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首页>传媒个案 > 正文

过度曝光私人话题带来的困惑与思考

2012-06-11 11:45:17

来源:青年记者   作者:罗婷婷

摘要:——相亲节目《非诚勿扰》探讨

  ● 罗婷婷
  2010年1月15日,江苏卫视酝酿已久的大型婚恋交友类节目《非诚勿扰》开播,在短时间内就抓住了不少观众的眼球,收视率很快便超过了湖南卫视于2009年12月25日开播的同类节目《我们约会吧》,荣登国内婚恋交友节目“收视率第一”的宝座。然而没多久,《非诚勿扰》就因涉嫌“三俗”遭到口诛笔伐,继而被迫改版。下面,笔者用批判学派的相关理论分析这类相亲节目的弊端。
  
  讲述走进公共领域的私人话题
  1.相亲节目的起源
  在我国,最早的相亲类节目是1995年山西卫视推出的《电视新娘》。但这档节目最终因缺乏嘉宾而停播。①现今国内热播的《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是借英国真人秀节目《Take me out》的模式,将一定数量的男女嘉宾聚集在一起,让这些人构成一个完整的相亲“拟态环境”。
  2.相亲节目的议题与议题空间
  中国以前相亲靠媒婆撮合亲事,如今靠大众媒介,以高速的工业化生产模式,量化批发。中国的传统相亲以家庭为单位,参与相亲的对话信息交流范围,也只局限在两个家庭之间,因此涉及相亲的所有话题属于私人议题。但是,现今相亲通过电视媒介的曝光进入公共领域,使相亲演变成了公共议题。
  公共领域指国家和社会之间的一个公共空间,市民们假定可以在这个空间中自由言论,不受国家的干涉,与之相对的是私人领域。②哈贝马斯认为,在私人领域,人们的角色是父母、夫妻、兄弟姐妹和朋友。在公共领域,人们的角色是争取社会权利并按照社会义务行事的公民。由此可知,私人领域是以家庭为单位,公共领域以社会团体为单位。
  相亲类话题通过公共媒介,让私人议题延伸到大众传播媒介被大众知晓。《非诚勿扰》中女嘉宾马诺在节目中的个人言论一下众人皆知,遭到批判。而凤凰卫视的《一虎一席谈》的嘉宾个人观点,从来就没有引起像“宝马论”一样的轰动效应。同样是有争论的个人观点,为什么在相亲类节目中就会引起如此大的轰动?笔者认为,因为电视本身就是公共领域的传播媒介,每个公民都有针对社会公共事务发表个人观点的权利,公众也尊重并且接受每个公民就社会公共事务发表个人观点的权利和行为。但是,将私人议题的言论通过大众媒介曝光被众人知晓,不仅得不到公众的认同,还会引起公众的反感或抵触情绪。
  笔者认为,每种话题都应该有一定的发言空间,各类信息都应该有合适的传播渠道。私人话题不宜在公众场合下发表;相对的,以公民为宣传对象的公共事务的传播,也不能只局限于一少部分人的范围内。任何议题都应该有适合于自身的传播方式,私人议题过度曝光不但不能产生良好的传播效果,反倒可能导致反效果。
  3.相亲节目的形态分析
  相亲节目作为一个情感交流平台,其本质上属于服务类节目,其服务宗旨是为众多单身男女寻找伴侣,但一些相亲类节目不是单纯的服务类节目,更像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性节目。
  从节目呈现的形态来看,这类节目又属于娱乐节目中的“真人秀”。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沈杰给“真人秀”下的定义是:“媒体渗透着一切领域的‘仿真社会’中的一种‘超现实’,置身于这种情景之中的人们甚至会感到,它比真实更真实。”③既然是一场秀,这类节目也摆脱不了表演甚至哗众取宠的性质,这些体现在嘉宾的言论和穿着上。正如清水几太郎所说,为了获取利润,传媒必须争取最大多数的观众,为达此目的,有两种做法:一是为特定的受众提供特定的“拷贝”,二是提供满足最广泛的普遍兴趣的“拷贝”。显然,这类节目通过贩卖个人隐私以及性的偷窥与暴露,满足了最广泛的、最原始的普遍兴趣,也就容易争取到最大多数的观众。
  
  电视相亲对观众的心理影响
  1.相亲环境的培养理论分析
  培养理论的基本观点是:社会要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和发展下去,就需要社会成员对该社会有一种“共识”,也就是对客观存在的事物、重要的事物以及社会的各种事物、各种部分及其相互关系要有大体一致或接近的认识。④
  以《非诚勿扰》第60期23位女嘉宾的年龄为例,年龄超过25岁的(包括25岁)仅有3人,24岁的有4人,23岁的有11人,22岁的有5人。这样节目就潜移默化地给受众传达这样的拟态环境:多数女孩在25岁以前相亲,过了25岁就很少有人相亲,或者连相亲“市场”也没有。然而在现实社会中,有不少未婚大龄青年存在。根据《2009年中国人婚恋调查报告》中所抽查的2028274人的数据显示,有77%的人未婚,有58%的人群获得大学学历,有75%的人群年龄超过25岁。数据表明,该节目女嘉宾的年龄过于年轻化,忽视了真正有相亲需要的大龄女青年的需求,无形中造成“大龄剩女=弱势群体”这种社会共识。
  2.电视观众的行为心理分析
  根据行为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得知,每个人都有五种意象,而人的所有的行为,都是由于人的意象作用的结果。这五种意象包括:1.减少紧张状态的意象;2.讨人喜欢、希望被人赏识和注意的意象;3.求同的意象;4.追求优越的意象;5.追求自然和谐的意象。其中,人的求同意象表示人为了避免因个人差异而遭受社会和集团的轻视、冷遇、讥讽、排斥,往往会采取一种与大家保持一致的行为,来迎合众人,避免自己与所属社会和集团之间的对立和不必要的摩擦,以趋利避害。⑤
  既然这类节目向受众传达了“22~24岁年轻人是相亲主流人群,25岁以上是相亲的弱势群体”这样一种社会共识,那么,一旦社会大众接受了这样的共识,人们就会在潜意识里,为了与社会群体保持一致,减少个人的紧张状态,有意无意地使自己的行为与电视节目中的保持相近或一致。按照这样的逻辑,大众很有可能被电视“同化”,变成马尔库塞所提出的缺乏异质性的“单面人”。
  因此,公共媒介除了要真实地展现客观事物本身外,还具有社会引导功能,即引导舆论,为公众树立正确的榜样,引导公众的行为。对偏离社会规范和公共道德的行为,媒体不能不作为,应该积极正面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唤起普遍的社会谴责,从而规范社会公众的行为。
  
  快餐式相亲:浮躁社会的“窥视镜”
  相亲节目中嘉宾就好比走马观花,每位嘉宾出现时间不到15分钟。用如此快捷的方式来处理现实的交友问题,从侧面反映了当今社会人们浮躁的心理,也可以称之为“急功近利”。如果一个人过于浮躁,影响的只是个人本身;而一个电视节目过于浮躁,影响的却是所有观众的心理和行为。所以,媒介要考虑收视率和经济效益,更要注意社会效益。
  
  注释:
  ①张宇丹 孙信茹:《应用电视学理念与技能》[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版
  ②石义彬:《单向度 超真实 内爆——批判视野中的当代西方传播思想研究》[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2月版
  ③陆扬 王毅:《大众传媒与文化》[M],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10月版
  ④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
  ⑤冯绍群:《行为心理学》[M],学苑出版社,2003年6月版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来源:青年记者2012年5月中

来源:青年记者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