣呢?从当下的情况看,以中国的传统文化、普通人的生活故事以及普适性的价值理念为主题的真情实感故事是引发兴趣的突破口。李子柒乡村生活视频就是一个例证。

  有了印象和兴趣,还要不断地加深印象,让好感保持下去,由好感而产生喜欢,由喜欢而主动传播。我们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但讲好了就一定能得到传播吗?就一定能得到广泛传播吗?社交媒体时代,最有效、最具影响力的传播当然是来自受众自发的、主动的、分享的社群传播,而社群传播又是建立在好感、喜欢、信任、共情的基础上的。因此,以“他述、平视、微观”的叙事视角讲故事,以“多形式、多样态、多模态”的叙事手法讲故事,持续地、不间断地输出优质内容,才能让好感传播绵长有力。2021年,央媒和地方媒体合力对“云南大象迁徙”的报道就是好感传播的一次有效实践。

  好感是实现良好的传播效果的前提和条件,但好感不是与生俱来的,培育好感度,增加好感值,让感性、浅层的好感喜欢转化为理性、深度的接受、认同,才能让国际传播中的中国声音真正落地。

  (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2年第22期】

  本文引用格式参考:

  詹新惠.一则小故事背后的好感传播[J].青年记者,2022(22):125.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