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4日 星期三
首页>前沿报告 > 正文

内容付费平台的传播模式分析

2017-05-12 17:57:43

来源:青年记者2017年5月上   作者:刘凯

摘要:  付费内容在传播扩散中,形成了两种模式;一是以流量为导向的平台、机构传播,二是以社群、关系为支撑的社交传播。

  2016年被称为“内容付费元年”,一系列付费平台相继上线,同时,原先就具有较强市场影响力的公众人物也积极介入内容付费领域。

  内容付费的环境分析

  在互联网领域,对内容付费商业模式的探索早就存在,2011年,以《纽约时报》为代表的数字新闻付费,被当成传统媒体在新媒体领域的自我救赎,但是随后数字新闻付费发展的趋势并不明朗,其经验也基本不具有可复制性。内容付费之所以在2016年成为热点趋势,与新媒体发展的阶段紧密相关。

  第一,互联网的基础架构日趋完善,特别是社交平台与新媒体应用工具的成熟,为内容付费提供了基本的平台条件。

  第二,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和全方位渗透,自媒体积累沉淀了大量的内容,除了广告、软文之外的收入,自媒体其他变现渠道还十分有限。2016年,今日头条、UC、一点资讯等平台相继推出了自媒体内容生产的补贴刺激计划,内容创业的趋势呼之欲出。在这个大背景下,内容变现对自媒体、资讯平台都具有很大的诱惑力。

  第三,近年来,互联网领域的付费模式也日渐丰富,如视频付费、电子书付费、网络直播打赏等,这也是刺激自媒体内容付费发展的一个重要诱因。

  第四,从受众角度来看,在海量信息中甄选优质内容难度越来越大,中产阶级对自我提升的需求持续强化,有大量碎片化时间需要填充。

  基于以上原因,内容付费的大规模爆发似乎水到渠成。从根本上来看,内容付费的主要驱动力并非受众,但受众近年来网络付费行为的养成,为内容付费提供了土壤。

  内容付费模式划分

  1.以平台特征来划分。如果从各类内容付费的平台来看,大致有以下三类: 依附于大平台的专栏,如豆瓣时间,知乎Live等; 独立网络产品,如简书、分答等;社交媒体平台的社群,如微贝粉丝圈、微信群等。大平台衍生的专栏具有先天的流量优势和成熟的内容沉淀,此类平台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而独立网络产品在技术架构和生态方面更具有创新性,但是需要优质内容和文化精英的沉淀;社群类的平台属于碎片化的小众群体,最终有可能被前两者收编。但同时我们应该看到,三类平台的核心竞争力都指涉专业内容生产团队、文化精英、具有明星效应的大V。在发展初期,文化生产者处于较为强势的地位,平台的流量虹吸效应并没有完全展开。可以预见,在产业整合、淘汰阶段,平台与内容生产者的力量将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2.以内容生产模式来划分。就目前而言,内容生产主要依靠名人和垂直领域的专业人士,付费内容生产模式可以分为UGC(用户生产内容)与PUGC(专业用户生产内容)两种模式。罗辑思维推出的APP“得到”是PUGC的典型代表,其持续优质内容的产出依赖专业的团队,内容产出的成本高,质量能够得到持续保障;而以喜马拉雅、知乎Live为代表的UGC模式,则是以平台为主导力量的内容生产模式,垂直领域的专家、文化精英依赖于平台的推荐及包装。

  从产业角度来看,上述两类内容生产模式不在一个层级,PUGC内容生产模式依赖公共人物的社会影响力及其所沉淀的粉丝力量,而UGC生产模式则是由平台主导的。在受众规模、社会影响力等方面,二者均不具备可比性。

  3.以消费形式来划分。从内容消费的形式来看,目前存在三类付费模式。第一类付费模式是“付费问答”和“打赏”形式,它属于内容服务范畴,内容则多为碎片化知识、资讯服务、专业咨询等。第二类付费模式是预先支出,购买成型的内容产品,例如订阅专栏文章、购买课程等。此类信息更多以“知识、教育”的形式出现。第三类付费模式比较独特,属于不固定、随机的消费,具有碎片化和社交性特征,多以社群形态出现,内容生产者提供关系、情感支持,它并不生产特定明确的信息、知识,而是以交流、建立关系纽带的碎片内容为主。

  以上三种划分是从产业角度进行的,随着技术及产业的发展,将来可能会呈现出更多新型的内容付费模式。但是对于消费者(同时又是受众)来讲,不同模式的平台类型、生产形式和消费机制均指向不同消费群体及其心理诉求。

  受众多元化的心理诉求

  业界多家机构对内容消费的受众心理做过分析调研,归纳起来主要有:对优质信息的渴求、碎片化时间的整合利用、中产阶级的焦虑等。如果从上文的不同划分角度来看,受众心理更加细分并且复杂:首先我们应当明确,内容消费并非完全由理性的受众心理所主导,公众被自媒体、平台的营销宣传所“卷入”的现象时有发生。在内容付费环节上,受众作为消费者的身份感在增强,受众传统的免费阅读的心理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具体表现为以下四点:

  第一,对知识的渴望和自我提升,这是受众为内容付费最为强烈、最具持续力的一个心理诉求。第二,从众心理明显,跟风跟随潮流,受众很容易被营销,很多伪知识或者心灵鸡汤类的成功学可能再次泛滥。第三,知识炫耀心理出现,在信息爆炸时代快速获取简单、快速消化的知识成为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仑所指的中产阶级的“炫耀性知识”,强化自我身份认同,获得社会阶层的满足感。第四,粉丝崇拜心理表现突出,粉丝崇拜心理具有较强的生产力,而在内容付费平台更容易使受众产生亲近感。严格意义上来讲,这类心理所带来的内容消费多为明星、公共人物对粉丝价值的二次开发。

  根据不同的内容付费模式,受众心理可以继续进行细分。例如知识类的内容抓住了个人焦虑提升的心理需求,打赏类的付费模式则满足了人们自我认同、强化认知一致的心理诉求;问答类的知识性内容较少,其实是满足了受众私密、亲近的心理需求。

  付费内容的传播扩散模式

  付费内容在传播扩散中,形成了两种模式:一是以流量为导向的平台、机构传播,二是以社群、关系为支撑的社交传播。之所以产生两种模式,是付费内容的生产模式、平台类型所决定的。这两种模式都会对互联网的流量版图带来深刻的影响。

  1.对流量支撑模式的分析判断。目前已经成型的付费平台有名人效应支持或者有大平台的流量导入,这对于中小内容生产者来说是不具备的。早期发展的付费平台或者IP已经抢占了大量流量,业界称之为头部流量,中小草根内容生产者只能够切割剩余小部分流量,且付费内容会导致信息更加碎片化、受众在选择信息的时候面临更多的噪声和选择。

  虽然以流量为支撑的平台具有先天优势,但不可忽视的是IP价值在增加,平台在这一轮的博弈中不再拥有绝对主导权,用户会跟着优质内容走,优质内容更容易实现跨平台的迁移,甚至碎片化的内容很有可能会分割BAT级别平台的流量,甚至会反向为大平台导入流量,这是互联网领域的版图变更。

  2.对关系社群传播模式的分析判断。虚拟社群的传播模式早已存在,这是社交媒体催生的新型传播模式。但就目前而言,大型机构产生不了真正意义上的社群传播。例如罗辑思维一直宣称自身属于社群,但其本质是依赖公共人物的明星效应,是一种粉丝经济形态。

  而对于绝大多数中小型的内容创业者来讲,社群传播模式是最佳的选择。在这种传播模式下,内容分发者的地位在下降,内容生产者的地位在加强,受众进一步被分割并加速碎片化。随着社群文化的快速发展,受众的触媒习惯将会产生变化,平台的流量入口也会产生影响。

  面临的困境

  虽然付费平台持续晒出自己优秀的营业成绩单,但是仍然面临着绕不开的困境。

  1.版权保护问题。内容被大量免费复制传播,导致原创信息价值下降。传播与付费本就是一对矛盾,对于中小内容生产者来说,内容的最大范围扩散符合自身利益,而对于机构、平台来讲,付费内容的扩散会导致部分用户的流失。

  2.受众关注的兴趣和动力能否持续?受众持续关注的热情和内容生产者持续产出的能力,都是内容消费面临的问题。受众一旦满足了对某方面知识的需求,会取消关注,离开平台,或者转而需求其他类型的内容,这对个人、机构的持续内容生产能力是一个较大的考验。

  3.知识谁来鉴别?优质内容能否持续生成?目前内容消费处于一个封闭的商业链条中,各类过度的营销、包装的“伪知识”已干扰了受众的选择。优质内容是否持续可生成、可消费?这是内容付费发展面临的根本性问题。

  发展趋势

  随着新媒体平台融合趋势加强,笔者预测内容付费会出现三点变化。

  1.大规模的UGC生产将成为主流。此处所讲的UGC指的是具有专业能力、专业知识的垂直领域的意见领袖和专家。内容付费的真正发展前景,是应当有大量的垂直领域、细分领域的行业专家介入并崛起,他们的成长发展才是未来内容付费最具有价值的所在。良好的内容付费商业模式,应当以实质性知识为基础,而非明星效应。

  2.平台升级势在必行,金字塔生态链将形成。在未来,是否会出现对付费内容的算法整合与个性化推荐平台?是否会在内容付费平台中出现“今日头条”?这都是有可能的,而且算法导向的平台一旦出现,必然会整合现有的流量入口,对平台、机构、个人的内容生产均造成一种有效的控制。

  3.传统媒体需谋求应对之策。从整体上来看,内容付费模式的流行,会对传统媒体,包括传统媒体的数字版内容产生进一步的冲击和影响,进而整个互联网内容版图也将重新划定。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如何选择符合自身的内容生产模式、平台和收费形式,并对自身沉淀累积的受众进行更精准的分析,是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

  (作者为北京交通大学传播学系讲师)

来源:青年记者2017年5月上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