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4日 星期三
首页>院长视点 > 正文

新闻传播教育的使命与创新

2016-01-11 14:29:00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1月上   作者:蔡雯

摘要:  新闻传播教育的使命是培养新闻专业人才,以推进大众传播的发展来促进人类的信息交流,促进人类社会的民主和进步。

  新闻传播活动的“新常态”给新闻传播教育带来的变化

  新闻传播教育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最早的新闻学院是为培养新闻媒体从业者(报人)而创办的,新闻媒体对其从业人员的专业要求是新闻院系设置专业和课程的重要依据。虽然新闻教育中很早就重视通识教育,很多新闻院系以较大比例的学分让学生掌握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多个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但其最终的目标指向还是培养职业化的新闻与传播工作者。所以从历史传统来看,新闻传播教育的使命是培养新闻专业人才,以推进大众传播的发展来促进人类的信息交流,促进人类社会的民主和进步。

  这样的使命今天会发生变化吗?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对人类的信息传播活动的历史变迁做点纵向分析。在网络传播特别是社交媒体出现之前,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媒体是新闻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新闻传播学科的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也主要以这些媒体的人才需求标准为依据。但最近十多年,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彻底改变了传统媒体和大众传播主导人类信息交流的状况,这两年无论是中国的互联网应用调查还是国外一些研究机构如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都有相关的数据显示社交网络和移动终端已经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和交流意见的主要渠道,而新闻传播界这几年关注的一些热点话题,比如UGC(用户生产内容)、新闻众筹、众包、大数据等等,其实也都从不同侧面展现出技术变革对新闻生产和传播模式的影响。还有近几年来成为社会热点的突发事件等报道案例,也在显示出新闻传播活动的一种“新常态”:从专业媒体独立采制报道转向由多元主体运用各类媒体一起求证事实,并在求证过程中进行意见交流和对话。这种新常态对我们新闻传播教育的启示是:在传播主体全民化、传媒载体个人化和社交化的今天,人类信息传播质量的改进仅仅依靠职业新闻传播人员已经远远不够了,新闻传播教育是否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是否需要重新定义新闻传播学科的价值指向及其内涵?

  我想说一个发生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变化。中国人民大学在2012年开始执行本科人才培养改革的新方案,要求新闻学院面向全校学生提供通识教育课程,确定的课程有两门:媒介素养与传播理论基础。我们为此组织了两个教师团队,专门针对非本学科学生的需要,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这两门课程已经开设了四年,受到全校各学科学生的欢迎,很多课堂都是超过百人甚至二百人听课,学生们给所有任课老师的评分都在95分以上,说明他们对新闻学院开设的通识课程很认可。

  还有一些变化来自校外。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越来越多的教师接受到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的邀请,讲授新闻与传播方面的专业知识,每年联系学院办各类培训的请求应接不暇。由中组部组织的全国司局级领导干部选学班,每年都要求学院单独组织一个专题,由多位教授联合主讲,并且组织政府发言人的演练。和我们一样为社会各方提供素质教育或专业培训的学院有不少,这类服务也往往是学院获得社会地位和经济回报的一个重要支撑。

  相比针对本学科在校学生的专业教育,面向非本学科人员的通识教育目前受重视的程度无法与专业教育相提并论。虽然我们对媒介素养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但落实到教育实践中还是很有限。我认为这与新闻传播教育的传统理念和价值评判标准有关,大家对新闻传播教育的使命和价值的认识目前主要还是在行业或职业的框架中。今天,传播技术已改变了新闻信息传播的基本结构,一方面,公民的媒介参与、意见表达已经是社会治理和经济发展中一股强大力量;另一方面,人们的媒介素养难以与其不断增强的参与度相匹配。在这样的矛盾困境中,新闻传播教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受到社会各方的重视。我们对新闻传播教育的使命需要有新的认识。新闻传播教育既要培养新闻媒体需要的专业人才,也要为非新闻机构培养公共传播人才;既要培养职业传播者,也要培养全体民众的媒介素养与传播能力。倘若如此,新闻传播学科的地位与影响力不但不会因为技术和媒体的变局而减弱,反而会因为对更广大人群和更广泛领域的贡献而得到提升。

  当然,承担通识教育的任务对新闻传播院系是新任务、新挑战。因为在具体操作层面上,如何针对本学科以外的学生开展素质教育还有很多问题有待探索,比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建设等怎样做才合适。除了教学本身,在管理上如何调动教师投入更大的热情和精力,也是一个必将面对的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十年来的三个重要改革项目

  创新是新闻教育界这些年一直在讨论的话题。新闻传播教育实现自己的使命离不开创新,前面谈的新使命和新挑战需要创新,已经积累了丰富经验的专业教育在媒体融合发展新时期面临的新问题,也同样需要突破和创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十年来做了三个重要改革项目,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第一个项目是2005年开始创建全国第一个新闻传播学案例库,并以此为基础探索在新闻传播学科进行案例教学

  这个项目最初是作为中国人民大学“十五”“211工程”项目获得了启动资金。在此之前,新闻传播学科在世界范围内都尚未开始案例库建设工作。我们只能在学习法学、商学等学科经验的基础上开始摸索尝试,最终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和教学需要,确定了案例开发标准和方法。学院组织了各个专业方向的教师,成立了13个案例开发小组,分头建设13个子库。经过十年的努力,我们开发成功的案例已经有600多个,这些案例运用学院本科和研究生的所有业务课程及部分理论课程的教学。以案例库为基础编写的“新闻传播学经典案例”教材系列,已经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案例库建设与案例教学成果在2013年获得了北京市教育成果一等奖。

  第二个项目是2006年开始的跨媒体传播实验教学,学院以此为抓手探索全媒体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这一年开始的“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平台建设”项目在2009年获得全国教育成果奖。支撑这项改革的新闻与传播实验中心也获得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学院先在新闻学专业开设了一门专业课程“跨媒体传播实验”,将学生媒体的运行与课程教学相结合。2009年,这门课程扩大到全院所有专业,并从大二到大三连续开设。学院选拔各专业方向的青年教师,组建了跨媒体实验的青年教师团队,加强对实验教学的管理。课程共分三段进行连续性实验,第一段主要进行跨媒体传播的基础知识教学与相关技术训练;第二段提供8至10个不同实验内容的跨媒体实验工作坊,由学生自主选择,完成特色化的专业实验,这些工作坊有些以校内媒体为教学实验平台,有些与社会媒体合作,让学生的实验成果能得到正式发布。第三段为综合型跨媒体实验,每个学生综合运用前期学习的传播技术,独立设计并完成一个跨媒体的新闻作品,要求至少包含三种以上媒体表现形态。在全院范围内举办“跨媒体作品大赛”,对优秀成果进行奖励。为了将社会资源引入校内跨媒体实验教学中,学院还聘请新闻媒体的专家组建“跨媒体实验指导专家委员会”,定期对学生的跨媒体实验进行指导,并对最后一期的跨媒体作品大赛进行评审。

  第三个项目是2011年开始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合作,创办跨学科联合培养的双学位实验班,探索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我们认为,媒体融合时代表面上看来需要的是人才的技术适应性,实际上更需要的是人才的内容适应性,需要的是在某个领域、某个学科有较深造诣的专才。这样的专才仅仅靠新闻传播学院的教育资源难以培养,也无法靠一般性的通识教育来完成。因此,我们的两个实验班分别从新闻学院与法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的新入校学生中联合选拔,由两所学院共同设计联合培养的教学方案,专业课程也由两个专业的老师共同开设,对学生共同指导。

  在办实验班的同时,学院鼓励那些没有机会进入实验班学习的同学充分倚靠中国人民大学在人文与社会多个学科上的领先优势,利用课余时间学习自己有兴趣的其他专业。目前学院在校本科生二年级到四年级的同学,有一半左右的学生在辅修第二学位或第二专业。

  这三个项目现在依然还在继续进行中。2014年学院新一届党政领导班子上任后,进一步梳理了教学改革的各方面工作,加大课程改革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力度,比如专业核心课程更多与业界资源相嫁接,新闻采访写作课聘请了多位获得中国新闻奖的著名记者共同主讲;在跨学科联合培养方面,也与更多的其他学院沟通协商,试图通过更加灵活多样的方式培养复合型的人才。研究生培养的改革也正在进行,对于专业硕士培养的方向在研究细化中,课程建设方面也将更充分地利用案例开发成果,全面推进案例教学;在博士生培养中将改革招生选拔方式,从2016年开始实施审核制,以更好地发现具有学术兴趣和发展潜力的人才。

  教学改革实践中有待探索的难点

  在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体会到一些依然有待探索的难点。

  一是把握方向

  新闻传播教育的学科点已经过千,每个学校每个学院都有自己的办学条件,生源也有不同,所以教育创新需要扬长避短形成特色,要有正确的方向与战略选择,才能在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教学方法这些具体操作环节上把握好尺度。

  二是建设团队

  教育的基础是教师,师资队伍的结构合理性、新生力量的及时补充、合理的评价与晋升机制、融洽的人际关系,是办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形成凝聚力,组建创新型团队,集中大家的智慧突破难点,有所作为。

  三是整合资源

  随着新闻传播学科向更广泛领域的渗透,新闻传播教育改革也比以往更加需要外部的支持,包括校内校外,国内国外,政府、媒体、企业、校友,等等,对资源的整合利用是新闻传播教育与时俱进的必要条件。

  对这几个核心问题的探索还需要我们继续付出更大的努力。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1月上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