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当记者既不在现场也不在路上

2023-03-03 08:28:38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张灿灿

摘要:  长期以来,新闻现场即战场好新闻是跑出来的记者要永远在路上这类高度强调记者脚力价值的论点一直占据主流。事实上,这也无可反驳。如果

  长期以来,“新闻现场即战场”“好新闻是跑出来的”“记者要永远在路上”这类高度强调记者脚力价值的论点一直占据主流。事实上,这也无可反驳。“如果你拍得不够好,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如果你写得不够好,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

  现场之于记者,一定程度上相当于水之于鱼,没有一名好记者能够远离新闻现场而养成。当记者走进现场,意味着新闻将更具现场感,其真实性和客观性也会有更多实体保障。但准确地说,现场不等于现场感,在现场也不等于眼见为实。在新闻现场和新闻现场感之间,还需要记者用能力去完成转化、呈现真实。

  到现场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而且随着网络对新闻生产流程的重塑性再造,现场的价值更加珍贵。但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三年以来,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记者到现场变得愈加困难,能够出差去外地甚至如常进入本地突发新闻相关场所、部门的采访越来越少。现场新闻数量的骤降,得益者正是社交媒体平台上的自媒体,以及身在新闻漩涡中的网友。他们提供了众多未加编辑的新闻素材和信息,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流量,与新闻受众直接对接。其中,真实与虚假在碰撞,真相也与谣言短兵相接。

  随之而来的,是更难控制的虚假信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今年3月发布题为《表达自由和媒介发展》的报告,警告新冠肺炎疫情加剧新闻危机。数据显示,仅2020年9月就有超过100万条包含不准确、不可靠或误导性疫情信息的帖子在推特上传播。同样,我国的社交媒体平台上也充斥着已经“电子包浆”的现场新闻图片和视频,模糊到无法辨认,大多数都是假新闻,却要耗费大量人力核查甚至出动警力调查去验证真伪。现场很受欢迎,但出现在现场的记者却越来越少,以致现场可以被伪造、被片面呈现、被恶意剪辑拼凑。

  在这种形势下,记者就束手无策了吗?非也,记者仍然要想办法突围。首先,不在现场,记者也要尽可能占有在现场的人的资源——他们看到的、听到的、作出的判断,最深的印象,这些第一手资料可能因为远程传输介质的影响有所损耗,但经过新闻报道富有技巧地收集、整合,并不会偏离现实。记者所要做的,就是从依赖面对面采访、近距离捕捉受访者情绪变化、微小动作,变为对视频采访、电话连线的完全接纳和运用自如。不要抗拒远程交流或者给它扣上“不深刻”“不生动”的帽子,或许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人的线下交往本就一路式微,我们在疫情的契机下提前体验了未来生活。凭借最大限度占有现场留下的电子痕迹,或许能比在现场单打独斗获取的新闻事实更多。

  再者,第一现场如果无法到达,那么第二落点的比拼可能成为新的新闻战场。对新闻事件某一边缘角度的深度挖掘,对一个置身事外却能影响事件进展的关键人物的文字访谈/电话采访/视频连线,甚至只是将旧闻整合重发,都可能与眼下热闻碰撞出新的“化学反应”。新闻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限制,最重要的是立足事实产生重大影响力。为呈现真相,为实现现实影响力,为挖掘深层次原因推动事件发展,这些都是新闻的核心目标。而实现这个目标,有很多不同方式,即新闻技巧问题。它依附于时代,当然也受制于时代,所以技巧的运用并不可耻,只要它忠于真实。

  《三联生活周刊》的主编李鸿谷说:“如果你希望成为一个真正的记者,进入现场是你的起步,有无现场感是评价你做记者有无天分的标准之一。”当我们难以走近现场时,依然要记得穷尽所有资源、用上所有手段,去烘托新闻最本质、最珍贵的特性——现场感。

  (作者为检察日报记者)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2年第23期】

  本文引用格式参考:

  张灿灿.当记者既不在现场也不在路上[J].青年记者,2022(23):121.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