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首页>刊首快语 > 正文

媒体勿做“恐慌贩卖者”

2016-04-19 22:55:25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4月中   作者:李国民

摘要:  人们的风险认知大多来源于信息传播中介,媒体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最近,国人又一次被“疫苗危机”刷屏了。之所以说“又一次”,是因为在近些年来,“疫苗危机”曾不止一次刺痛国人脆弱的神经。其中影响最大的两次,当数2010年的“山西疫苗事件”和3年后爆发的“乙肝疫苗风波”。如今,恰恰又是时隔3年,“山东非法疫苗案”闯入公众视野。

  尽管经有关部门调查,前两次所谓的“疫苗危机”最终都被认定事实上与疫苗无关,但其所造成的负面效应和带给人们的恐慌情绪,长时间无法完全消退。以“乙肝疫苗风波”为例,国家卫计委对10省份开展的监测显示,该事件发生后,乙肝疫苗接种率下降了30%,其余13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下降了15%。此次涉及25种疫苗、波及全国18个省市的“山东非法疫苗案”,可能对公众心理造成何种冲击,是不难预判的。

  疫苗是全球公认的防控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一旦公众接种疫苗的信心动摇,将给公共卫生体系带来灾难性影响。在这种语境下,作为“社会之眼”和“舆论减压阀”的新闻媒体,在报道此次“疫苗危机”时,该恪守何种原则?毫无疑问,最基本的一条,就是理性、客观、审慎,不夸大风险、不渲染情绪、不贩卖恐慌。遗憾的是,个别媒体为博眼球和点击量,有意无意背离了上述报道原则。

  首先,夸大风险。一些媒体刚一开始报道“上亿疫苗未冷藏流入18省份”时,就迫不及待地在标题中使用“或致人死亡”甚至“这是杀人”一类断语。事实上,据警方通报,涉案疫苗均为正规疫苗生产厂家生产,但未按规定进行冷链存储和运输,部分属于临期疫苗,流通过程中存在过期、变质的风险。世卫组织通报指出,未正确储存和管理的疫苗将失去效力或降低效力,“但必须注意的是,不正确储存或过期的疫苗几乎不会引起毒性反应,因此在本事件中,疫苗安全风险非常低”。报道中所谓的“这是杀人”,确实出自一位专家之口,但专家的逻辑是:由于疫苗失效,接种人在接种后仍然处于抗体缺失状态,会导致病毒感染,甚至有可能危及生命。然而,媒体的标题含糊而刺激,逻辑链条本身被忽略了,表达的重点成了专家称过期疫苗可以“杀人”。

  其次,渲染情绪。在此次“疫苗危机”发酵的过程中,某媒体重新加工发布的一篇“旧闻”,起了不小的推波助澜作用。这篇“旧闻”采写于2013年,原本与此次事件没有逻辑关联,但编辑通过添加新导语的方式,“巧妙”地将这一与疫苗相关的“旧闻”嫁接到此次事件中。该报道以煽情图片和故事性说明相结合的个案叙述,渲染悲剧悲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震撼和情感冲击。这种难以抗拒的煽情化表达,在引起了受众情感共鸣的同时,也极大强化了受众的自危情绪。

  再次,贩卖恐慌。人们的风险认知大多来源于信息传播中介,媒体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如果媒体面对公共事件,传递的不是科学、理性的声音,而是过分聚焦于偶发的极端事件,通过夸大风险、渲染情绪迎合公众对政府机构公信力的普遍怀疑,就会不可避免地助长群体性逆反心理,导致不信任、焦虑和恐惧的阴影在社会蔓延。

  当年“乙肝疫苗风波”平息后,《南方周末》曾以《下一次疫苗事件,我们该避免什么》为题,对媒体的所作所为进行反思。而这一次,某些媒体仍然需要检讨。

李国民

检察日报 廉政周刊主编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4月中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