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首页>理论视野 > 正文

激活新媒体环境下的沉默者

2017-04-19 17:02:17

来源:青年记者2017年4月上   作者:连文超 邵全红

摘要:  2016年11月,特朗普成功当选美国第四十五任总统。大选前期,各种民调和分析表明特朗普胜算机会比较小。美国国内事后分析其胜选的原因有

  2016年11月,特朗普成功当选美国第四十五任总统。大选前期,各种民调和分析表明特朗普胜算机会比较小。美国国内事后分析其胜选的原因有:特朗普的政策赢得了民心;民调方法错误,错估了民意;受访者调戏调查机构,没说实话;美国民众厌倦了精英政治等。每个原因似乎都有道理,但笔者认为沉默的选民才是关键:他们支持特朗普,但选择沉默。

  沉默者:被忽视的特殊群体

  沉默者这一概念来自传播学的“沉默的螺旋”理论。1974年,德国学者诺埃勒-诺依曼在《传播学刊》的一篇文章中描述了一种现象:“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或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广受欢迎,就会积极参与大胆表达,这类观点就会越发大胆地表达和扩散;而如果发现自己赞同的观点少有人理会或支持,就会保持沉默。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强势,如此反复,即会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另一方则会越来越弱——螺旋式沉默下去。”“沉默的螺旋”中的意见弱势的一方,即是我们探讨的沉默者。沉默者是一个群体,不单单指一个人。

  寻找沉默者:他们是什么人

  沉默者选择沉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同的群体对同一事件的沉默原因不尽相同,同一群体对不同事件的沉默原因也不尽相同。在当今崇尚言论自由的社会环境下,拥有电脑和移动智能设备的群体,即意味着拥有发出自己声音的机会,众声喧哗成为常态和显态。笔者认为,新媒体环境下的沉默者主要有三类。

  (一)对抗的沉默者:以沉默对抗主流媒体的声音

  美国是发达国家,传统媒体一般被社会精英所控制,所发出的声音一般代表社会的主流舆论。而在新兴媒体领域,由于受众的极度分散、声音杂乱、诉求多元,难以形成意见统一的民间舆论场。在某些重大议题上,部分民众发现自己的意见与主流媒体或主导舆论不一致时,或者不赞成主导舆论时,往往减少发声或不发声,不自觉地沦为沉默者。

  2016年的美国总统选举表现得比较突出。特别是在竞选进入关键的电视辩论环节时,占据主导地位的美国传统媒体纷纷抛弃本应持有的客观中立的立场,为他们支持的总统候选人希拉里站台呐喊。如《纽约时报》在报道中倾向明显,一边盛赞希拉里执政经验丰富,一边狠批特朗普为“最差候选人”。①而那些支持特朗普的部分普通民众选择了沉默,以沉默抗议。

  (二)主动的沉默者:主动回避,保持距离

  毛泽东在《反对自由主义》一文中说,有一类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②这类人认为事情与己无关,把它搁在一边不管,因无视或者主动回避而沦为某些社会重大议题的沉默者,他们对事件采取冷眼旁观的态度:不参与、不表态、不回应。这类沉默者,无论在传统媒体还是在新兴媒体都是失语者,听不到他们的声音。

  (三)被动的沉默者:条件所限,有心无力

  1967年,传播学家麦克卢汉在他的《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中首次提出“地球村”的概念。③他认为,随着大众媒体的快速发展,整个地球日益变成一个小村庄,近在眼前,触手可及。随着移动自媒体时代的来临,地球就更像一个小村庄了。然而村再小,仍有那么一个小群体,处于地球村之外,笔者称之为“孤独的沉默者”

  这是一类比较特殊的小群体沉默者。由于贫穷、疾病、居住环境等特殊原因,他们游离在传统媒体主流舆论场的影响之外,也无法或不能使用新兴媒体,根本不知道某些重大议题的存在或知之甚少。比如生活在偏远地区的没有受过教育的老人,他们生活中没有报纸、电视,也没有手机、电脑等,他们的活动范围非常有限,接触的人也比较少,可能他们也关心如美国大选之类的重大议题,但受限于内外部条件,无法接触到;各类民调机构也不愿意把他们列为调查对象等,他们是内外部环境造就的被动沉默者。

  发现沉默者的价值:平衡社会舆论场不可或缺的力量

  1644年,英国学者弥尔顿为争取言论自由而写了《论出版自由》一书。他认为真理不是来自权力,而是在各种意见、观点汇集的场所自由地碰撞与辩论中最终胜出的东西。④这个言论自由竞争的市场就是观点市场,需要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不同教育背景、不同收入水平的群体参与,才能最终获得真理的“钻石”。当今全球化的传媒市场,类似一个超大的言论市场。这个市场不能只有社会精英和善用新媒体的公民参与,也需要那些沉默者进入一起讨论。

  (一)对抗的沉默者:丰富、活跃现有舆论场

  与社会主流舆论相比,那些与主流舆论不一致或相冲突的声音是少数,是弱势的一方。减少发声或不再发声,只会使舆论场更加不平衡:强势方声音更大,弱势方声音更小,直至消失。这些对抗的沉默者对某些重大社会议题有自己的认识或见解,他们的声音虽弱小,但不应简单地给予忽略、批判或打压,他们是整个社会舆论场多元竞争的组成部分,不能缺少。就像在水果市场中,苹果、梨可以有,榴莲也该有一样。对抗的沉默者存在的意义,不在于他们有多少人,而在于他们能够提供不一样的声音,丰富舆论场的声音,平衡社会的舆论结构。

  (二)主动的沉默者:平衡现有舆论场

  主动的沉默者不同于对抗的沉默者,他们置身喧闹的世界,清楚地知道正在引起热议的社会重要议题,也有自己的观点或明确态度,但他们选择默不作声。他们的主动沉默对整个社会舆论场的平衡是个莫大的损失。理想的舆论场应该有全社会民众广泛参与,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形成百家争鸣的状态。他们主动地沉默,减少了整个舆论场的参与人数,降低了舆论场的声音,并使舆论强势方更强,弱势方更弱。就像在美国总统竞选中,主动的沉默者不参与民调使数据失真,失去代表性。在其他重大社会事务的决策中,主动的沉默者的缺席,也会增加决策失误的可能性。

  (三)被动的沉默者:壮大现有舆论场

  与主动的沉默者类似,被动的沉默者游离于社会舆论场之外,但他们沉默只是被动的无奈选择。主观上,他们愿意参与社会的议题,愿意表达自己的意见,但限于各种无法控制的因素,无法参与到社会议题的讨论中。如那些生活在远离祖国的民众,长期脱离户籍国的媒体大环境,对相关信息知之甚少,没有办法参与舆论表达。这类群体有点像长期生活在大城市的农民工,对家乡事务处于失语状态。但一旦回到家乡,又变成舆论场的参与者。他们中还有一部分是低教育程度、低收入水平的民众。

  他们的被动沉默同样加剧了整个社会舆论的失真程度,造成舆论的不平衡。但如果创造条件,他们可能回到主流舆论场,积极参与社会重大议题的议程,成为健全舆论的力量之一。在民调中,应该把他们列为调查对象,重视他们的存在。

  激活沉默者:释放沉默者的能量

  社会重大议题中广泛存在的沉默者是不可忽视的舆论资源,是可能左右舆论走向或政策制定的重要因素。2016年美国总统竞选中特朗普获胜,笔者认为可以看作沉默者力量释放的一次演习,谁重视他们,谁就是胜利者,谁忽视他们,谁就是失败者。那么,怎样激活这些沉默者呢?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唤醒沉默者,至少也能减少沉默者,使他们融入整个社会的舆论场,发挥平衡社会舆论的作用。

  (一)灵活设置大众议题,吸引沉默民众广泛参与

  部分沉默者并不是对所有议题都沉默,只是没有他们感兴趣或激发表达欲望的议题。恰当选择大众议题,可以唤醒他们参与到主流舆论场的讨论。这需要多一些耐心,首先要了解沉默者的利益关切点,可以通过走访、观察、调查等方式,了解沉默者的兴趣或诉求,进而有针对性地设置大众议题。再根据沉默者的反馈情况,修正或变换议题。如在美国总统竞选中,发现教育议题不能激发民众共鸣,可以更换国防、医疗保险、减税等议题唤起民众参与讨论的热情。在中国,户籍改革、教育、医疗、住房等议题都能有效激起沉默者参与,交通、环境、国企改革等也是不错的议题。

  理不辩不明,事不鉴不清。激发沉默者不再沉默,正是要他们参与到社会议题的辩论中,从中分清事理,避免负面舆情的积累,为媒体管理或社会治理提供民意依据。特别是当前不断出现的社会热点事件,是激发沉默者现身的机会,可以作为了解沉默群众的民意窗口,根据情况加以引导、疏解,而不是简单压制。

  (二)多媒体、多渠道、多层次传播,减少传播盲点

  科技的发展带来互联网与智能新媒体的普及。新老媒体可以一起构筑一个传播之网,普天之下的民众都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参与各类议题,甚至自下而上地设置议题。但我们应该看到,经济的发展水平仍具有很大的不平衡性,如农村与城市地区;民众的受教育程度也差异极大,如我国仍有相当数量的文盲;不同群体的媒介使用能力与习惯也不一致,如老年人就不如青年人更方便使用智能媒体。在议题设置时,传统媒体不可少,新媒体要加强,反馈渠道要多样,以从技术上保障沉默者不必沉默。

  (三)创建包容性强的舆论氛围:不怕说错话,而怕不说话

  社会管理者应该以宽广的胸怀,创建更大包容性的舆论环境,鼓励民众勇敢发言,不怕说错话,不怕得罪权威。让沉默者无后顾之忧地主动参与,并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对话机制,舆论场才是健康的、完善的。容得下支持的、赞成的、反对的、批评的,甚至激烈的、极端的声音,才是真实的舆论场。具有有效自净与纠偏机制的舆论场,才是社会真正需要的舆论场。

  总之,认识沉默者,关注沉默者,理解沉默者,创造条件减少沉默者,发挥沉默者的能动性,社会才能更加良性健康地发展。

  注释:

  ①《〈纽约时报〉支持希拉里 称特朗普为“近代最差候选人”》,环球网,http://world.huanqiu.com/exclusive/2016-09/9485501.html,2016年9月26日

  ②孙宜芳:《诠释毛泽东党员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三重向度——重新解读〈反对自由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年第2期

  ③周亭:《寻找解读麦克卢汉的钥匙——再读〈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现代传播》,2010年第8期

  ④丁俊杰:《简论弥尔顿的出版自由思想》,《现代传播》,2002年第5期

  (作者单位:北京百沃汇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传媒大学)

来源:青年记者2017年4月上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