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首页>广电视听 > 正文

“互联网+”语境下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的应对

2016-08-31 01:57:16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8月下   作者:王文君

摘要:  实现媒体品牌与个人品牌的同步打造,是全媒体语境下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的从业人员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是他们应具备的思维方式。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计划,强调“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①这意味着“互联网+ ”已经从学术概念上升为对国家经济、政治等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具有战略意义的概念。

  互联网进入传统媒体业,将传统媒体“一呼百应”式的舆论引导模式进行了解构,受众不再被动接受信息,而变身为用户。当下,以微传播为代表的及时、迅速、裂变式的新传播方式盛行。传统专业理念指引下的播音主持行业,正面临着如何应对新媒体时代数字化的挑战,此时,广播电视语言传播已不能固守传统思维不求改变,只有积极投身转型浪潮,才有机会完成突围,实现华丽转身。

  “互联网+”语境下播音员主持人的转型路径

  自从人类社会进入信息经济时代以来,人们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等新技术创造了许多人间奇迹,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它正在运用一种“颠覆”性的手段改变着人们的传统观念、理念和习惯。②网络的快速发展就是用这种“颠覆”性的力量对传统媒体造成了巨大冲击,受众的阅读习惯和获取信息的方式都发生了变化,传统媒体的受众发生了转移。广播电视语言传播工作的从业者,需要思考并探索应对这种冲击的路径。

  1.观念升级:“变”是主题

  任何抛弃已经形成习惯的思维、向未知领域探索的行为都是痛苦的,传统媒体转型面临的最大阻力就是来自观念的束缚,播音员主持人也不例外。“互联网+”带来的是生产关系的重构和新的经营与盈利模式,传统媒体转型的必要途径就是“互联网+”计划,促进传统媒体业整体的业态升级。但即便如此,互联网也只是现阶段撬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力量、一种“工具”,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任何一种“工具”都是可以改变的。因此,广播电视语言传播工作的创新发展应从观念的转变开始,打破传统媒体的界限,突出广播电视媒体在信息深度、公信力、权威性方面的优势,通过提升播音员主持人的专业素养,打造具有特色的主持人品牌来增强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的核心竞争力。低一级发展理念,就是差几倍层级的发展差距;慢一步发展速度,就意味着要多付出成倍的代价。当前,“互联网+”语境下观众欣赏品位和习惯的改变、节目形态的不断创新发展、网络视频的快速崛起等都是摆在播音主持行业面前的课题和挑战。

  2.服务升级:用个性化满足多元化

  与传统媒体以提供大众化信息为主不同,网络对传统媒体的要求是提供满足用户个人需求的信息与服务,而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前提是知道用户的需求。互联网可以根据用户的网络数据,如搜索内容、跳转记录、媒体应用的下载量和评论转发情况等进行收集、分析,总结出用户的阅读习惯及个人偏好,这有利于媒体及时调整传播策略,进行有效传播。与此同时,用户的多元化需求对广播电视语言传播提出的要求是分散、具体、个性的,播音员主持人要改变对自我地位、作用的评估,从“我说你听”变成“我说你用”,这种狭义、个性化的服务使不同节目针对的人群非常具体。虽然人们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完成自身话语的表达,但从整体看,还是带有信息“碎片化”的特点,不利于人们对信息的判断及整合传播。播音员主持人应以其专业化的信息遴选、深度报道和信息解读能力完成其在“互联网+”语境下的个性化、高品质传播,由此,不仅可以提升受众对媒体的忠诚度,还能提升播音员主持人自身的人格魅力。

  3.品牌升级:提升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的核心竞争力

  在当前的媒介生态下,各家媒体早已走上了“品牌化生存”之路,如何将媒体品牌与个人品牌进行同步打造,已成为广播电视语言传播工作的从业人员提升核心竞争力、打造个人形象的题中应有之义。

  首先,作为专业的从业人员,必须明确其所在媒体及自身的定位,惟有如此,才能将个人风格与所在媒体的特点达成默契。

  其次,准确的定位和新媒体的综合运用,也能让播音员主持人在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上完成自身独特个性的呈现。“互联网+”语境下,若想在众多媒体中脱颖而出,就一定要拥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如江苏卫视的著名主持人孟非、《罗辑思维》创办人罗振宇、Papi酱等,他们各自独特的知识结构和人生经历形成了独特的语言风格,成为一个个不可复制的传播符号,也使他们个人在受众的口碑中形成良好的品牌长效应。可以说,实现媒体品牌与个人品牌的同步打造,是全媒体语境下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的从业人员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是他们应具备的思维方式。

  高校播音主持专业“互联网+”语境下的教学应对

  随着节目形态的不断创新和新媒体的快速崛起,信息传播打破了媒体间的壁垒,媒介生态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节目主持定义和模式被颠覆,学院派主持人面临职场挑战。“互联网+”语境下,各高校在配套教学设施的配置及师资力量方面都要符合专业培养的需求,从硬件与软件两方面下手,在抓准行业发展方向的前提下提出符合新时代的教学理念,不断进行教学改革。

  1.营造新媒体教学环境,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现今普通高等院校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方式基本是大课、小课教学与课外实践穿插进行的模式,教师对书本内容进行讲解、示范,再配合音频和视频资料传授知识,学生其实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中。但是在“互联网+”语境下,播音员和主持人的说话方式、采访方式甚至形体体态都有所改变,显然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中,还没有相对应的完整的体系和架构。同时,学生也没有充分利用网络化的学习环境进行开放式和多元式的学习,缺少自主能动性。尽管一些学校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但改革后的课程体系更加偏重对学生新媒体技术层面上的培养,并不能在深层次上满足新媒体时代需求的综合素养。无论是传统还是新型的高校传媒教育体系,都不应在有限的课程和学习时间里过分加重技术性和操作性部分的学习实践,而更应注重对学生新闻素养、媒介素养、人文素养以及专业知识等综合素养的培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具备了科学的思维方式、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后更好地适应新媒体时代的需求。

  2.加大媒介素养教育,提升批判能力

  “互联网+”语境下,公民获取信息的方式与途径呈现出了多元化的格局,而新媒体自主提取与发布信息的优势更是赢得了广大受众。利用新媒体,大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浏览新闻、发微博、写微信等,相比于传统媒体一统天下的时代,当下的媒介生态格局已然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如何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已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节目主持人的媒介素养是指主持人所具备的关于媒介传播的各种知识和能力,反映的是主持人对媒介传播内涵的认知程度,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各种接触和使用媒介的能力。也就是说,通过媒介素养教育,人们能够更加正确地判断和分析信息、批判性地开掘出不同信息的意义和作用,从而更加有效地创造和传播出新的信息。在新媒体时代,对包括播音主持专业在内的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提高他们的媒介运用和批判能力,既是使他们成为有用之才的新型路径,也是培养全媒体时代合格公民的必然需求。

  3.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香港学者甘阳说:“过早、过窄、过细的专业划分恰恰严重限制了我国大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充分发展,尤其不利于跨学科、跨领域的前沿性思维和研究。”过于细化的播音主持专业本科教育集中在传统媒体,课程设置也是建立在此基础上,对专业的理解和定位相对狭隘。从传统教科书中熏陶出来的学院派主持人,注重语音标准和专业技巧,这是应当的,但有时忽略了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虽然也开设了传播学等专业学科,但更看重播音、主持技巧的训练,忽略了表达与传播规律的结合,造成了该专业毕业生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互联网+”语境下播音主持专业教学面临更高、更新的要求,即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既要适应,更要创新,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新媒体时代的考验。

  总之,在“互联网+”语境下,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从业者和播音主持专业教育都不能在传统的传播理念下坐井观天,不能在等待中期许专业自动升级,而应该积极地把握机遇、拥抱时代,推动新媒体时代播音主持专业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不断提升广播电视语言传播数字化生存的核心竞争力。

  注释:

  ①《李克强:制定“互联网+”计划 促电子商务健康发展》,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gn/2015/03-05/7103116.shtml,2015年3月5日

  ②周鸿铎:《我理解的“互联网+”》,《现代传播》,2015年第8期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学院)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8月下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