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首页>前沿报告 > 正文

跳出技能迷思,培育产品经理思维

2017-04-18 16:44:57

来源:青年记者2017年4月上   作者:沈彬

摘要:  谈媒体转型,不要把媒体人个人经营公众号和媒体整体转型混为一谈。前者必然要求“万金油”的技能,后者作为专业机构,必须有明确分工,一个人不可能从采访到美术编辑、视频剪辑无

  邯郸学步的技能迷思

  媒体转型,有时就像钱锺书先生那个著名的“围城”的比喻,城外的人想进来,城里人想出去。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一家传统媒体的融媒体项目记者,身负机械架,其上安置着平板电脑、照相机、摄像机,宛如“机器战警”。这引发了大家对于传统媒体转型的“畅想”,以为媒体转型之后,就要像这位一样成为“机器战警”,剪辑视频、做直播、做H5、PS图片、微波连线,上天入地,无所不能。

  事实上,至少对于专业化媒体转型而言,分工合作还是第一位的,哪怕在全面转型之后,媒体内部还是有严格的专业分工的。一个人不可能,也不应该“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样样精通”其实就是一样都不通。

  从经济学原理说,分工才有效率,一个成功的组织注定是强调专业分工、协作的。那张“新媒体机器战警”的照片,被投射了很多传统媒体人对于转型之后的“本领恐慌”,甚至多多少少有病急乱投医的成分。

  媒体转型不是一个“逆专业化”的过程,不是“手工业化”。媒体转型是一个整体性的组织化过程,这和媒体人个人转向运营微信公众号不是一回事,更不能将后者“土法上马”的经验放大为媒体的整体转型路径。

  2016年12月31日,东方早报休刊,全员转隶澎湃新闻,成为全国第一家全面转型的都市报类媒体。目前,澎湃的影响力已经全面覆盖了原来东方早报的影响范围,甚至远远大于原先的影响力。今年全国两会上,澎湃记者表现积极,得到各方肯定,成为首家向总理提问的非央媒网络媒体。

  笔者在这里以澎湃的整体转型为视角,探讨媒体转型对传统媒体人技能、素质提出的要求和挑战。这种“经验之谈”,注定有着强烈的个体的局限性,不可能成为“放诸四海而皆准”的范式,但还是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廓清行内对于转型的一些迷思,做到维特根斯坦所说的“把能够说清楚的问题说清楚”。

  澎湃的矩阵革命

  个体与组织结构的关系,是组织行为学的核心内容,也是一家公司、媒体变革的关键。

  作为媒体一分子的媒体人,不可能“单兵作战”,有效的组织分工、协作才是关键。对个体的技能要求,也要置于整个组织结构之内考量。

  传统媒体组织结构上的缺陷之一就是金字塔型结构科层化、官僚化严重,内耗大,部门之间推诿、扯皮严重,信息需要层层传导,不能对新闻线索做出及时反应。

  澎湃新闻在转型之初,就进行了一场“矩阵革命”,打破了原来东方早报的部门框架,实施扁平化的平台构建,形成一个个有着极强战斗力,甚至内部竞争的矩阵平台。

  目前,澎湃分为时政、要闻、思想等若干中心,每个中心又有自己的细分小组,比如,负责绿色新闻报道的“绿政公署”,负责法制新闻的“一号专案”,负责人物专访的“人物”。每个小组就是基层的作战小组,小组内部就可以完成新闻线索发掘、跟进采访、新闻编辑、发布等职能。

  澎湃的新闻报道与后期制作、视频、直播等视觉、网络工作部门是怎么样的关系呢?

  东方早报在初期就设立了“视觉中心”。为了适应媒体转型之后的发展,目前澎湃视觉形成“条”“块”两个方面的组织框架。

  在“块”方面,澎湃有着高度专业化、精英化的视觉中心,承担高端视觉产品制作的“重任务”,以及直播等技术性较强的任务。之前,视觉中心承担了《好人耀仔:一位宁德村支书的45岁人生》H5制作的任务,这一作品以精美的画面、精良的制作、精巧的构思得到了各方的高度评价。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的《上海改革攻坚与创新转型样本》等视频、H5项目,也是由视觉中心承担的。

  在“条”的方面,为方便各个中心(甚至小组)的采访、新闻产品制作,每个中心都配有专门的视觉工作人员,负责视觉“轻产品”,包括拍摄照片、视频的初步剪辑等等。

  所以,视觉人员的配置是“条”“块”的结合,既能够形成打出去的铁拳,以承担高技术难度、长工作周期的视觉“重产品”的制作,又有针对各个报道小组的、轻捷简便的“步兵班火力”,随时待命,与一线记者、编辑一同完成任务,以实现“零耗损”的沟通。

  在这个新矩阵之下,对媒体人提出了哪些素质要求呢?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传统文字记者不可能全部转向视觉岗位。但是,传统文字记者在转型之后,必须具备两大意识:视觉(视频)意识、产品经理意识。

  有“视频意识”,但不是全员做视频

  今年年初澎湃推出“视频”频道之前,实施了全员化的视频拍摄、剪辑的培训,这种培训是滚动式的,所有一线采编人员都必须接受培训。

  其实,视频的拍摄、剪辑能力的培养,是需要很长周期的,不可能“速成”“量产”。那么,为什么澎湃还要搞这种广谱培训呢?这种培训不是为了在短期内培养出掌握高深镜头语言以及剪辑技巧的摄影师、剪辑师,而是为了达成两个目的:一是让传统媒体人具有“视频意识”,知道用镜头呈现文字故事的大致路径,之后可以更好地和视频编辑沟通,将自己的想法呈现在视频中(既可以是自己拍摄,也可以是通过摄影师实现)。二是每个采访小组自己能够完成视频的“粗剪”,方便视频中心的专业剪辑师后期“精剪”,实现“繁简分流”。

  其实,在短视频的“新标杆”之下,传统媒体人不要对自己初出茅庐的拍摄“妄自菲薄”。因为互联网正在改变游戏规则,短视频也在改变镜头规则。到底怎么做短视频,所有人都在摸索之中,从平面媒体转型的新媒体,和从电视台转型的新媒体,都是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后者并没有明显的优势,甚至因为其一直倚仗高技术手段,反而形成了“先行者诅咒”,妨碍了其放下身架,进行短视频的探索。

  对于新闻议题的把握和定性,传统调查记者其实是比专业摄影师有优势的。比如,去年澎湃做过《地铁站遇上婴儿车》的视频、文字系列报道,记者在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各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地铁站,让一位年轻妈妈推着手推车,在地铁里完成特定的任务,以测试验公共设施的无障碍水平。这组视频是让没有摄影经验的“小白”记者,用最简陋的、配有防抖云台的iPhone手机拍摄的。他们的镜头语言、后期剪辑,未必在技术上能得高分,但是因为这些记者本身对议题有着深刻的理解,所以,无论前期的拍摄,还是后期的剪辑,都能更好地体现“媒体意志”,效果并不差。

  这就是传说的1+1>2。甚至不用1+1,只要传统的媒体人能初步懂一些摄影、剪辑技术的0.5,就能实现1+0.5>2。

  因为在短视频的网络传播背景之下,先进的新闻理念、鲜活的信息素材,就能对落后的技术手段实现“遮丑”,就像网络上很多热传视频本身是用普通手机拍摄的,但鲜活的内容完全遮盖了它的技术弱点,实现了信息的可达性。

  技术可行性:要有产品经理意识

  从文字向视觉、互联网的跨界,还是有难度的,打破它们之间的“次元壁”,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呼唤“产品经理意识”,把新闻当成“产品”来考量:对选题的敏感性、可能的影响力、人力资源安排,特别是对最终产品的技术可行性、路径可达性,做出综合判断。

  解决技术可行性,其实是要协调媒体内部的“甲方”和“乙方”。

  做技术的(包括网络技术、剪辑技术、直播技术)和做采编的是两种思路的人,特别是做网络技术的“攻城狮”,他们本身是对新闻不敏感的,那么,媒体人怎么将自己的思路,呈献为互联网产品,怎么有效沟通、有效表达,这是关键。

  如前所述,媒体人转型,不是所有事情都要亲力亲为,不是转型当工程师、剪辑师,还是要做媒体人,但是要会学习、会沟通,了解自己原初的设想有没有技术障碍、有没有可行性,也要弄明白技术团队有没有误解。像去年年末澎湃关于候鸟保护的《迁徙劫》报道,就是一个成功的产品,其间一线记者、视频团队、后期剪辑与网络技术人员之间不断沟通和打磨,不断试错,终于在技术的可行性和报道的必要性之间达成平衡。

  所以,媒体人转型之后,与其说是要“学技术”,毋宁说“学沟通”,学会与技术做沟通,学会驾驭技术,学会“产品经理”思维。

  媒体人转型,不要失去根本

  在媒体全面转型的大背景之下,媒体人有着急切的思变愿望,但是,不应该邯郸学步,跟着一些自媒体“照猫画虎”,结果“反类犬”,而是要用足自身的优势,学会精耕细分市场,用专业深度体现高度。

  首先,全面提升政治素养和政治敏感性

  互联网媒体传播快,覆盖范围大,动辄形成全网性的舆论事件,媒体人要有风险意识,哪些地方可能敏感,哪些地方可能出差错,要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这是很多自媒体人不具备的,又恰恰是传统媒体人的强项。要转型、要贴地气,但不是为了10万+就不择手段,搞“小报化”。澎湃作为新型主流媒体,编辑方针还是做“硬新闻”,把这作为立身之本。转型不是降低新闻责任感,否则,传统媒体转型后和很多低俗的自媒体有多大区别呢?

  其次,在新媒体的扁平组织内,个人要有独当一面的能力,要拥有自己的精耕细分领域

  前面讲了很多新媒体的专业分工,但是,新媒体的扁平化组织、小组化结构,必然强化个体的责任,不能吃“大锅饭”。专业化媒体转型之后,优势还是在于内容原创,最直白的说法就是能够“拿到料”“找到人”,这是实打实的个人能力,别人夺不走的,也是专业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第三,媒体人要有互联网意识,要敢于尝试,甚至是试错,要把自己的积累“产品化”

  互联网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区别之一,就是前者的互动性非常强:新闻做得好不好,第一时间用户就会有反馈。这个反馈是极其重要的,通过这个反馈,媒体人要及时总结规律、做出微调,形成产品快速迭代。

  传统媒体人的优势在于“积累”,短板在于表现渠道。所以,要利用互联网这个巨大的“敞口平台”,不断尝试新的内容,甚至不怕挨砖、不怕出丑。因为互联网媒体的性质意味着你必须要面对用户的评价,才能够测试出产品的质量。“没有缺点”的产品,是不成功的产品。澎湃新闻政治组负责人陈良飞,今年年初开始做一档政治脱口秀节目《中国政前方》。和传统的电视主持人相比,陈良飞的外貌形象、普通话都是略逊一筹的,但他是深耕这个领域的资深记者,拿出来的“料”是普通主持人没有的,这就是变现媒体人的“积累”,这就是对新闻产品的积极探索。

  结  语

  谈媒体转型,不要陷入一种误区,不要把媒体人个人经营公众号和媒体整体转型混为一谈。前者必然要求“万金油”的技能,后者作为专业机构,必须有明确分工,一个人不可能从采访到美术编辑、视频剪辑无所不能。

  就澎湃的整体转型经验来看,“意识”比单纯的技能更重要,这就是产品经理意识、视觉意识、团队意识。掌握一定的视频拍摄、剪辑技能、互联网技术,很重要,有助于记者评估自己想法的技术可行性,方便团队沟通,也能对记者原来的“积累”做加法甚至做乘法,但这不是要把记者全部赶到技术岗位上去,那种“转型”注定是舍本逐末。

  (作者为澎湃新闻“社论”主编,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兼职教授)

来源:青年记者2017年4月上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