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首页>前沿报告 > 正文

融合新闻报道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2018-12-04 10:58:53

来源:青年记者2018年10月下   作者:罗昕 杨仰文 陈国琼

摘要:融合传播时代,好内容的评判依据和标准应该是多元化的,既包括传统媒体时代的符合性质量标准,也包括互联网时代的适用性质量标准。



  当
前,媒体融合从相加阶段进入相融阶段。融合新闻的生产和传播是媒体融合的重要表征。当前,迫切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合理的融合新闻质量评价体系,以提升融合新闻报道的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和引导力。

  融合新闻质量评价体系的指标设定

  为较科学合理地构建融合新闻报道质量评价体系,本研究以关键概念内涵作为理论依据,结合拉斯韦尔“5W”理论,建立四个一级指标:平台/渠道丰富度、叙事清晰度、媒介与信息的匹配度、效果显示度,对融合新闻报道质量进行全面评价。

  1.理论依据。融合新闻是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产生的新闻报道方式,是一种整合多手段、多媒体表现形式呈现事实的新型新闻样式。因此,设立“平台/渠道丰富度”和“媒介与信息匹配度”两个一级指标,考察新闻信息在多媒介和多平台上的表现状况。

  在融媒时代,新闻质量评价标准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符合性质量标准,主要包括真实、客观、平衡、全面、及时、贴近、社会/社区责任、伦理道德等存量标准;二是适用性质量标准,主要包括多媒体、透明性、开放互动(对话讨论)、响应力(转发评论)、协作生产等增量标准。因此,设立“叙事清晰度”和“效果显示度”两个一级指标,考察新闻信息在叙事结构和传播效果上的表现状况。

  2.指标体系的具体设定。结合当下国内外融合新闻相关研究成果和对优秀案例的分析,以及对国内媒体融合新闻报道现状的田野观察,进一步细化一级指标,尝试构建了一套融合新闻报道质量评价体系,共分为4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32个三级指标(见下页表1)。

  (1)平台/渠道丰富度。该指标考察新闻媒体在不同传播平台上的新闻资源分配或偏倚情况,以反映该媒体报道新闻事件的立体化程度。根据国内媒体现有的平台类型,我们将传播平台分为报纸、网站、微博、微信和APP(自办)5个二级指标。由于要考察的是各个平台上的报道情况和新闻资源分配情况,各个平台又可以分为总发布量和表现适宜度两个三级指标。其中,总发布量指的是该平台上对于相关事件发布的报道总量,表现适宜度指的是新闻资源与各平台/渠道传播特征相适应的契合程度。

  (2)叙事清晰度。该指标考察新闻媒体进行报道时具体的内容设置情况,以便通过清晰的叙事结构,向用户呈现丰富、多样、立体的信息内容,由此也对报道的广度和深度提出更高的要求。将传播内容分为报道层级和报道议题两个二级指标,其中,报道层级又进一步细分为梗概层级、特写层级、全貌层级和外延层级4个三级指标,以反映事件报道的深入程度;报道议题则细分为议题数量和裂变议题效用,反映新闻报道的广度和裂变议题的有效性。

  (3)媒介与信息匹配度。该指标考察新闻媒体对不同媒介的使用情况。多媒体新闻是融合新闻的基础,是“运用多种媒体格式(文字、音视频、图形动画等互动和超文本元素)对新闻进行报道展示的新闻报道形式”①。因此,我们选取文本、图表、图片、音视频和动画作为二级指标,分别考察各个媒体的报道篇幅量和表现适宜度,从质和量两个层面综合评定媒介与信息的匹配情况。报道篇幅量客观上反映新闻报道对不同媒介的偏倚,表现适宜度则考察新闻媒体是否根据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进行合理的新闻资源分配。

  (4)效果显示度。该指标考察新闻报道的互动反馈情况。从用户和媒体两方面切入,设置用户参与度和其他媒体反应度两个二级指标,用量化的方式客观评定。将用户参与度细分为阅读量、转发量、点赞量和评论量,量化考察新闻报道对用户的反应;将其他媒体反应度细分为传统媒体转发量和网络媒体转发量,考察新闻报道被其他媒体认可的情况。

  3.评价指标的权重赋值。通过AHP法(The Analysis Hierarchy Process,层次分析法),从理念上将指标体系构建为一个多目标、多层次的模型,并能对这一模型进行可操作性的实施和验证,为融合新闻质量评价指标赋予科学权重。在调查问卷设计完成后,我们邀请到12所高校的学者和5个新闻网站的高管填写问卷。实际派发问卷17份,回收有效问卷15份,回收率约为88%。通过专家在问卷上进行判断和比较,建立判断矩阵,使用yaahp软件统计与整理相关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一致性检验、计算权重与排序,最终算出各指标权重及排名(见下页表1)。

  通过层次结构中各影响因素权重的计算以及排序,最终确定各个影响因子的重要程度。从表中可以看出,“叙事清晰度”最为重要,占43.72%,“平台/渠道丰富度”“媒介与信息匹配度”“效果显示度”占比分别为20.89%、18.88%和16.52%。

  融合新闻质量评价的实证分析

  1.实证研究设计。本课题的观察样本选取中央级媒体,保证所选媒体在同一层级上,且传播平台布局相似。最终筛选媒体样本为6家中央级新闻媒体: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光明日报、中国新闻(中国新闻社主办)、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

  2.样本数据统计。本研究围绕六家中央级媒体,监测了2018年3月1日至3月25日为期25天的两会融合新闻报道。观测各媒体在报纸、网站、微博、微信与APP五种渠道上的文章推送,每天每个渠道随机选取3条重要新闻的推送作为具体考察样本,最终评价各新闻媒体的融合新闻报道质量。

  依据6家中央媒体融合新闻报道质量评分表(见下页表2),我们将各媒体得分对应到不同等级,大致反映各媒体的融合新闻报道质量状况(见下页表3)。从表3可以看出,人民日报在6家中央级媒体中占据较大优势。

  融合新闻报道质量的提升策略

  研究发现,我国中央级媒体虽然占据资源优势,重视技术发展,但融合新闻报道仍停留在较浅的层次。主流媒体的融合新闻发展之路要在坚持优质内容的基础上,加强渠道建设和新闻策划,不断通过技术升级提升内容叙事表达,加强用户互动,提升传播效果。

  1.注重渠道建设,实现差异传播。报网微端几乎成为我国主流媒体的渠道标配,但部分媒体忽视不同渠道平台的传播特性,使融合新闻失去应有的功能。一般而言,报纸适合呈现深度报道和新闻评论,微博适合传播快捷简短的消息,微信适合小圈子小众话题的深度阅读,网站适合专题策划报道和数据库汇总,客户端则适合基于场景的个性化推送。“被禁锢在传统媒体思维的媒体工作者不利于媒介融合项目的顺利推进,传媒工作者必须拥抱融合新闻,改变固有的渠道传播模式。”②融合新闻工作者应根据不同平台和渠道的传播特点,选择适配的平台/渠道呈现新闻事实,真正实现差异化传播和全网立体化扩散。

  2.加强叙事能力,实现梯度报道。融合新闻应构建有深有浅、有点有面、多层次、多维度、立体化的报道格局,但部分媒体缺乏深度、全貌层级与外延层级的新闻报道。只有可多维呈现的题材才适宜做融合新闻。对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选题进行专题策划,要加强多媒介多平台的叙事能力,根据不同选题特征设计相适应的叙事结构模式。在融合新闻的生产流程中,对新闻内容素材进行细致的切割、分配和组织。一方面,横向采集新闻事件的所有素材,确保融合新闻能够反映新闻事件的全貌和外延,对反映关键信息的细节进行特写处理;另一方面,纵向挖掘新闻事件的深层原因,力争阐明事件的因果关系或本质意义。

  3.重视新媒体技术,实现媒介与信息的适配。面对愈发宏大的融合新闻叙事,图表、短视频、H5、VR、AI、直播、动漫动画、大数据可视化图纷纷被引进融合新闻生产流程,但媒介与信息匹配方面还停留在形式上,内容和形式缺乏深度融合。融合新闻的关键是要为每一个新闻信息寻找最佳媒介呈现方式,同时在多媒介呈现的新闻信息之间形成互为补充的关系,实现媒介与信息“1+1>2”的传播效果。

  4.鼓励用户参与,加强全网营销。数据显示,六家新闻媒体微信微博每篇文章平均阅读量达到4万,点赞量达到1912次,但6家新闻媒体的用户参与度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中,人民日报表现优异,平均每篇转发量达1374次,阅读量达9万,点赞量为7690次,评论量703个。要转变融合新闻报道思维,培养“用户导向”,鼓励用户参与到融合新闻生产的全流程中。“融合媒体技术变革已经进入常规化阶段,应更加重视通过融合新闻与用户达成对话,并推动融合新闻专业文化与理念的构建与传播”③,关键在于“通过编辑团队与用户群体之间的共同创作来培养用户黏性”④。为此,一方面要通过报料、评论、搜索等互动功能吸引用户参与;另一方面要与各大内容分发平台合作,加强全网营销,提高融合新闻报道在用户中的可见性。

  结  语

  融合传播时代,好内容的评判依据和标准应该是多元化的,既包括传统媒体时代的符合性质量标准,也包括互联网时代的适用性质量标准。

  作为存量的符合性质量标准,是传媒组织对产品作出合格与否的预期判断,是工业时代即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规模专业化生产的结果;评价主体主要是新闻从业者、新闻机构、主管部门,属于单向封闭式的官方系统;评价依据主要包括产品标准、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评价手段主要偏于主观性的编辑、审核和评审。

  作为增量的适用性质量标准,是用户在使用产品时得到满足程度的感知判断,是信息时代即20世纪末21世纪初大规模社会化生产的结果;评价主体主要是用户,属于多向开放式的社会系统;评价依据主要是用户需求标准;评价手段主要偏于客观性的数据,如访问量、阅读时间、点击量、转发量、评论量等。

  两个层面的标准相互配合,共同促进优质内容的产出,既可以防止唯“10万+”“100万+”爆款文章至上而不顾社会责任、底线的内容生产方式,也可防止不顾用户实际需求的自我封闭式内容生产方式。

  注释:

  ①Deuze Mark.The Web and its Journalisms:considering the consequences of different types of news media online[J].New Media & Society,2003,5(5),pp.203-230

  ②Peri?in T.Convergence Journalism and the Public Interest:The Case of Croatian Public Radio Television[J].Politicka Misao:Croati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2013,50(5),p18

  ③Brian Ekdale,Jane B.Singer,Melissa Tully,Shawn Harmsen. Making Change:Diffusion of Technological,Relational,and Cultural Innovation in the Newsroom[J].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2015,94(4),pp.938-958

  ④Nando Malmelin,Mikko Villi.Co-creation of what? Modes of audience community collaboration in media work[J].Convergence: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to New Media Technologies,2017,23(2),pp.182、196

  (罗昕: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仰文、陈国琼: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来源:青年记者2018年10月下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