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8日 星期四

维吾尔族题材电视剧人物形象的塑造

2017-01-03 16:19:54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12月下   作者:杨梅 范田丽

摘要:  少数民族题材电视剧是传播少数民族文化、展现民族形象的重要媒介产品。近几年,少数民族题材电视剧类型和数量逐渐增多,并在主流媒体上

  少数民族题材电视剧是传播少数民族文化、展现民族形象的重要媒介产品。近几年,少数民族题材电视剧类型和数量逐渐增多,并在主流媒体上播放,增进了全国受众对少数民族群体的了解。这类题材电视剧塑造的少数民族形象,对非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受众认识和了解少数民族群体能够起到积极作用,进而促进各民族交往和促进各民族团结。如何真实有效地塑造少数民族人物形象是这类题材电视剧创作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本文以近几年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热播的维吾尔族题材电视剧《阿娜尔罕》和《丝绸之路传奇》(以下分别简称“《阿》”和“《丝》”)。为例,探究这两部电视剧中人物形象塑造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以期对其他少数民族题材电视剧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

  电视剧的核心功能是进行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呈现。电视剧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称媒介形象。“媒介形象是对一种认知信息的再现,是认知的认知。媒介形象是通过媒介话语生产的关于人、事、物的知识。”①媒介生产的媒介形象与受众认知是双向互动的关系。一方面,媒介形象是主创人员认知体系的再现和再创造,媒介形象会影响受众对群体形象的认知;另一方面,受众对有关群体形象的期待和印象反作用于媒介,影响媒介对人物形象的建构和呈现。

  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主动传播者的媒介,起着主导作用。其生产的媒介形象对受众的认知影响较大。尤其对于少数民族题材电视剧而言,由于受众对此群体了解较少,电视剧展现的群体形象直接影响了受众对该群体的认知和判断,进而影响到自己的情感和行为。因此,少数民族题材电视剧塑造的媒介人物形象对形成受众认知基模、改变受众的刻板印象具有重要作用。

  两部电视剧中维吾尔族形象的建构分析

  《阿》剧以新疆和平解放前后为时代背景,讲述了解放军进驻南疆,帮助村民摆脱地主压迫的故事,2013年5月在央视首映。《丝》剧讲述了新疆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艾德莱斯丝绸厂建立和发展的故事,首映时间为2015年10月,都使用汉语和维吾尔语两种语言播放。本文以这两部剧中的42个主要人物为分析单元,将人物形象分解为9个量化指标:性别、族别、年龄、剧中定位、出场频次、社会地位、身份结构、性格特征、人物功能。内容分析法结合文本分析法,得出两部电视剧建构的维吾尔族形象的总体特征。

  1.性别形象

  (1)男权文化下的家庭女性。两部电视剧展现的维吾尔族女性多是传统的家庭女性角色。女性样本中家庭身份明确的占82%,即使在其他社会身份中,女性的社会角色也比较单一,社会阶层不高。如样本中62.5%的女性是工人,其余是学生、官员和军人,社会地位流动性不大。但两部剧中的两个女主角展现了现代女性的风采,如阿娜尔罕敢于和地主阶级做斗争,卫明霞由一名班主任成长为丝绸厂的总工程师。即便如此,电视剧也展现了男权文化对两名女性的限制,如“女人不听话,都是因为男人没有管教好!”(电视剧《阿》)“那丫头像个男人一样穿着裤子走来走去,让人瞧着不舒服,你得教会她穿女人的裙子。” (电视剧《丝》)

  (2)社会主导力量的男性。维吾尔族男性是社会的主导力量,其社会身份、社会地位相对女性较高,在社会和家庭中呈现主导地位。在男性样本中,有明确社会身份的男性占96%。男性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相较女性更加多样化,除工人、学生、官员和军人外,男性的社会身份还有地主、农民、宗教领袖、医生等多种角色。男性社会地位向上变动的幅度和速度普遍超过女性。同时,男性也是家庭中的主导力量,如阿迪力:“我长大了,就应该是男子汉,是一家之主了。” (电视剧《阿》)

  2.年龄形象

  年龄是展现群体形象的另一特征。两部剧中,维吾尔族老中青三代主体特征各有不同,但总体而言,老年群体是正面性最强的群体,其次是中年群体,再次是青年群体。这和维吾尔族尊重老人的传统文化十分相符。老年人在剧中多扮演正面角色,且性格大多热情大方、乐于助人,在家庭中有重要地位,不承担重要社会职务;中年人在剧中正反面角色都有,大多承担重要社会角色,性格呈现异质化,社会地位主体呈现为向上变动的特征。例如,《丝》剧中男主人公艾拉提经历了从老织匠的儿子到昆仑丝绸厂员工、昆仑丝绸厂厂长的巨大变化历程;青年主体人物功能多为被动,他们是受到压迫的弱者和依附于更强大力量的依附者,如《阿》剧中的阿娜尔罕、库尔班都处于乌斯曼的压制下,年轻时艾拉提也屡屡犯错。

  3.民族形象

  民族形象是两部电视剧建构的最主要形象,也是两部电视剧创作的初衷。两部电视剧都以维吾尔族人物为主体,清晰地展示了维吾尔族人民的群体形象。

  (1)能歌善舞的维吾尔族。电视剧《阿》和《丝》中都有大量的歌舞场景,其中《阿》剧歌舞场景出现14次,《丝》剧歌舞场景出现13次。这些歌舞不仅展现了维吾尔族人民能歌善舞,歌词中也透露出维吾尔族人民对家乡的热爱和强烈的归属感。如《新疆好地方》等。

  (2)拥有优秀文化习俗的维吾尔族。民族传统文化是两部电视剧呈现的主要内容。如《丝》整部剧都是在传播维吾尔族最具标志性的物质文化遗产—艾德莱斯绸。剧中也处处展现出维吾尔族对自己文化的高度认同和自豪感,如苏莱曼:“我走了,到天上织艾德莱斯去了,天上的彩霞和湖水的波光就是我们的艾德莱斯。”迪丽娜尔:“我要把艾德莱斯变成一种文化符号,展演我们自己的艾德莱斯。”

  同时,剧中也时常展现优秀的民族文化习俗,从侧面建构维吾尔族的良好形象,如库尔班:“我们维吾尔族人只有把客人拉进家门的,没有把客人气跑了。”(电视剧《阿》)卫守仁:“她是在维吾尔族家呆久了。把维吾尔族妇女爱干净的习惯带到咱们家里来了。” (电视剧《丝》)

  (3)有虔诚宗教信仰的维吾尔族。两部电视剧都呈现了维吾尔族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宗教信仰。如《阿》剧“真主”一词出现24次,《丝》剧中,大家吃完饭后都要做“都瓦”仪式,这都是对宗教生活的再现。其次,剧中展示了积极正面的宗教教义和精神。如《阿》剧中德高望重的教职人员大毛拉以宗教名义对地主阶级的残暴进行谴责和制止。《丝》中帕夏汗的台词表达了真主对世人的恩惠:“感谢真主,寒冷的冬天出太阳了。”“真主在上看着我们呢,不能让他们在这里杀人啊!”

  (4)爱国爱党的维吾尔族。两部剧中都展现了维吾尔族人物对党和国家的极大热爱,有着高度的国家认同。如《丝》整部剧围绕维吾尔族建设新中国的故事而展开。剧中“新中国”一词重复出现了8次,台词中展现了维吾尔族人民对新中国的热爱。如卫明霞说:“新中国是美好的,充满希望的。”艾拉提说:“我热爱新中国,送我上大学吧!”在《阿》剧中,“共产党”一词出现71次,台词中体现了维吾尔族人民对共产党的高度赞扬和认同。如阿里穆说:“共产党虽然不信教,但共产党的人是好人。”库尔班说:“等共产党来了咱们的苦日子就到头了。”

  (5)民族关系和谐的维吾尔族。首先,宏观上,两部剧的主题都展现了维吾尔族和其他民族,主要是汉族的和谐关系。如《阿》中唯一的汉族医生杜禾多次帮助阿娜尔罕解决困难,《丝》中艾拉提和从小被汉族家庭养大的维吾尔族姑娘卫明霞相爱,两部电视剧都体现了维汉一家亲的主旋律。其次,微观上,电视剧台词中也体现了维吾尔族人民和汉族人民之间珍贵的情谊,如,卫守仁和苏莱曼为对方互相求情的台词:“我跟你们走,我拿我的性命来换他(指苏莱曼)行么?”“您能不能好人做到底,让老卫大哥也留下来?”

  维吾尔族题材电视剧人物形象塑造的经验与问题

  总体而言,两部电视剧都展示了维吾尔族的正面形象,传播了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对建构良好的少数民族形象起到了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展示了优秀的民族习俗和宗教文化的正向功能;建构了和谐的民族关系;展示了对党和国家高度认同的维吾尔族形象。但另一方面,两部剧在塑造维吾尔族形象时也出现一些偏差:

  一是民族性过于凸显,现代性展示不足。两部电视剧都高度呈现和传播了民族文化,包括民族服饰文化、礼仪文化、饮食文化等,但未能展示随着时代的变迁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的现实文化。尤其是《丝》剧,其跨度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后,时间跨度很长,这期间,新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化发展速度很快,但此剧中人物的服饰和饮食文化变化不大,仍然展示的是传统的民族文化。如艾拉提无论何时出场都头带小花帽,卫明霞总是身着艾德莱斯裙或披艾德莱斯披肩,民族的标志性很浓,这样的装扮其实在维吾尔族群体现代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这也是很多维吾尔族题材影视剧存在的问题,一些维吾尔族题材电视剧过于凸显民族元素;而现实社会生活中,维吾尔族群众跟其他各种群众一样,大多数场合是身着现代化服饰的。过于强调民族性,而忽视现代性展示,会造成受众的认知误差,形成刻板印象,不利于少数民族的现代化发展。

  二是宗教生活的呈现频率较高。两部电视剧都以较高频率呈现了维吾尔族的宗教信仰。原则上,《丝》剧中的艾拉提是共产党员,在其生活中不应该有任何宗教行为,比如饭后带有宗教意味的“都瓦”祈祷动作;剧中人物类似的行为,并不符合现实生活中维吾尔族公职人员的应有表现。电视剧作为面向大众的媒介产品,教育和价值观引导功能十分明显,除了一些必要的情节,创作中应尽可能减少宗教内容的传播,否则可能造成对社会管理的一些负面影响。

  结  语

  这两部电视剧通过主题、故事、角色等多个元素建构了积极正面的维吾尔族形象;同时,也因过于凸显民族性和宗教性,影响受众的客观全面认知,不利于少数民族的现代化发展。因此,少数民族题材电视剧在塑造人物形象时要把握民族性和现代性平衡、宗教表达适度的原则,建构客观、全面、现代的少数民族形象。

  注释:

  ①高焕静:《人民日报(1950~2014)少数民族形象建构研究》,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5年

  (杨梅: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范田丽:重庆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生)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12月下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