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3日 星期二
首页>理论视野 > 正文

短视频新闻:改变故事化新闻理念

2017-11-10 18:59:19

来源:青年记者2017年10月上   作者:马彧

摘要:  短视频是一个全新的移动互联网风口,从几秒到几分钟,短视频正在成为新闻内容生产模式之一,为专业新闻生产者重视。2016年11月初上线的

  短视频是一个全新的移动互联网风口,从几秒到几分钟,短视频正在成为新闻内容生产模式之一,为专业新闻生产者重视。2016年11月初上线的APP梨视频,11月21日以一条6分27秒的短视频新闻《实拍常熟童工产业:被榨尽的青春》(以下简称《常熟童工产业》)引发舆论关注,10小时内转发量过万,3日斩获1700万播放量。短短6分多钟,从发现线索到揭露事实,从外围信息到内部实拍,一条“童工”产业链逐渐清晰。短视频新闻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被清晰地认识:短视频可以跳出社交分享的生活娱乐体验局限,成为专业新闻内容生产的一部分。表面上看,除了更短更快之外,短视频新闻和传统电视新闻没什么大区别,但基于体验方式、阅读时间和分享场景的变化,短视频新闻呈现出和传统电视新闻生产不一样的趋势,并改变着故事化新闻的生产理念。

  去故事化与场景描绘

  传统新闻重视“讲故事”。近年来,不管是中国新闻奖的获奖作品,还是引发热议的“爆款”新闻调查;无论是重大题材,还是突发的典型事件,都要求有传神的故事和细节表现。运用讲故事方法做调查新闻、深度和人物报道,已经成为一种新闻叙事共识。即使是以硬新闻为主的《新闻联播》,也在寻求用讲故事的方式让新闻更好看,更吸引受众。新闻讲故事的要素在于人物的独特、叙事的起承转合、情节的曲折、气氛的渲染以及动人的细节、完整的结局。但是,从本质上看,“故事”和“新闻”是相悖的。一个“故事”得以成立的先决条件就是:在日常生活之外发生的稀奇古怪的东西。将这个理念渗透到新闻中去,尽管可以让新闻变得好看,但也有可能滑向“奇闻怪谈”的一面,从而远离新闻真实、客观的本质。同时,“讲故事”会带有“讲故事的人”的主观性,但讲述者主观介入则违背新闻客观性的原则。这是故事化新闻常常遭遇的“悖论”。

  作为一种碎片化时代的媒体内容生产,短视频新闻渐渐呈现出“去故事化”的特点,更多是场景描绘。《常熟童工产业》就是“去故事化”的作品,新闻中不描绘具体的、有名有姓的人物,不介绍背景,不解释原因,没有故事性的发展、反转,更没有高潮、起伏,也谈不上有完整的结局,短片中,那些孩子也并没有传统意义上的“被拯救”。这6分多钟的视频节目仿佛只是选取了一些生活的片断,或者说横断面,展现童工们辛苦的工作场景,凸显一种现场感,让受众主动“进入”场景并与之“缝合”。

  “去故事化”叙事是法国电影理论家巴赞写实主义电影美学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追求的传播效果是使画面更具真实感,令观众“进入”现场,感受影像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摄影机并不做任何主观判断。当然,短视频新闻的“去故事化”不代表没有价值判断,而是这些价值判断并不通过渲染、细节、蒙太奇以及新闻述评等传统方式展现,由观众自己去体验并获得。以《常熟童工产业》和2016年普利策公共服务大奖获奖作品《为奴22年,东南亚渔业奴工黑幕》为例,虽然就量级而言两者没有可比性,但从议程设置角度看,两篇新闻的议题取向相似。作为传统的公共服务揭黑报道,后者有非常明确的价值观指向,立场鲜明,记者承担的完全就是“侦探”加“正义使者”的角色和“环境监测”功能。但在《常熟童工产业》中,虽然价值判断是“被榨尽的青春”,议程设置最终的社会效果也很明显,涉事企业和犯罪嫌疑人被刑事拘留,童工们被送回老家。但是,孩子、劳工、压榨等元素,按照传统电视新闻故事化模式,完全可以制作成能带来观众强烈情绪体验的“高情感故事”,呈现高情感场景。然而《常熟童工产业》的画面中,不断闪回的主画面是一个露着上身的男孩工作的场景,从画面上看不出这个男孩的痛苦或不适。这些画面并不具有强烈的“刺激效应”。这些“弱情感场景”使得短片具备了一种暧昧、多元的角度,让人们看到事实背后的多义与复杂性,显示出一种开放的姿态,并非通过这个议题来延续或强化传统的善恶理念。

  去完整性与自主建构

  “完整”是听故事人/受众对故事的要求,“讲故事”的新闻必须有头有尾,否则会被称为“烂尾”,烂尾新闻是行业大忌。但在现实中人和事件往往并不能构成闭环,所谓完整,常常是记者、编辑、把关人为了故事的需要,以文字和画面加工合成的结果。这是“讲故事”对新闻的人为框定,也是传统新闻生产力求“闭环”带来的延伸。

  若以传统电视新闻的标准来看,《常熟童工产业》要素不足,没有前因后果,也没有将童工事件做全做深做透,没有对常熟服装经济链深挖,没有明确彰显出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感,根本不能算是合格的新闻作品。而这种作品现在并不少见。新京报的视频栏目“我们”视频中的热点视频之一《重庆巫山童养媳》叙事也不完整。但是,这种“不完整”更符合移动传播时代受众开放性、发散性、多媒体化的阅读习惯。一方面,移动传播时代通过拇指滑动,用户可以看到文字,打开影像,听到声音,文字、影像、声音和多文本超链接互相补充与替换,弥补了纯影像的单一媒介的不足,从而帮助用户实现完整性建构。另一方面,Web2.0时代的社交互动性,使得用户打破了传统新闻“闭环”的状态,自主地、积极地去使事件完整化,这符合受众的参与性、个性化选择的内在心理需求。以《常熟童工产业》为例,短视频中讲述者并未涉及这些童工为何来到常熟。同样,在短视频《重庆巫山童养媳》中,视频并没有直接呈现主人公抗争的结果,在结尾时用截图附上了政府的调查结果,字幕一闪而过。然而这些场景呈现之后,用户自然会产生疑问,并且通过评论、搜索、互动来进行讨论、思考与追踪,找到与之相关的重要信息,自发完成新闻的深度“闭环”过程,形成对这一事件的整体观点和态度。

  开放式叙事更符合网络时代议程设置的基础作用机制,网络中议题扩散伴随着意见性信息的传播,在各层级传播过程中议题会不断重构甚至再创造。短视频新闻并非没有“闭环”,将这个“闭环”的工作交给用户自主生成,而不是交给传统媒体时代的议程设置者或把关人。用户在开放的信息网络中,主动寻找相关信息和意见并构建起对一个对象的认识框架及其意义结构,如果框架得当,同样有助于实现深度思考。比如在《常熟童工产业》后续中,视频制作者接受采访指出这些童工并非被迫打工,也不是因贫困而离乡,深层原因是受读书无用论的影响。《重庆巫山童养媳》中,网友关心的议题是这一事件的相关法律责任,以及中国乡村的女性生存现状。这些后续议题是扩大了原有议题,议题一开始的不完整反而帮助扫描式阅读时代的用户唤起深度阅读与思考的欲望。

  视听元素运用更灵活精炼

  传统电视新闻由摄像、采访、镜头设计等多个程序组成。电视深度报道的采访环节尤其重要,出镜记者的表达、语态、形体均是专业性的一部分。与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相比,短视频新闻使用视听元素更加灵活多样,更加精炼。

  短视频新闻时间短,要求节奏更快。旁白和解说虽然是声音语言,但同样也挤占表述整体空间。为节约时间与空间,短视频新闻中旁白和解说如今大多被字幕取代,有的甚至以符号化、象征性的场景空镜头来替代。《常熟童工产业》中,只是通过“常熟服装城”大楼以及数个写满了服装加工字样的路牌的空镜,便简明扼要地向观众展现了环境与背景。随后马上引入知情人对于这个行业的介绍,展开整个视频拍客的调查取证过程,让观众迅速进入情境,节奏相当快。梨视频另一则爆款短视频《0.2秒真钱变假钞》更是如此。这种“去导语化”的做法已成为短视频新闻制作的“共识”,新京报“我们”视频栏目作品中,《重庆巫山童养媳》《开网约车寻找女儿》《练溪托养所死亡少年之父:希望给逝者一个公道》(配合《自闭症少年之死》文字深度报道)等短视频均直奔主题,由主人公直接面对镜头陈述事件,不加任何导入语。短视频新闻使用视听语言不面面俱到,但形式多样,会根据不同题材强化某一两种视听元素。比如《练溪托养所死亡少年之父:希望给逝者一个公道》《南方医科大学学生持刀行凶》用的是采访对话形式,由知情人还原现场。而《罗点点:我的临终我做主》全程只展现罗点点面对镜头的发言。出镜记者以及评论员的角色在短视频新闻一般来说是不存在的,这是为了适应移动传播小屏幕手机收看和碎片化时间的特点,尽量去除不必要的出镜和人物。这已然成为全球短视频制作的普遍方法,日本NHK电视台旗下的Today’s Close Up(《现代大特写》)纪录片节目为吸引更多的社交媒体观众,专门设立数字化实验团队,把在电视上播放的长时间纪录片内容重新剪辑为“一分钟纪录片”,发布在Facebook上。他们的制作经验是:“不依赖实景,用鲜活的动画替代讲解和头部特写,高效传递信息。”①

  制造悬念、重视细节,适时的旁白,出镜采访,都是故事化新闻不可或缺的叙事策略,然而在移动短视频新闻时代,这些都不再被奉为圭臬。并非短视频新闻不能讲故事,而是说,构建“讲故事”的过程和元素,会挤占原本就不多的时间,也包括空间。梨视频2016年11月推送的22条新闻短视频平均时长为2分47秒,最长12分21秒,最短45秒。②与西方专业化媒体的网络新闻短视频相比,梨视频的短视频新闻仍然偏长,在手机移动端看到的BBC和CNN的新闻短视频时长大多在1分多钟左右,最多2分钟。综合国内外较受欢迎的短视频播放情况来看,未来短视频可能会做得更短。用户阅读时间的碎片化和场景化决定了用户收看短视频新闻的偶然性和非主观性,开始时间以及结束的时间都是不确定的,这决定了短视频必须以最小的时间空间成本更高效地传递有效内容。

  结  语

  场景化、开放叙事、去完整性、简化视听是当下短视频新闻生产的趋势,正在悄然改变着传统电视新闻生产的理念和规范。未来,短视频新闻会更短、形式更精减、更场景化,叙事方式将出现迭代。如何在更短更碎片更场景化的前提下,体现新闻专业性、传递新闻价值?这需要专业新闻生产者调整理念,适应移动端用户需求,需要更强的核心事实把握能力、网络议程设置与融合能力及多元化视听元素的灵活使用能力。

  【本文为校级科研项目“新媒体传播与当代政治文化研究”(编号:2015NXY31)部分成果)】

  注释:

  ①《NHK想打破“老龄”困境,把纪录片压缩为1分钟短视频管用吗》,http://www.sohu.com/a/120753137_465296,2016年12月6日

  ②王佳航 张婧琪:《用户时间碎片化背景下的新闻类短视频制播策略》,《中国传媒科技》,2017年第1期

  (作者单位:南京晓庄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来源:青年记者2017年10月上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