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4日 星期三
首页>前沿报告 > 正文

拥抱内容科技创造思想与科技融合新优势

2020-09-07 17:25:48

来源:青年记者2020年8月下   作者:唐胜宏

摘要:媒体只有紧跟技术发展趋势攻坚克难,才能占据信息传播的制高点;也唯有创造出思想与科技融合的新优势,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人类的社会活动过程,就是人类交流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过程。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必然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人类历史上经历过四次传播革命:文字的发明,让信息突破时空阻隔,标志着人类真正进入文明时代;印刷术的发明,让信息生产和传播实现批量化,人类进入大众传播时代;电信技术的发明,催生了电报、电话、广播、电视,人类拥有了“千里眼”“顺风耳”;第四次就是我们正身处其中的互联网革命,将前三次的成果融为一体,让我们走进了“全程、全息、全员、全效”的全媒体时代。

  内容科技的实质性飞跃:内容即数据

  传播技术的演进,推动着人的感官认知的延伸和传播介质与手段的升级,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互联网时代,伴随着数字技术和数据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使得信息(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产生了数量和形式上的质变。人们对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种事物运动状态和变化的讯息和信号的采集、呈现,发展到了数字化和数据化层面,不仅使得可记录的信息的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而且使得人们能够打破信息的外壳,通过数据化分析发现信息背后事物更本质的区别和联系,也使得信息的生产、分发、接收和反馈能够借助智能化工具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由此我们看到,“内容即数据”,是信息科技,亦即内容科技的实质性飞跃。正是信息技术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获取和加工信息的手段,突破了人类大脑及感觉器官加工处理信息的局限性,从而使得人类及媒体获取、加工、利用信息的能力大大增强。内容科技使得技术和内容愈发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技术已深深地融于内容之中。离开新一代信息技术,内容的存储、传输与加工利用的效率、广度和深度将大打折扣。这也是为什么非数字化的内容正在不断进行数字化升级,数字化内容又力求数据化以实现更高级的应用。

  因此,技术对于媒体的发展、对于内容产业的发展变得空前重要。如果说思想情感是内容的实质性内核,那么如今,技术成为与之同等重要的支撑力量。技术与内容深度融合正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技术决定了内容的呈现形式、抵达用户的速度和广度,改变了与用户交互的方式,甚至正在寻求入脑入心的智能手段。内容产业比拼的也不再是掌握内容资源的简单数量,而是用技术统合调配各种内容资源的能力。

  正是在这样的技术变革大背景下,媒体发展的驱动力正在从以内容为主转变为以内容和技术双轮驱动。全球巨型互联网平台的相继崛起,不断上演着技术与内容产业的联姻。几年前,有研究者就提出“媒体公司要能生存下去必须变成科技公司”。事实上,媒体行业正前所未有地重视科技的力量。2019年7月,人民网发布《人民网深度融合发展三年规划(纲要)》,目标之一就是要逐步发展成为内容科技(ConTech)领军企业。2019年11月,为适应全媒体时代发展需求,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强化科技支撑,科技部决定批准建设“传播内容认知国家重点实验室”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凸显了国家对内容科技前所未有的重视。其中人民日报社传播内容认知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19年12月7日启动运行,依托人民网建设,以人工智能研究为核心,开展传播内容认知的应用基础研究。

  内容科技的创新应用:突破人力生产传播内容的局限

  今年3月27日,人民网发布了《2019,内容科技(ConTech)元年》白皮书,提出内容科技是指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为内核,对内容产品的生产与消费链条、内容产业的组织与分工模式产生重大影响,包括区块链、物联网、5G等在内的一系列数据与信息采集、存储、加工、传输的新技术,这些技术催生了内容产业领域的新应用、新服务。在信息化时代,内容更多依托数字技术、数据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信息化手段进行生产、传播,全流程与技术交融。可以说,内容科技推动内容生产与传播全链条从手工业时代向工业化时代、智能化时代转变。

  1.内容采集:在传统的媒体内容生产中,素材的挖掘和信息的获取更多有赖于记者身体可以到达的边界,依赖其手工记录内容素材,即使有录音录像,要加工处理也非常耗时耗力。内容科技带来的变化既体现在内容来源上,又体现在获取手段上。首先是采集对象扩展到更广泛的数据信息,大大突破了人的感官采集的限制。比如对地震监测仪、摄像头、传感器等设备的数据自动采集生成新闻,还有慢直播、无人机航拍、卫星图像等数字化信息,都可以成为信息来源,极大地拓展了信息采集的广度,丰富了信息的维度。其次,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大量文字、图片、视频、语音信息进行机器识别、转化,包括录音转文字、给视频自动加字幕、文字转语音转视频等,使其数据化、标签化,提高了内容信息采集处理的效率,也为智能化内容生产创造了条件。

  2.内容制作:在内容采集数据化、可由机器识别处理的条件下,“机器人写稿”已成为现实,文字和视频创作、机器翻译写作都能依靠机器辅助或自动完成。此外,大量基于数字建模的动漫、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内容作品,以及全息投影合成影像作品等也纷纷问世。更有数字气味技术研发机构推动数百部气味电影上映,丰富了内容信息的维度,加深了对人们认知的影响。可以预见,内容科技将全方位满足人们对于内容的感官体验需求,朝着全息媒体方向不断创新。

  3.内容审核:随着深度学习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审核技术在文本、图像、语音和视频等不同模态数据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有明确定义和边界清晰的任务上,机器审核的效率远超人工审核,精度接近甚至超过人工。智能审核技术还能长时间保持高效、稳定、统一的审核能力。此外,通过内容核查系统,可以检测和过滤内容发布平台潜在的虚假信息、违法信息,并为内容生产者核查事实提供辅助,成为一种新型“把关者”。2019年,人民网提出将研发基于人工智能的“风控大脑”,构建对海量全媒体数据的高通量感知、智能理解、深度挖掘、安全预警和全息展示的风控平台。目前,人民网“风控大脑”已完成初步版本建设,数十种审核算法正在逐步上线,系统已经在小范围测试使用,未来将向社会逐步开放。

  4.内容传播:在技术支持下,内容的多渠道一键分发、机器自动抓取发布已成为常态。个性化定制、算法推荐,使得内容获取千人千面,让信息分发更加精准,信息服务趋于个性化。文字和语音搜索、机器人问答等也成为内容传播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无论是信息推送服务还是用户主动搜索信息,让内容与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和场景实现智能匹配,成为未来技术发展的方向。在内容传输网络向超高速率、超大连接、超低时延的5G转型升级的条件下,超高清视频、远程高清直播、多元视角交互性视频传播等将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可验证、可追溯、可确权的信息传播也非常值得探索。此外,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合成制作的虚拟主播已频频亮相,仅需输入文字版新闻,就可以自动生成多语种语音和配套表情,合成新闻播报视频,能满足大规模、高强度的信息播发需要。

  5.内容反馈:当前,随着终端设备信息接收系统的智能化,人脸识别、声纹识别、图像识别、数据挖掘等技术均被用于用户互动环节之中,终端用户的每一次内容消费行为都可以被实时记录下来,成为对生产内容的反馈。同时,用户的消费数据也伴随着新的数据内容(如转发、评论、点赞等)产生,这些内容也将回到采集环节,成为另一个循环的开始。内容生产机构或内容聚合平台可以对大量的用户反馈数据进行智能化分析,进一步指导后续的内容生产、分发等各环节,提升了内容生产传播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迎接内容科技的挑战:创造思想与科技融合新优势

  内容科技的发展,引发了内容生产、分发与消费全链条的变革,让传播方式、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发生了深刻变化。作为人类交流信息和应用信息的媒介,已经突破了传统的介质形态和时空边界,逐步走向万物皆媒,发展成为全程媒体、全息媒体。而作为实体机构的媒体,也不再是生产传播内容的唯一主体,在技术赋能下,全员皆媒体。主流媒体作为专业的媒体机构,如何建立与内容科技生产力相适应的内容生产传播关系,不仅事关媒体自身的生存发展,也事关社会主流价值的传播与共识达成。众所周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掌握内容科技的劳动者,拥有内容资源(数据资源)和先进内容生产工具的主体,必然在内容生产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在内容科技推动下,内容提供者、技术供应商、平台运营方、终端生产商等内容产业链条上的各方,现阶段都在不断强化优势、相互拓展,引发了内容生产传播领域各主体地位作用以及分配方式(经济关系)的变化。同时,内容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多元化,也使得原来以国有制为主的内容生产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改变。

  为此,主流媒体要在内容科技发展大潮中因势而动、顺势而为。一是拥抱内容科技,推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不断实现突破,牢牢掌握先进内容生产力,发挥长期积淀的内容优势,提升内容资源的数据化开发利用能力,探索将人工智能运用在新闻采集、生产、分发、接收、反馈中,用主流价值导向驾驭“算法”,充分运用技术统合调配各种内容资源,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二是用好商业化、社会化的互联网平台和科技企业,探索建立内容生产领域国有制主导的混合所有制、特殊管理股制度等新型体制机制,真正把我们掌握的社会思想文化公共资源、社会治理大数据、政策制定权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综合优势,打造引导人民、服务人民的全效媒体;三是大力培养和吸引人才,让内容科技更好地为内容产品的思想情感服务,既有效提高正能量传播的质量和水平,全面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又有效防范虚假违法信息的传播泛滥,使网络空间更加清朗,更好地完成主流媒体的职责使命。

  内容科技发展推动媒体工业化、智能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这不仅需要技术进步,更离不开人的价值理性。媒体只有紧跟技术发展趋势攻坚克难,才能占据信息传播的制高点;也唯有创造出思想与科技融合的新优势,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为人民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来源:青年记者2020年8月下

编辑:范君