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4日 星期三
首页>采编技法 > 正文

副刊人物报道如何出新出奇

2016-01-20 19:28:03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1月中   作者:李亚妮

摘要:  除了传统纸媒外,怎样将这些高质量的人物报道迅速、有效地传播出去,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直以来,副刊在热点新闻人物报道方面处于劣势。例如,副刊记者和政文记者同时发现一条新闻线索,两人都做了采访,政文的当天就可以见报,副刊的却因为版次靠后,有重稿嫌疑,只能放弃。此外,体育、娱乐类的明星人物也不能做,有踩线嫌疑。因此,副刊能做的人物报道很有局限性。如何在这种夹缝中做出新意呢?笔者调查研究了广东省的几家报纸,发现他们根据自身特点,发挥优势,在行业静态人物报道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面向全国,做大师级别的人物报道

  以《广州日报》为例,因为在北京、上海等地有记者站,《广州日报》副刊的人物报道视野比较广阔,立足广东,面向全国,做了一系列有分量的人物报道。

  2012年,主做人物的“面谱”版策划了大师系列,编辑发动北京、上海站的同事,和广州本地的同事一起为这个大型系列采访努力,这个系列旨在搜集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包括科技、医疗、音乐、文学等领域,因为都是顶尖人物,且都是高龄,有的说话也不太利索,记者们克服各种困难,登门拜访,与这些老前辈促膝长谈,写出了精彩的人物报道。

  比如,2012年10日20日,“面谱”推出《中国第一位女指挥家——郑小瑛(肩题)停不下来的“音乐斗士”(主题)》。作为新中国第一位女指挥家,她拥有传奇的人生,青年投身革命,中年赴苏联学习,晚年又创办艺术中心,83岁高龄时仍坚持每年指挥30到50场交响乐演出。2012年9月8日推出的《嫦娥之父——一生执着飞天梦》,介绍了航天科学家欧阳自远,他出生于医药世家,却热衷于科学,为中国飞天梦贡献了毕生精力。这些“大家”“大师”平时离我们的生活很远,即使有知名度,也是在行业内的,普通老百姓很少知道,但是,经过记者编辑的努力,呈现在版面上的这些大师一个个鲜活生动。

  在当今娱乐极其发达的今天,戏曲愈来愈式微,很多年轻人已不关注这个行业,于是,2013年“面谱”版又推出“梨园赋”系列,旨在介绍全国各种剧种及权威人物,希望引起读者的关注,独辟蹊径,有人文情怀。2013年6月1日“梨园赋”报道了马金凤的故事,她7岁登台,80多岁仍在表演,被公认为20世纪舞台生命最长的豫剧表演艺术家。“父亲把她以35元卖了出去”“梅兰芳收其为女徒弟”“每次演出,提前四小时化妆”“刀马基本功成就帅气穆桂英”,这些小标题简明扼要地梳理了老艺术家的一生。

  另外,在2014年,又推出了院士系列,如2014年10月25日的《分子生物学家刘新恒:让更多病人享受到科技福利》;10月18日《鱼类养殖专家林浩然院士:让名贵鱼能进入寻常百姓家》。院士是一个非常高端的群体,平时也与外界联系少,记者克服困难,多方约访,采访离生活比较接近的院士,将这个神秘的群体介绍给普通大众。

  除了高端人士外,为了增加版面的丰富性,一般都会搭配一些趣味性很强的国外人物,例如,2013年9月28日的版面有这样一则新闻——《世界最老超模卡门,82岁时依然绽放在T型台上》,“15岁登上时尚杂志封面,现在依然会戴廉价饰品,做过手术后还依然在舞台上继续自己的事业”……记者综合国外新闻,将这个传奇人物描写得栩栩如生,很吸引读者。

  做本地人物,加强服务性

  以《新快报》为例,这份报纸的副刊人物报道,主要是以本地小人物为例,做身边的人物,有亲近感,市民更容易接受。

  比如每周一见报的“CBD公司人”,这个板块将视角对准我们身边的创业者,他们或者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或者是已有几年工作经验的小白领。他们的创业梦更为务实,追求的是“质量至上,服务取胜”,展现的是“小而美”的风范,尽管尚未赚到大钱,却已赚到满满的幸福。例如,有开私家餐馆的,在家做饭一样开餐馆;有自己种大米,做绿色食品的;有为宠物狗配送新鲜食物的等等,这些小人物就在我们身边,无论成功与否,他们身上的故事对我们都是一种启发。

  比如每周三的“外国人在广州”栏目,至今已做了180多期,2015年5月20日这期,记者将角度对准了国际学校。现在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越来越高,义务教育阶段,有一些家长为了孩子选择了国际学校,《新快报》选取这个角度新颖、独特。国际学校校长一天的生活是怎样的呢?可以跟随记者的镜头体验一下。“美国人国际学校小学部校长Gary7点钟之前吃完早餐,回复完邮件,准时出门,7点15分到校,然后习惯性巡视校园一番,7点30分,准时站在校园门口迎接学生。”“早上好,Amy,你今天的辫子可真漂亮;Harry,今天的衣服好神气……”“这样的门口迎接,他一坚持就是8年,可以熟悉每个学生,家长有问题可以随时和他谈。”通过日常素描,家长基本对这个学校的办学理念有了大概了解,方便个人作出选择。这样的人物报道服务性很强。

  专做全国各地的文化人

  以《南方都市报》的“书房”栏目为例,这个栏目开办至今已有5年时间,栏目将视野对准全国各地的文化人,记者深入这些文化学者的书房,跟他们探讨文化轶事、学术之道,并挑选精品图书一一展示,将行业内的经典书籍以通俗语言表述出来,对普通读者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普及。另外,在与他们的对话中,也披露了很多文人鲜为人知的故事。比如,在2015年5月17日的“书房”栏目中,历史学教授曹旅宁透露,自己的老师黄永年并不限制具体的读书范围,因此,作为学生,杂书也看得很多。2015年3月15日“书房”栏目的采访对象是新锐作家徐则臣,2014年,他凭借长篇小说《耶路撒冷》获老舍文学奖,后又凭借短篇小说《如果大雪封门》拿到鲁迅文学奖。他透露,自己高考时其实是想读法律系的,但最后进的是中文系,未能如愿的失落,使他一头扎进了图书馆。那时候还没想过当作家,就赌气似的天天看书,按照字母看,A字母的看完,再到B字母,图书馆经常就剩他一个人,边看边写,像写日记一样倾诉,通过阅读来消解内心的孤独。记者还挖掘出他的个人爱好,比如,爱书法、收藏砚台等。诸如此类的人文故事,吸引了大批文学爱好者。

  结合新媒体,打通传播途径

  广东省几家报纸副刊在人物报道方面都是集思广益,独辟蹊径,下了一番功夫的,所出品的这些报道也受到读者的欢迎。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除了传统纸媒外,怎样将这些高质量的人物报道迅速、有效地传播出去,是需要思考的问题。现在,各大媒体都有了自己的APP、微博、微信等传播途径,但主要集中在本地新闻,静态文化报道比较薄弱,副刊人物报道更是少之又少。在这种情况下,副刊编辑就需要和集团新媒体部联合设计,将这种静态的、独家的、有新意的人物报道传播出去。当然,新媒体传播要有新意,并不是简单地将纸媒的内容拷贝到新的载体上,这就需要编辑、记者下功夫,采用读者喜欢的语言,在标题、导语上做文章,以亮点抓住读者。

  (作者单位:广州日报)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1月中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