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4日 星期三
首页>前沿报告 > 正文

新闻学理论与实践的“相轻”困境与变革

2018-07-19 10:15:10

来源:青年记者2018年7月上   作者:李松林

摘要:当前实践方面的新闻学是否有所弱化?新闻学界与业界应构建怎样的关系以共同促进新闻学的发展?

  近百年来,中国新闻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薄弱到生长壮大的阶段。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学研究、教育和实践取得快速发展和进步,新闻理论不断得到创新,新闻实践活动也大为丰富和深入。但在新闻学学界和业界之间,“脱节”和“相轻”现象时常被提及。

  特别是步入新世纪以来,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新媒体话语权逐渐增强,媒介环境也不断改变和扩宽。在这样的背景下,有论者感到当前的新闻学的理论和实践,与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时的初衷有所偏离;新闻学的实践有些弱化,甚至学界和业界的对立“相轻”有所加剧,呼吁业界和学界应重新思考关系定位。本文试图对以上问题进行剖析,反思当前新闻学理论与实践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和争议,探讨如何化解困境与变革路径何在。

  新闻学研究的力量之源:实践中的问题

  一般认为,新闻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新闻现象和新闻活动。而从我国新闻学的学科体系来看,包括了新闻理论、新闻史论和新闻业务三大构成部分。具体到新闻学的研究对象来看,不论是新闻现象的更迭,还是新闻活动的丰富,均植根于多彩多姿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新闻起源于人类社会性的生产劳动实践。这是新闻现象和新闻活动产生和发展的最初动因。不仅如此,即使是国外的学界人士,对实践对于新闻学研究的重要性也认识得很清楚。比如,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首任院长威廉姆斯就曾经说过:学习新闻和广告最好的方式是通过实践。

  没有实践活动,就没有新闻起源,这一点毋庸置疑。新闻学研究针对的是新闻现象和新闻活动,新闻理论则是为了回答新闻学的根本问题。而从现实和发展来看,理论不可能是一成不变、铁板一块的,因为实践总会带动着现象和活动的变化,新闻理论会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得以深化、修正和创新。也因此,实践中产生的种种问题和变化,就成了新闻学持续研究的力量之源。

  比如,前几年,歌手姚贝娜病逝,当时一些媒体记者“闯入病房拍遗容”一事,曾引起轩然大波。在理论层面,就一度触发了关于新闻职业道德的强调和反思。又比如,在地震、泥石流、滑坡等灾害的采访报道中的一些不当的报道方式,也引发了理论层面关于灾难新闻报道的原则、技巧、重点和误区等的研究。

  忘了初心?“强实践”与“轻实践”之争

  1918年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时,其宗旨是“研究新闻学理,增长新闻经验,以谋新闻事业之发展”。宗旨虽然强调了“学理”和“经验”的并重,但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了新闻的范围、选题、采访、编辑、通讯方法以及报社和通讯社的组织等。从初衷来看,是偏实务和业界的。近一百年时间过去,有人担忧,随着新闻理论的不断推陈出新,实践方面的新闻学有所弱化。事实上,这个问题也是新闻学界和业界多年来争论较多的一个话题。

  从现状来看,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不论学界还是业界,有着较为清晰的两方面意见。一方认为,当前我国新闻的研究和教育中存在着“重(强)实践”的现象;另一方的意见则与此相反,认为当前的新闻研究和教育中,存在“轻(弱)实践”的倾向。

  具体来看,持“重(强)实践”看法的一方,更多为学界人士,主要认为应当继续弱化新闻实践意识。比如,陈彬的《新闻学教育的“三道坎”》以及陈涵、王浩的《中国新闻学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对策探析》的文章中,就提出过与此类似的看法。①而从我国高校新闻教育的现状来看,教师对于学生在“加强实践”方面的知识传授和意识培养,某种程度上,的确要高过理论和史论方面。

  我曾经接触过一些新闻专业的大学生,有一些刚进入大一、大二就到媒体实习了。曾经问过原因为何,大多都会回答“我们老师要求的”或者“老师说早点实习对今后就业有好处”等等。虽然这些实习生并不能代表全部新闻专业学生的看法,但依我的观察来看,在高校中,对“实践能力”的强调似乎有过之而无不及。

  而认为当前新闻学研究和教育存在“轻(弱)实践”倾向的一方以业界人士居多。他们认为,新闻学说到底要服务于社会,学生要从事具体新闻实践活动,需提升实践技能和加强实践活动。除此之外,还有几个原因支撑着这一观点。“首先,新闻业务作为新闻教育的组成部分,其本身在新闻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其次,我国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提供即用人才。而且大部分学生毕业后是走上工作岗位,因此必须具备一定的工作技能。换言之,对实践技能的重视是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从业界来看,由于目前我国新闻人才仍然处于紧缺状态,因此如果具有较好的实践技能的学生,相对更容易快捷地获得一份工作。”②

  在我看来,不论是持哪一方观点,都是不同论者站在不同角度看问题的结果。所谓的“重(强)实践”也好,还是“轻(弱)实践”也罢,都在现实中不同程度存在着,且并不矛盾。但从我有限的经验和实践来看,我更偏向于认为当前的新闻学在实践方面有所弱化。

  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第一,新闻学的理论教学和实践的“老大难”——“脱节”现象,依旧没有显著改变。很多时候,媒体人士也对一些实习生的动手能力颇有微词,颇为惊讶;其次,新媒体技术日益更迭发展,带来不同的新闻操作方式和实践要求,而新闻实践教材的“采写编评”,依旧停留在比较原始和传统的层面,学生的实践手段也趋于单一。因此,一些新的实践手段和业界前沿知识应适当引入;第三,出于教学实践、就业压力、个人选择等因素,如曹林所言的“泛新闻化”就业,如今已成为一种较明显的现象。初衷是培养新闻人才的院校和专业,经过几年时间的培养过后,其生源和毕业生的实践能力也参差不齐。

  变革:学界和业界建立渠道,融合互补

  从新闻学的发展和创新来说,理论和实践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互为依存,无法割裂。新闻理论研究要总结和认识实践,指导新闻实践,服务新闻实践。而新闻实践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科学性和合理性等等,也会反作用于新闻理论的创新发展。就如郑保卫所言:“新闻学研究不能偏离服务新闻实践、传媒改革和社会发展的方向,不能无视不断变化的新闻工作实际,将自己圈入纯学术的象牙塔中,否则便会走入死胡同,失去其存在的现实价值和实践意义。”③

  然而,现实情况是当前的新闻学理论研究距离新闻实践比较远,似乎存在着一道鸿沟,有时难免给人以“学不能致用”的尴尬;而新闻实践和业务研究,也因为缺乏足够的理论支撑,而让人感到“后劲不足”。这样的现状,常让新闻学界和业界互相不满,甚至扩大对立。比如,2015年,知名媒体人“石扉客”曾批评新闻学界在媒体记者遇到压力时不愿声援媒体,引发了一阵有关新闻业界与学界之间关系的热议和讨论。当时,甚至有高校新闻专业教授表示“新闻学界与业界,似乎不在一个频道”。

  其实,就如理论和实践无法割裂,新闻学界和业界也本是互为依存。为了新闻学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新闻实践的进一步丰富和科学,学界和业界应该砥砺相向而行,构建融合互补、有机统一的关系。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可以改善和提升。

  首先,学界和业界应当放低彼此姿态,继续强化交流活动。曾有一项调查显示,在前些年一些记协举办的研讨活动上,几乎难觅新闻教育工作者的身影。相信反过来说,情况也不会特别乐观。现实是,随着理论创新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业界的改革和竞争往往轰轰烈烈,学界的研讨和理论创新也层出不穷,但都有些偏于自说自话,难以形成交流共振。

  其次,建立制度渠道,让学界和业界人才流通更便捷。目前,学界和业界的人才引进和评价实行着两种不同标准的体系。在新闻学界和业界之间,彼此人才流通的“隐形门槛”常年存在,以致学界和业界各自的经验、优势和前沿成果都无法实现及时转化。如果能够建立一种制度渠道,让在高校和媒体中的人才流通更为便捷和高效,将有助于我国新闻学的长足发展。

  再次,学界和业界构建“行业共同体”的呼吁不少,但缺乏实质性行动,“行业共同体”建设应当加快。此前,杨保军教授曾撰文呼吁建立全球职业新闻共同体,其谈到的建立全球职业新闻共同体的意义,也可以为我国学界和业界构建“行业共同体”所借鉴。比如,他说:“共同体的初步形成,意味着作为一个共同体,有了所有成员认同的一些基本观念,有了所有成员认可的一些共同基本工作原则、工作标准和工作方式,有了大家共同认可的知识体系、技能体系、伦理道德规范体系,毫无疑问,这对进一步的交往交流提供了前提条件。”④

  最后,新闻学领域也可以依据现实条件,适当引入自然科学领域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这种合作教育模式,可以在高校、媒体和社会等方面,建立起一个日常密切沟通和紧密合作的机制。比如,可以考虑由相关政府部门或者行业机构牵头,为学界和业界的联手参与牵线搭桥,实现信息沟通、资源共享、促进共同发展的目标。

  当然,近些年,学界和业界的交流活动日趋频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新闻理论与实践活动是互为依存的,学界和业界要强化沟通、融合互补。相信,随着业界新技术、新理念和实践方式的不断演变,学界新闻研究和教育领域的步伐加快,以及学界、业界彼此关系的修复重构,我国新闻学未来的发展和创新,将会迎来更广阔的空间。

  注释:

  ①陈彬:《新闻学教育的“三道坎”》[J],《科学时报》,2008年第11期;陈涵 王浩:《中国新闻学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对策探析》[J],《科技信息》,2008年第27期

  ②孙彦 洪超:《论我国高校新闻教育实践的重与轻》,《今传媒》,2015年第4期

  ③郑保卫:《论新闻学学科地位及发展》,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56页

  ④杨保军:《全球职业新闻共同体及其形成的意义》,《西部学刊》,2016年第11期

  (作者为北京晚报记者)

来源:青年记者2018年7月上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