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3日 星期二
首页>专题 > 正文

转型语境下机关刊物发展困境及突围路径

2020-12-02 11:37:11

来源:青年记者2020年11月中   作者:陈波

摘要:——以人大系统期刊为例的思考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兴媒体影响越来越大,传统媒体不可避免遭受冲击,并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发展颓势,影响力式微。在此语境下,传统机关刊物虽然“背靠大树好乘凉”,有其自身的生存逻辑和特有的资源优势、受众群体,但显然无法“置身事外”,不得不重新审视刊物的功能定位,思考如何提升办刊质量、更好应对新媒体冲击、全面提升舆论引导力等现实问题。

  机关刊物面临新的发展难题

  机关刊物一般指国家机关、政党或群众组织出版的刊物,具有宣传党和国家大政方针、交流部门工作经验、展示相关工作成果、回应群众社会关切等功能,是一种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期刊类型,在党和国家不同历史发展阶段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机关刊物《向导》,“它的创办正如其刊名一样,在向人民宣传中国共产党的主张,进行思想理论战线上的斗争中发挥了充分的舆论引导作用”①。全国人大系统目前公开出版的省级人大期刊有30多种,它们在宣传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进入“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全媒体时代,机关刊物不仅要面对出版周期长、版面容量有限等固有局限,还叠加了新的困难,直面全新挑战。

  1.刊物定位的重塑。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机关刊物在办刊理念和办刊方式上“取经”成熟的市场类刊物,加之吸收、补充进一批专业化的年轻编辑力量,刊物内容更加丰满、版式设计更加大气、表达方式更加灵活,可读性不断增强。但总体而言,机关刊物“两种倾向”仍比较明显。一种是固守机关刊物思维,“长官意志”较强,典型表现是在刊物的内容选择上“等米下锅”,来什么用什么,长此以往,公开发行的刊物逐渐沦为领导讲话、调研报告、工作总结等材料的汇编,与内部刊物如出一辙。一种是打着“向市场看齐”的口号,慢慢偏离了机关刊物服务机关的宗旨,丧失了自身的独特优势,甚至连原有的读者群体也一并失去。这两种倾向的背后,是长期以来养成的惯性思维导致陷入“非此即彼”的误区,没能与时俱进地跟上媒体融合发展大势,把握媒体融合发展规律,及时对机关刊物的功能、定位进行科学分析和有效研判,作出合理回应和适当调适。

  2.转型方向的焦虑。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传统媒体转型升级已成共识,问题的关键在于,机关刊物转型的方向和出路在哪里。应对新媒体挑战,人大系统期刊主要有三种做法:一是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以《中国人大》为代表。2015年底,《中国人大》杂志社创办微信公众号“西交民巷23号”;2019年以来,全国人大机关推进杂志、网站、微信公众号整合,“西交民巷23号”更名为“全国人大”微信公众号,形成了《中国人大》杂志、全国人大门户网站、全国人大微信公众号以及全国人大客户端“一体策划、多种呈现”的全媒体传播格局,取得了良好效果。二是开设杂志微信公众号、网页,作为办刊工作的补充。如湖南人大《人民之友》杂志社自办有人民之友网,开设“人民之友”微信公众号;《浙江人大》杂志社有自己的门户网站;《海南人大》杂志社开设“海南人大月刊”微信公众号等。三是处于观望状态,未有实质性举措。上述第一种模式,可谓“全新锻造”,有赖于主管机关的强有力推动,难度大,但效果佳;第二种模式,有效弥补了刊物出版时效性不强的弊端,但主要是将刊物发表的内容通过网页或公众号呈现,未能有效触及内容生产,效果有限。更多的人大期刊,则陷入路径迷失的焦虑。

  3.优质信息的埋没。近水楼台先得月,机关刊物在信息资源的占有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但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是,就大多数机关刊物而言,并没有将这种先天优势合理转化为办刊优势、传播优势,没有取得应有的社会效果。这主要由两方面原因导致。其一,机关刊物虽然占有了“独一份”的信息资源,但没有按照新闻规律和写作方式予以改造、加工和提炼,编辑所做的工作仅仅停留在资料汇编的“粗加工”阶段,从而让有价值的信息淹没在领导讲话稿、工作报告等材料之中,丧失了优质信息应有的价值。其二,即便是一些机关刊物,秉承“内容为王”理念,精心打磨、悉心提炼,也确实采写了高质量的稿件,但因为期刊时效性差、受众范围固化、传播渠道狭窄等因素,导致辛辛苦苦打造出来的高质量稿件成了“明日黄花”,没有发挥最大效用。

  机关刊物影响力提升的可行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媒体融合发展是一篇大文章。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不是取代关系,而是迭代关系;不是谁主谁次,而是此长彼长;不是谁强谁弱,而是优势互补。”②机关刊物在全媒体时代要办好、办出彩,就必须重新审视刊物功能定位,打造优质内容“硬核力量”,并借助“二次传播”放大声音,不断提升刊物的影响力、竞争力。

  1.更新观念,延伸信息服务功能。面对全媒体时代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的深刻变化,机关刊物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潮流,推进办刊理念更新,在继续凸显“权威发布”“工作指导”基础上,不断延伸和拓展信息服务功能,发挥机关刊物在决策参考、建言献策、智力支持等方面的“智库”作用,将办刊工作更好地嵌入机关工作和公共服务中去。

  近年来,《浙江人大》杂志社积极推进“专家型”编辑部建设,通过承担“浙江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奖”评选、出版纪念地方人大设立40周年专刊、推进机关重点课题成果转化、邀请浙江大学等知名高校教授撰写文章等方式,推出一大批兼具思想性、前瞻性、可读性的文章,为全省人大工作高质量高水平发展提供优质信息服务,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如,通过承办“浙江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奖”评选活动,不仅征集了一大批基层人大工作创新案例,为杂志报道提供了鲜活的原创性素材,更树立了鼓励基层创新的鲜明导向,为推进浙江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创造良好舆论氛围③;策划推出的纪念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40周年专刊,以典型性、代表性、标志性人大新闻事件为线索,梳理回顾浙江省人大常委会40年来的发展历程,展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浙江的生动实践,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受到市县人大好评。

  2.深耕专业,争做优质内容供应商。如果说延伸信息服务功能,有效拓展了机关刊物的办刊思路,那么立足专业,争做优质内容供应商,则是办刊工作的根本。其实,传统媒体的新闻原创能力,是目前的新兴媒体难以取代的。正如有论者所指出的,“虽然各种形式的新媒体传播了海量信息,但是绝大多数信息来源于传统媒体,包括个别有实力并拥有自采能力的新媒体在内,绝大多数新媒体都是将众多传统媒体的当日新闻筛选发布”④。

  一方面,要树立受众思维,为受众答疑释惑。一段时间以来,机关刊物因信息“垄断”而占有“卖方”优势,但信息时代受众注意力已成稀缺资源。人大期刊要通过喜闻乐见的新闻产品供给,解答受众对国家权力机关“能做些什么”“做了些什么”“做得怎么样”等方面的信息需求,为他们揭开国家权力机关的“神秘面纱”,展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功能和运行。另一方面,还要放大“长板效应”,提升刊物辨识度。人大制度内涵丰富,人大工作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方方面面,从这个意义上讲,人大期刊可报道的题材十分广泛。但是,如果什么题材都报道,那就变成了普通的新闻类期刊,关键是要紧扣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凸显人大“这一个”,打造核心竞争力,提高刊物辨识度。《浙江人大》杂志立足浙江人大工作,近年来相继推出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街道人大工作和建设、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等具有鲜明“浙江烙印”的人大新闻报道,刊发后受到其他媒体的注意和转载,其中的一些作品还斩获中国人大新闻奖,大大提升了刊物的社会影响力。

  3.二次传播,借船出海放大好声音。机关刊物具有天然的官方权威,要善于借助这种优势,加强与当地主流媒体及其下属子媒体、新媒体的合作,通过二次传播甚至是多次传播,放大好声音、提升影响力。在这方面,《浙江人大》杂志进行了积极探索。如,立法是省级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能,但立法活动专业性、政治性很强,与一般的新闻媒体相比,人大杂志在选题的把握和采写方面更胜一筹。以浙江省保障“最多跑一次”改革规定的立法报道为例,《浙江人大》杂志长期跟踪,采写推出《为改革搭建绿色法律通道——省人大常委会助力“最多跑一次”改革综述》后,不仅在杂志刊发,而且以新闻通稿形式提供给其他媒体,有效地放大了人大好声音。

  《浙江人大》杂志还与官方微信公众号“浙江人大”密切配合,积极向“全国人大”微信公众号、客户端供稿,及时刊发一批高质量稿件。需要注意的是,二次传播并非从传统纸媒到新兴媒体的简单“迁移”,而是要做好“转化”文章。传统期刊更加讲求文章内容的系统性、逻辑性、严密性,篇幅长、分量重,但如果生硬地搬迁至微信公众号或者移动客户端,难免会“水土不服”,吸引不了读者的兴趣。这时,就应该按照新媒体的运营特点,主动做一些筛选和“再加工”。

  4.数字赋能,推进“互联网+编刊”工作。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引领我们进入一个崭新的数字时代,必须与时俱进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在办刊工作中的深化、泛化应用,积极推进“互联网+编刊”工作。

  每年人代会期间,人大代表都会提出大量的议案、建议,这些内容都是人大期刊报道的重要选题,要善于运用数字化手段对此进行科学分析,找出代表最关心的话题,进行有的放矢的跟进报道。同时,要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人才的储备。机关刊物的强项在文字新闻的采编,而弱于音频、视频及其他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弱于数据分析和统计。毫无疑问,传统的以文科专业为主的编辑队伍将面临调整,未来的办刊队伍中,人文艺术与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结合的跨专业、复合型特征将凸显,数字技术将广泛应用。我们要未雨绸缪,加强这方面的人才储备和培养,以迎接新时代的挑战。

  注释:

  ①任学军:《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机关刊物——〈向导〉》[J],《档案天地》,2001年增刊

  ②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年6月版,第152页

  ③陈波:《地方人大工作创新的四个维度——基于“浙江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奖”的实证分析》[J],《人大研究》,2019年第1期

  ④徐献忠:《地市级党报在媒体融合时代的发展策略》[J],《青年记者》,2020年5月中

  (作者单位: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浙江人大》杂志社)

来源:青年记者2020年11月中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